教育局自2010至11學年開始實施微調中學教學語言安排,為學校提供彈性籌劃校本教學語言措施,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在初中階段接觸和運用英語,在母語教學、中英兼擅的目標下,確保學生的學習效能,亦同時加強學生以英語學習的能力,為將來升學和就業做好準備。微調安排有助培育中英兼擅的人才,配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商業樞紐的地位,切合香港與國家的發展需要。 在微調框架下,學校不再二分為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而是按預設條件,包括學生能力、教師能力及校本支援,以六年一周期為規劃,按校本情況專業訂定適切的教學語言安排,達致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 微調安排彰顯成效 微調安排轉眼間將會踏入第二周期的最後一年,回顧過去十多年的實踐和發展,我們樂見在微調安排下,學校能在校本專業的前提下,善用微調安排賦予的彈性,讓學生受惠於多元的教學語言安排模式。在微調框架下,學校能靈活運用分班、分組、分科、分時段或混合形式,採用最合適的教學語言授課,以保障學生的學習成效,並提升學校的英語學習環境;而以母語授課的學科能透過英語延展教學活動,例如以英語教授個別單元或專題、以英語重溫學科概念和內容等,以鞏固學生的學科知識並提升學生接觸及運用英語的機會。總括而言,在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微調安排的成效獲得肯定。 貫徹落實微調框架 因時制宜 教育局在微調安排第三周期(即2022至23到2027至28學年)將會貫徹目前的框架,即繼續按學生能力、教師能力及校本支援三項預設條件,決定學校可享的教學語言安排酌情權,讓學生繼續受惠於微調安排的成果。若因應2020及2021年的中一學位分配結果,學校在學生能力方面未能符合預設的要求,其教學語言酌情權會有所改變,學校須按機制修訂其校本教學語言安排。我們會引入一套專業支援機制,協助有關學校制訂適切的安排。就個別學校擬維持其沿用的教學語言安排,可以在機制下提出申請,我們會在保障學生的學習效能的大前提下,以專業和嚴謹的態度審視每宗個案,詳細檢視學校的校本情況,包括學校在微調安排下累積的經驗和教學成效,以決定是否批核。 另一方面,因應學界的意見,我們會在現行機制下優化執行細節,以協助學校應對近年教學環境的轉變,更適切地照顧學生的需要,包括微調在計算學生能力條件時採用的每班學生人數參數,使其更能準確反映中一學生人口變化的實況,以及增加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