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許正宇明赴滬出席陸家嘴論壇

持續推進大灣區建設工作

黃寧生常委(廣東省委常委)、各位嘉賓:   今天,我很高興在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舉辦的廣東省2021年春茗上,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向各位朋友送上我們最真摯的問候和祝福。   去年的廣東省春茗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取消,很高興今年隨着疫情受控,今年的春茗可以恢復舉行。我相信,在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努力下,在聯防聯控的基礎上持續抗疫,並推進接種疫苗的工作,三地人員的跨境往來將可逐步有序恢復正常,讓我們不久之後就可再次聚首一堂,共慶佳節。   毫無疑問,粵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緣相親,多年來不斷深化合作,在不同領域都成效顯著,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開展,三地的融合和協同發展正邁向更高的台階。   雖然我們在過去一年多受到疫情影響,但香港特區政府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的工作並沒有一絲鬆懈,繼續積極與中央相關部委及廣東省政府跟進,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在2019年兩次會議後原則上通過的24項政策措施。其中已落實的措施包括稅務優惠、購買房屋便利、青年創業支援、科技經費「過河」及律師和建築專業服務開放等,都有助香港居民和專業人士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居住、工作和發展。   此外,我亦於去年11月訪問廣州及深圳。有賴廣東省及深圳市領導的鼎力支持,粵港雙方已同意多個具體合作項目,包括大力推進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及通關便利化、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代服務業合作、教育、人才培訓和青年交流、共建優質生活圈等工作。這些項目既能為香港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能在推進大灣區建設方面作出貢獻。   例如在完善陸路口岸方面,我們正致力推進皇崗口岸重建並實施「一地兩檢」安排。香港特區政府已經在本年3月向立法會提出有關推展皇崗口岸「一地兩檢」安排後續工作的議案,並獲得通過。兩地政府亦正全力推進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容許合資格的香港私家車無須配額,經港珠澳大橋進出廣東省,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駕的方式到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及旅遊。   又如在醫療合作方面,粵港兩地政府正積極落實由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衞生健康委等部門於2020年11月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盡快批准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作試點使用香港經註冊的臨床急需藥品、常用醫療器械,並適時延伸政策至更多指定醫療機構。這項措施除了可便利在大灣區工作及生活的港人在當地就醫外,亦有助吸引各地藥企、生物製藥和醫療科技公司以香港為基地申請新藥註冊和引進醫療儀器,並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同時惠及兩地。至於教育合作方面,香港特區政府一直以來都支持和協助多所香港大學在大灣區內辦學,例如香港科技大學已於2019年9月獲國家教育部批准籌備設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新校園預計於2022年9月啟用,而中文大學的深圳醫學院也將於2021年開始收生。   另一個重要的粵港合作範疇是青年交流。香港特區政府一直積極鼓勵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人參與大灣區建設,希望他們可以把握近水樓台的大好機遇,為自己、同時亦為香港謀求更好的發展。其中,我們已於本年初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透過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我很高興計劃反應熱烈,在此要特別感謝廣東省政府對計劃的大力支持,包括最近公布會對參與計劃的香港青年發放生活補助,讓畢業生有到大灣區工作的機會,親身感受內地近年一日千里的發展。   除了鼓勵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香港特區政府亦推出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鼓勵香港青年善用大灣區的雙創基地,協助他們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新創業。以上計劃除了鼓勵香港青年在大灣區這個更大的舞台發揮所長,也可為大灣區以至國家的發展提供精通兩文三語、擁有國際視野及具備優秀潛質的人才。   展望未來,香港必定會把握機遇,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最佳切入點,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根據《十四五規劃綱要》,香港會推動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積極發展深港河套這個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並致力便利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内地城市就學就業創業,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   在國家的十四五時期和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香港作為一個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經濟體,發展機遇是明顯的。隨着國家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將會繼續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聚焦內地市場的商機,並以大灣區發展為切入點,積極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   最後,我感謝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多年來,一直透過舉辦廣東省春茗,為粵港澳三地的朋友提供共敍的機會,讓大家坦率交流發展機遇,也互相展現豐碩的合作成果。雖然我們進入牛年已有一段時間,我仍希望借此機會祝願大家在今年疫情逐步受控下,用好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我們帶來的龐大機遇,共創繁榮昌盛;也祝大家身體健康,事事如意!謝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4月22日在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於澳門舉行的廣東省2021年春茗的視像演辭)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4/20210422/20210422_203516_09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發還產假薪酬計劃接受申請

勞工處今日公布,發還產假薪酬計劃即日起接受僱主申請。   自去年12月11日起,《僱傭條例》訂明的法定產假由10個星期延長至14個星期。透過此計劃,僱主可以報銷形式申請發還已支付予僱員的第11至第14個星期的法定產假薪酬,上限為每名僱員80,000元。勞工處已委聘代辦機構協助推行此計劃。   申請發還產假薪酬必須符合四項條件。其一,申請所涵蓋的僱員須由申請人僱用,並符合《僱傭條例》訂明享有產假及產假薪酬的資格。   其二,僱員已放取產假,而申請人已向僱員支付全數14個星期的產假薪酬。   其三,僱員於去年12月11日或之後分娩。   其四,已支付予僱員的新增四個星期產假薪酬不曾、也不會獲其他政府撥款支付或補貼。   僱主支付僱員全數法定產假薪酬後,可透過發還易網站直接遞交申請。僱主也可在該網站下載申請表格,或前往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分區辦事處、香港黃竹坑道8號South Island Place 2樓204室計劃服務處索取申請表格。   查詢可致電2636 6353。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4/20210401/20210401_122442_79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理大消防處合作研究室內定位系統

消防處與理工大學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研究室內定位系統,以追蹤消防人員在建築物火災現場的位置,進一步保障前線人員安全。   消防處和理大將合作應用創新科技研究室內定位技術,以測定消防人員進入建築物火場後的位置,可即時追蹤搜索遇險人員。   合作備忘錄由消防處助理處長(機構策略)郭柏超和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系主任陳鏡昌簽署,並由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和理大校長滕錦光見證簽署儀式。   楊恩健表示,消防處一直支持特區政府推動創新科技,積極引進並應用新科技,優化滅火、救援和緊急救護服務,希望為市民的生命財產和前線人員安全提供更佳保護。   他指出,消防處早已利用機械人協助滅火,並使用無人機配合人工智能圖像分析軟件,協助搜救遠足失蹤人士,大大提升救援行動的效率和安全。   他補充,消防處經常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消防救援部門進行技術交流,分享科技研究成果。   滕錦光表示,理大將繼續以科研實力支持消防處工作,其中,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正進行智慧防火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監測建築物的火警風險。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1/20230104/20230104_174015_88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荔枝角共享辦公空間 Finest Design Nest

租用共享工作空間低成本,租約彈性、設施齊全、工作環境舒適。由於空間採用開放式設計,各行各業人士還可以互相交流經驗,拓展人際網絡。近年荔枝角的共享工作空間越開越多,每間的規模、設施、室內設計及價錢各有不同,Finest Design Nest 就是其中一間具有特色的荔枝角共享工作空間。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03?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