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5月, 2021 起發佈的文章

優質教育基金25周年匯展舉行

荔枝角共享辦公桌 Finest Design Nest

租用共享辦公桌低成本,租約彈性、設施齊全、工作環境舒適。由於共享辦公桌採用開放式設計,各行各業人士還可以互相交流經驗,拓展人際網絡。近年荔枝角的共享工作空間越開越多,每間的規模、設施、室內設計及價錢各有不同,Finest Design Nest 就是其中一間具有特色的荔枝角共享工作空間,提供性價比高的共用辦公桌及多個實用設施。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共用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04?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荔枝角 100人共享空間 Finest Design Nest

荔枝角 100人共享空間 Finest Design Nest  舉辦多人活動怎麼辦?位於荔枝角的 Finest Design Nest 幫到你!地點鄰近荔枝角港鐵站,交通 方便。面積逾12,000平方呎,採用現代歐式風格,簡約、開放、空間感強,讓人感覺寬敞明亮。佈 局上劃分逾8成共用空間作交流、會議及舉辦活動之用。此外,場地亦提供討論空間、休閒空間、 舒展空間及芬蘭 Framery 電話亭等設施。優美的環境有助營造歡樂、積極的氛圍,是舉辦多人活 動的理想之選。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05?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荔枝角共享辦公空間 Finest Design Nest

租用共享工作空間低成本,租約彈性、設施齊全、工作環境舒適。由於空間採用開放式設計,各行各業人士還可以互相交流經驗,拓展人際網絡。近年荔枝角的共享工作空間越開越多,每間的規模、設施、室內設計及價錢各有不同,Finest Design Nest 就是其中一間具有特色的荔枝角共享工作空間。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03?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尖沙咀以外的共享空間 ,荔枝角 Finest Design Nest

近年九龍區 (尖沙咀/旺角/荔枝角) 的共享工作空間越開越多,每間的規模、設施、室內設計及價錢各有不同,Finest Design Nest 就是其中一間位於荔枝角,具有特色的共享工作空間。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02?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共享工作空間 Finest Design Nest

在香港,創業者最怕租金昂貴,所以對一班初創公司、自僱人士、自由工作者及斜槓族而言,租用共享工作空間 (Co-working Space) 絕對是個減低成本的好方法。共享工作空間的好處還有很多,例如租約彈性、設施齊全、工作環境舒適。由於空間採用開放式設計,各行各業人士還可以互相交流經驗,拓展人際網絡。近年香港的共享工作空間越開越多,每間的規模、設施、室內設計及價錢各有不同,Finest Design Nest 就是其中一間具有特色的共享工作空間。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01?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羅致光網誌談本港生育率

前言   雖然我不是負責人口政策的官員,但香港的生育率總是與勞工及福利局的工作有關。最明顯的是影響幼兒照顧服務的規劃工作、學前兒童康復服務的規劃,更影響長遠的勞工政策。最近也多了一件相關工作,即由去年12月11日開始實施的14星期法定有薪產假,由勞工處負責,有關僱主向政府申請發還其中四星期的產假薪酬1的工作。至於我本人留意香港生育率的情況,則始於N年前選修人口學,並在民主黨的年代作為人口政策發言人,且於2003年2月9日較政府早17天發布一份人口政策建議書。   生育率低處未算低   我在2018年8月12日的網誌中指出,在2017年香港可能已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方。我在今年1月31日的網誌已指出香港於2020年首11個月的生育數字,是(我知悉的)歷史新低2。幾個月前,政府統計處亦已公布2020年全年的初步數字。香港2020年的總生育率已跌至0.87,雖然不算全世界最低(韓國於2020年的總生育率是0.84),但已遠低於過往可預期的範圍。   疫情對生育的影響   社會、經濟、心理與生理因素有着緊密的關係。香港於2003年3月至6月之間,沙士肆虐,加上失業率一度升至8.7%的水平,明顯影響了香港的生育數字;若減去雙非3嬰兒的數目,2004年的生育數字較2003年還要低。雖然我們還要幾個月後才知道疫情第三、四波高峰期(即2020年的7月和12月),以及失業率高峰期的2020年12月至今年2月,對它們10個月後的生育數字的影響,但以2003至04年的經驗來推論,2021年的生育數字應會較2020年的更低。   疫情與勞動人口參與率的影響   2020年的勞動人口參與率相較2019年為低,以女性而言,由2020年12月至今年2月的勞動參與率為54.1%,較2019年的55%下降近一個百分點。大家或許會認識一些女性朋友或同事,由於子女因疫情不能上學,長期留在家中,辭去工作。大家可以想像,如果一位婦女面對如此情境:一是難請外傭,二有幼兒,三正在懷孕,便有可能離開勞動巿場。   生育數字與申請發還四星期產假薪酬數字   從上述的資料,大家細心一想,便可能明白一個本來不太明顯的現象,即是於2020年12月及2021年1月,領取有薪產假的人數亦會是十分之低(生育數字大幅下降及就業人數下降)。法定有薪產假14星期,由2020年12月11日開始到今年

按專家意見考慮為學生接種疫苗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政府尊重專家意見,若專家認為適合接種新冠疫苗的年齡可進一步降低,局方會與食物及衞生局商討方便師生接種的安排。   楊潤雄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當局會詳細考慮整體疫情發展和學校的準備工夫才決定新學年是否全面復課。他期望所有學校在新學年能正常復課,並呼籲市民盡早接種疫苗。   談及國家安全教育,楊潤雄指,當局已為國安教育製作整體課程框架,並就15個科目課程內容作重點介紹,他希望學校盡快把重點編入課程內,最遲於2022至23學年推行。   被問及學校今年能否舉行六四相關活動,楊潤雄表示,這方面交由學校作專業考慮。他指,學校舉辦任何活動都必須符合課程框架,並考慮活動帶出的重點是否適合學生的年齡和學習進程。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9/20210529_162241_85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文化博物館明起展出俄國宮廷瑰寶

文化博物館周六起至明年8月29日舉行「聖耀皇權---俄羅斯皇家珍品展」,展出170組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收藏的珍品,呈現16至18世紀俄羅斯君主威儀。   重點展品包括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出戰所用的「杰里科式帽」頭盔、彼得大帝鑲有鑽石和祖母綠的胸前十字架等。   該展覽透過皇后首飾、皇子玩具、權杖、武器、貢品等,讓訪客了解俄國宮廷生活,以及當時的政治、宗教、文化面貌。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今日在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該展覽不僅讓參觀者欣賞俄羅斯宮廷瑰寶,也是國際旅遊仍未恢復下的文化交流良機。   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合辦,文化博物館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聯合籌劃,為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之一。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8/20210528_211042_53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認識中華文化 加強國安教育

尹宗華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毛超峰董事長(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林群聲校長(香港公開大學校長)、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很高興出席「百年歷史‧當代中國」紫荊盃全港中小學生「中國歷史文化」知識競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與各位為一眾神采煥發、精神奕奕的參賽同學鼓舞打氣,共同見證優秀隊伍的精彩表現。   我的教育願景,是要培養香港的青年成為有質素的新一代,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對社會有承擔,而國家觀念就是建基於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識和欣賞。我非常高興知道這次知識競賽的反應非常踴躍,一共吸引了285間中學、小學,超過三萬名學生參加。今天總決賽的氣氛也同樣十分熱烈,展示香港青少年對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讓人感到非常欣喜。   中國是文明古國,我們的先祖不但開創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更累積了數千年的豐厚文化遺產,創造了無數燦爛輝煌的文化傳統,讓我們在今天仍然能夠享受豐碩的文化果實。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無論語言文字、哲學思想、禮儀風俗等,都是十分獨特和優秀的。中華文化特別着重個人德行的培養,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日益複雜的世界,青少年除了要具備豐富的知識,更要強化他們內在的品德修養,恪守正確的價值觀,對於大是大非要堅持原則。學習中華文化,正正能夠讓我們知禮成德,修己善群,臻於至善。   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特區政府有責任積極推動中國歷史文化的普及,並藉此增強香港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特區政府教育局從2018至19學年開始就落實了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讓所有學生能夠整全及有系統地學習中國歷史及文化。教育局也通過其他不同的活動,例如中華經典名句推廣活動、小學中國歷史文化常識問答比賽,期望能在學界營造學習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的氛圍,讓學生互相學習,並從活動中欣賞中國優秀的歷史傳統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才德兼備的人。另外,教育局亦將於今年秋季新學年開始,推出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以替代通識教育科,其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內容是有關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另外大約三分之一是有關「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將全面加深學生對於中國歷史的認識和國民身分的認同。   縱觀古今內外,國家的文化傳承與國家安全是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國家安全關乎中華民族的整體前途與命運,若國家不安全,社會不安定,文化則難以

共同優化學校投訴管理機制

自2019年6月以來,社會動亂為整個社會包括學界帶來極大的衝擊和挑戰。教育局及部分學校收到不少有關教師專業失德的投訴。就此,局方一向有為學校提供處理投訴的指引。鑑於部分教師專業失德個案相當複雜,為了更好地回應學校的實務需要,協助管理層有效及適切地處理投訴,教育局總結了過去兩年局方和學校處理有關個案的經驗,包括一些學校的良好示例,上星期向學校提供調查注意事項一覽表及學校調查報告範本和樣本,供參考之用,務求令調查工作更為順暢。對於有教師工會妄指有關指引不公道,不但抹殺教育局與業界共同優化學校投訴管理機制的努力,更給人罔顧專業、偏袒護短的感覺,本局表示極度遺憾,並特此澄清,以正視聽。   教育局不應提供「調查注意事項一覽表」及範本?要反問如何優化學校投訴管理   全港所有公營及直資學校已根據優化學校投訴管理安排,推行其校本處理投訴機制及程序,以便更妥善、迅速地跟進及回應日常接獲的意見或投訴,包括對教師的投訴。教育局亦一直為學校提供各項支援,包括提供《學校處理投訴指引》範本予學校制訂及完善其校本處理投訴機制及程序、向持份者(例如新任校長及家長教師會委員)介紹優化安排,以及提供有關處理投訴、溝通及調解技巧的培訓等。   鑑於學校可能不時面對不同的問題,教育局會繼續與時並進,因應學校當前的需要而給予適切的支援,包括這次提供調查注意事項一覽表、學校調查報告範本等補充資料,協助學校按其校本處理投訴機制及程序,迅速回應由家長、學生或公眾人士提出的意見或投訴。   匿名投訴不應跟進?要反問如何保護學生   由於教師專業操守直接影響學生的福祉,若有關指控明顯地涉及違反社會一般接受的道德標準的言論或行為,或危及學生的安全及健康成長,即使投訴不具名,教育局亦有責任嚴肅跟進,要求學校進行調查。我們一直強調,學校須考慮投訴內容的性質和嚴重性,按校本機制決定是否跟進匿名投訴。《學校處理投訴指引》第1.3段明確指出,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已掌握充分證據,或投訴涉及嚴重或緊急的事件),學校可決定是否需要跟進匿名投訴,或作為內部參考及讓被投訴人知悉投訴內容,從而作出適當補救及改善措施。   事實上,過往亦有教師工會隱去教師作為投訴人的資料,然後要求教育局跟進匿名投訴,而局方亦因應個案的嚴重性認真處理。如果現在有教師工會要求教育局及學校不處理匿名投訴,實在是雙重標準,難以服眾。  

小一派位結果6月初郵遞予家長

小一入學統一派位結果將於下周三至四以郵遞方式通知家長。教育局表示,本年度共有24,211名兒童參加小一統一派位,獲派首三個志願學校的兒童共18,645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階段獲派首三個志願學校的兒童數目合計,整體滿意率為88.1%。   小一入學統一派位階段中,甲部不受學校網限制,家長可從任何學校網選擇不超過三所學校,佔統一派位學額一成;餘下九成統一派位學額屬乙部,家長須選擇所屬校網或選校名單內的學校。   參加今年統一派位的兒童中,2,643人獲派甲部學額,乙部則佔21,568人。   辦妥統一派位選校手續的家長將於下月2至3日收到由香港郵政以本地郵政速遞派遞的小一註冊證。   若家長下月4日仍未收到小一註冊證或由香港郵政發出的領取郵件通知卡,可於下月5至6日到指定領取中心取回小一註冊證。   如家長在選擇學校表格內已填寫手提電話號碼,並同意經手提電話號碼接收派位結果,他們也會於下月2日從電話短信得知統一派位結果。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發展,為減少人群聚集和保持適當社交距離,教育局會按小一入學申請編號最後一個數字,編配學生家長下月8日或9日到獲派學校辦理註冊手續。   家長須依照小一註冊證夾附的辦理註冊手續安排,在指定日期和時間前往獲派的學校辦理入學註冊手續。如家長未能於指定日期和時間辦理註冊手續,可於下月10日上午9時至正午12時或下午2時至4時到學校辦理。   分區查詢可致電2832 7610(港島及離島)、2832 7620(九龍)、2832 7635(新界西)、2832 7659(新界東);一般查詢可致電2832 7700或2832 7740。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7/20210527_154211_09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放榜三寶助考生升學就業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7月21日放榜,教育局在網站上載「e導航」、升學及就業地圖、放榜指南針,讓中六學生、家長和學校適時取得多元出路資訊,為放榜作好準備。   由教育局製作的「放榜三寶」,「e導航」可供搜尋本地不同程度的課程資料,包括學士學位、副學位和毅進文憑課程;升學及就業地圖提供多元出路的資訊和報讀院校的重要日程;放榜指南針則臚列文憑試放榜的重要信息,例如升學、多元出路和各支援服務的資訊。   教育局表示,本屆文憑試能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下順利完成,有賴學校和學生積極配合。局方會繼續與各持份者緊密溝通,協助學生規劃前路,實現抱負。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7/20210527_150845_78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教局不接受教師參與違法活動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教師參與違法活動、煽動或組織學生參與違法活動等行為屬不可接受,當局會依法嚴肅處理。   楊潤雄今日在立法會回答張宇人議員的提問時說,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2018年推出「T-標準+」,描述教師和校長在專業上應有表現,促進他們推動教學團隊的專業學習、秉持專業操守,以及展現崇高的道德修養。   處理教師涉嫌失德個案時,教育局會參考「T-標準+」和《香港教育專業守則》,但更重要的是有關教師的行為和言論是否違反社會一般接受的道德規範、是否危及學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長、其所展示的價值觀是否對教育專業的尊嚴、對學生學習帶來負面影響,以及是否影響社會大眾對教師的信心。   楊潤雄指出,就與社會動亂相關的269宗專業失德投訴,截至今年4月底,當局已取消三名教師的註冊,並向151名教師發出譴責信、警告信、勸諭信或口頭勸諭。   對於建議明確禁止教師參與違法活動、煽動或組織學生參與違法活動、向學生宣揚個人政見,以及在網上發表激進、煽動仇恨或失實的言論,楊潤雄表示,無論是否屬守則涵蓋範圍,當局都不會接受教師有這些行為,必定會依據《教育條例》嚴肅處理。   局方計劃以後會定期公布有關數字,並提供個案舉隅,說明對失德教師的懲處和考慮因素,讓公眾知悉有關情況,讓學校作為參考,加強管理其教師隊伍;這也可使教師提高敏感度,謹言慎行,守規守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6/20210526_152615_23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楊潤雄訪深圳加強教育合作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到訪深圳,與當地官員交流教育發展合作事宜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其後出席學校封頂儀式和大學合作意向書簽署儀式。   楊潤雄早上與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陳秋明會面,討論兩地高等教育、職業專才教育、基礎教育等事項。   他表示,特區政府鼓勵及支持本港辦學團體和專上院校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參與相關建設及提供教育服務,這既可為大灣區培育人才,也為本港青年人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楊潤雄下午為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主禮封頂儀式;該校為一條龍中小學,預期9月開學。   此外,楊潤雄見證深圳大學與嶺南大學簽署合作意向書,內容包括共同開辦課程、共建高等研究院,以及探討建立大灣區聯合校區的可行性。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5/20210525_194527_49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勞工處巡查啟德及九龍灣地盤

為遏止不安全作業和打擊非法勞工,勞工處針對在啟德發展區和九龍灣新工程建築地盤採取特別執法行動,其間巡查73個新工程建築地盤,發出438張敦促改善通知書,並提出51項檢控。   行動為期四周,上周五完成。有關法定通告和檢控主要涉及在樓邊沒設護欄、工人沒使用安全工作台、不安全電力工作及吊運作業、工人沒戴適當安全帽和護眼用具等。   根據《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僱主須為其僱員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作業裝置和工作系統,違者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和監禁六個月。   打擊非法勞工方面,勞工處根據《入境條例》賦予的權力,在啟德發展區新工程建築地盤共查核170名僱員身分證明文件,並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共查證30個承建商有否遵行投購僱員補償保險的規定。   根據《入境條例》和《僱員補償條例》,僱主須確保求職者合法受僱,並投購僱員補償保險,違反前者可判罰款35萬元並監禁三年,違反後者可判罰款十萬元並監禁兩年。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5/20210525_163656_66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港隊亞洲物理奧林匹克奪佳績

八名學生代表香港參加第21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勇奪兩面金牌、兩面銀牌、兩面銅牌及兩個優異獎,是近年最佳成績。   高主教書院的鄭逸朗和拔萃男書院的劉思進奪得兩面金牌,皇仁書院的張汶彥和聖保羅男女中學的藍仲宏奪得兩面銀牌,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的陳子峻、聖公會曾肇添中學的湯梓峰各得銅牌。聖保羅男女中學的陳立仁和聖言中學的張瑋峰各取優異獎。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說,香港隊取得驕人成績,展現STEM教育成果,他相信學習經歷有助激發學生在科學及科技方面的潛能,並培養求真創新的精神。   他續指,教育局至今共向資優教育基金注資16億元,又資助大專院校和機構為中小學的資優學生提供校外進階學習課程,讓他們透過參與富挑戰性的學習活動發揮才能,長遠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旨在推廣物理學教育,以培育和激勵在物理學方面具有優越潛能的學生。本屆比賽本月17至24日舉行,共有來自22個國家或城市、約181名學生參與。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比賽透過在線監督,參賽者於所屬國家或城市參賽,並參與虛擬活動。   香港隊代表成員在去年香港物理奧林匹克中獲得優異成績後,修讀由資優教育學苑安排的增潤課程,其中表現優秀者獲選為香港代表,在教育局全數資助下出戰本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4/20210524_190012_27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特首賀八大學研究項目獲好評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今日公布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恭賀八所教資會資助的大學取得佳績。   該研究評審工作共評審13個學科約16,000項研究成果、340個研究影響個案和190個研究環境單位。   林鄭月娥表示,是次相隔六年的研究評審工作再次說明香港各大學基礎研究實力雄厚,既可支撐本港多領域事業的發展,也可吸引更多海內外人才。   她指,獲評審的研究項目中,25%獲評為世界領先水平,45%獲評為國際卓越水平,足見本港研究質素獲國際公認。   為提升香港的競爭優勢和配合創科發展,本屆政府加大力度支持高等教育界的研究工作,包括向教資會的研究基金注資200億元和成立30億元的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為大學研究提供財政資源,並推出多項吸引、挽留和培養科研人員的措施,包括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   此外,政府重視科研成果轉化,正於科學園建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以吸引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來港,與本地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更多合作研發項目。首批約20間研發中心已完成實驗室裝修工程,並正陸續啟動。   林鄭月娥說,各資助大學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參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引擎,特區政府會繼續透過教資會支持各大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香港培養人才,並以卓越研究成果貢獻香港、國家,以至全世界。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4/20210524_190611_71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升學就業資訊展網上舉行

教育局星期五、六舉辦多元出路網上資訊SHOW 2021,為中學畢業生提供出路資訊和升學就業輔導。   約30間院校和機構將展示網上攤位,介紹經本地評審的專上課程、毅進文憑課程、專上課程電子預先報名平台、自資專上教育資訊平台及資歷架構等。   展覽會設多場網上直播講座,配合互動問答,介紹多元出路,學友社和香港青年協會也會提供升學及就業輔導。   網上展覽平台開放至8月12日,有興趣人士可在網上重溫展覽和講座內容。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4/20210524_121607_03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持續進修 日新又新

2021至22年度學習體驗獎勵計劃接受申請。計劃資助不同行業從業員參與世界各地的學習活動,擴闊視野,拓展人脈。兩名旅遊和餐飲從業員去年獲計劃發放獎金參加活動,認識業內各種防疫措施和疫情後的部署。   行業新知 大開眼界   任職快餐店經理的王偉良去年由上司推薦參加計劃獲得獎金,並參加了香港餐飲展和亞洲高端食品展,得以認識多款先進烹調器材和防疫設施,其中噴霧式全身消毒機令他印象深刻。    「機器探測到有人走進去,便會啟動霧化程序,數秒內消毒全身衣物,達到徹底清潔的效果。」   王偉良坦言,疫情對生意造成打擊,食肆還須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大幅提高衞生標準。作為管理層,他也感受到壓力,但參觀展覽後,他不但認識多款防疫產品,且更懂得評估餐廳防疫需要,能與上司分享新思維。    同業交流 啟發思維   另一名獲獎者李詩韻任職旅行社助理經理,負責策劃旅行團行程和領隊培訓。   她去年獲得計劃頒發獎金,參加原定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世界旅遊大會。受疫情影響,會議改在網上舉行,內容涵蓋旅遊部署、培訓科技等主題。   她說,其中一場會議討論疫情對旅行團規模的影響,令她茅塞頓開。   「講者都是世界各地旅遊業精英,見解具前瞻性,對於疫情後的部署有很多看法,例如過往旅行團起碼招攬20、30名團員,但未來應該會以小組形式為主。他們的觀點令我豁然開朗,減少憂慮,且明白到在行內發展必須提高市場敏感度,掌握先機。」   邊做邊學 自我增值   2021至22年度學習體驗獎勵計劃歡迎23個推行資歷架構行業的從業員申請,5月27日截止。有關行業的培訓諮詢委員會每年選出三名得獎者;參與本港學習活動的獲獎者可得一萬元獎金,參與香港境外學習活動者可獲三萬元。他們可參與計劃下的學習活動,包括比賽、研討會、交流會、展覽會、考察團等。   資歷架構秘書處高級經理李大略表示,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每年會就本港和外地的學習活動列出建議清單,供申請者考慮。如申請者欲參加其他有助事業的活動,也可提出,將之列為自選活動。   他說:「獲獎者可透過計劃認識業內最新的作業方法、科技、技術等,也可藉由與從業員交流,知道業內最新趨勢和發展,有助提升競爭力。」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1/20210521_112920_5

楊潤雄了解學校防疫工作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探訪香港仔嘉諾撒培德書院,了解學校的防疫抗疫工作。   教育局早前宣布,所有幼稚園、中小學及提供非正規課程的私立學校下周一全面恢復半日面授課堂。   訪校期間,楊潤雄聽取培德書院校長黃少玲匯報該校防疫抗疫工作,並視察校園量度體溫、課室座位安排、疫情下課堂編排與運作等相關措施。   此外,校長和老師向楊潤雄介紹該校公民教育最新發展,他並與傑出公民學生獎勵計劃和香港島傑出學生選舉的得獎同學,以及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計劃的入選老師會面交流,分享他們參與和推廣公民教育活動的感受。   楊潤雄呼籲學生珍惜回校上課及與同學互動學習的機會,以正面和積極態度逐步適應和調整日常生活,家長和學校則發揮家校合作精神,多關心學生身心健康,並給予支持。   他重申,疫情仍有機會反覆,一旦個別學校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或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個案,學校仍須暫時停課、徹底清潔,而教職員和學生也須接受強制檢測,以策安全。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1/20210521_162632_22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物管公司回饋五億保就業補貼

政府表示,18間大型物業管理公司已根據政府要求,回饋保就業計劃第二期補貼予業主或業主立案法團,總額約五億元。   18間物管公司的回饋金額佔其獲批的保就業計劃第二期補貼約九成半,遠高於政府規定的八成補貼額,約1,500個住宅物業及有住宅單位的物業受惠。   回饋方式包括有時限的管理費減免或把款項存入有關業主立案法團、業主委員會的獨立銀行戶口。   保就業計劃代理人已查核18間物管公司提交的所有回饋記錄或證明,並額外抽樣聯絡90個業主和業主立案法團查證。計劃代理人至今沒有發現違規情況。   政府感謝有關物管公司願意遵守保就業第二期計劃下的額外承諾,為住宅業主提供回饋,也就部分物管公司願意提高回饋比例或同時向非住宅物業業主、立案法團提供回饋表示謝意。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1/20210521_161431_77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林鄭月娥參觀巴塞爾藝術展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到灣仔會議展覽中心參觀第九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自2013年起每年舉行,去年實體展會因新冠疫情取消,今年載譽歸來,展出23個國家和地區逾百間頂尖藝廊的藝術品。林鄭月娥歡迎實體展會事隔一年再次在港舉行。   參觀期間,林鄭月娥聽取不同藝廊負責人介紹作品,以及他們在全球疫情下的營運情況。她欣悉主辦單位今年因應疫情作出不少新嘗試,包括為無法派員到場的藝廊安排衞星展位,並推出首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現場」的數碼項目,與會展舉行的實體展覽結合,透過網上展廳、虛擬導覽、直播活動等將世界各地的觀眾帶來香港。   林鄭月娥指,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和同期的法國五月藝術節,以至上星期的國家盃場地單車賽都充分展示香港有能力在疫情下安全地舉辦大型活動。她期望未來有更多盛事在港舉行,豐富市民的文化和體育生活,並為經濟注入動力。   她又說,國家第14個五年規劃首次提出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對香港文化定位充分肯定,將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帶來龐大機遇。此外,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政府積極推動發展藝術科技,她期望創新和科技的應用更能發揮香港的文化特質。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0/20210520_190214_58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失業率跌至6.4%

政府統計處公布,2月至4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4%,較1月至3月下跌0.4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下跌0.5個百分點至3.3%。   2月至4月期間,總就業人數增加約7,900人至3,622,00人;總勞動人口為3,869,500人,減少約4,400人。   期內失業人數減少約12,300人至247,500人,就業不足人數減少約21,800人至126,600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隨着本地疫情減退,勞工市場近期有所改善。   按行業分析,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較1月至3月下跌0.8個百分點至9.9%,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由13.3%跌至12.1%,建造業失業率下跌0.6個百分點至10.9%。   他說,許多勞工密集行業的業務收益仍遠低於衰退前水平,勞工市場要更長時間才能更顯著復蘇;本地疫情倘持續受控,市場壓力會逐步紓緩。社會須協力防控疫情,並積極參與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從而創造更有利條件,恢復以消費者為導向及與旅遊相關的活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20/20210520_163524_61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為學生提供流動電腦裝置支援

「優質教育基金電子學習撥款計劃---提供流動電腦裝置及上網支援」將於2021至22學年開始推行。教育局今日向全港公營中小學和直接資助計劃學校發出通函,通知有關申請詳情。   參加學校可申請撥款購買流動電腦裝置,供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借用,並為因居住環境所限而未能獲得合適上網服務的學生提供上網支援,讓學生享有平等電子學習機會。   為進一步支援學校在新常態下推行混合教學模式,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在優質教育基金特別預留撥款,推行一項為期三年的計劃。有關提供流動電腦裝置和上網支援的預留撥款約15億元,約31萬名學生受惠。   除了正領取綜援或學校書簿津貼的學生外,教育局也提供額外名額,學校可按校本準則識別有真正經濟需要的學生,讓他們也受惠。   三年推行期內,學校可為每名符合條件的學生申請一次基本撥款購置流動電腦裝置以及基本配件,供該名學生借用。每名學生的撥款金額上限為4,700元。   此外,學校可為個別因居住環境所限而未能獲得合適上網服務的有經濟需要學生,申請額外撥款購置可攜式無線網絡路由器和流動數據卡供他們借用。三年推行期內的撥款金額上限為每名受惠學生1,700元。   此外,基金在2018至19學年起推行為期四年的專項撥款計劃,讓公營中小學(包括特殊學校)、直資學校,以及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申請撥款,推行校本課程設計或學生支援措施。該計劃將延長兩年至2023至24學年。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17/20210517_163805_63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東港島就業中心搬遷易名

勞工處宣布,東港島就業中心周六搬遷,並易名金鐘就業中心。金鐘就業中心下周一投入服務。   金鐘就業中心位於金鐘道66號金鐘道政府合署高座9樓,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周六上午9時至中午12時,電話2591 1318,傳真2591 6262。   現時位於灣仔告士打道5號稅務大樓34樓的東港島就業中心周六起停止服務。求職人士當日可前往北角渣華道333號北角政府合署12樓北角就業中心、西營盤薄扶林道2號A西區裁判署4字樓西港島就業中心或其他就業中心使用就業服務。   求職人士也可透過互動就業服務網站瀏覽職位空缺。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17/20210517_111420_20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勞工處巡查外傭遵守強檢公告情況

勞工處昨日起一連兩日到外籍家庭傭工經常聚集處巡查,視察外傭有否遵從早前強制檢測公告接受2019冠狀病毒檢測。   有關地點包括中環、金鐘添馬公園、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荔枝角公園、荃灣公園、旺角花園街附近行人天橋等。   截至今日下午4時,勞工處人員共抽查3,539名外傭,絕大部分均已遵從強制檢測公告,五人因未有遵從公告而獲發強制檢測令。   此外,20名外傭的檢測或接種新冠疫苗紀錄須進一步核實,有待跟進。   政府已向外傭再次發出強制檢測公告,除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滿14天的外傭可獲豁免外,所有在港工作的外傭須於本月15日至30日再次接受強制檢測。   當局提醒外傭保存載有檢測結果的電話短信通知,獲豁免檢測的外傭則可在手提電話儲存電子疫苗接種紀錄或相關列印文本,又或攜帶接種紀錄列印文本或副本,以便執法人員查核。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16/20210516_210232_22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羅致光網誌談勞工處新增工作

前言   在5月2日,即勞動節翌日,我在網誌中列舉了現屆政府多項在勞工政策的工作。我今日換另一個角度,從勞工處多項新增的工作來看勞工政策。   政府承擔新增法定產假薪酬開支   法定產假由十個星期延長至14個星期,於2020年12月11日開始生效,僱主可向政府申領發還已支付的新增四個星期的法定產假薪酬。為此,勞工處負責建立及推行全新的發還產假薪酬計劃。雖然發還計劃已外判給代辦機構協助執行,但勞工處仍肩負整個計劃的管理、監督、政策支援、公眾參與、財務管理、項目及系統支援和內部審計等工作。簡而言之,執行工作的部分外判了,但責任和督導仍由勞工處負責。此外,有別於其他的資助計劃,審批發還產假薪酬款項的申請涉及《僱傭條例》下獲取產假薪酬資格及計算的規定,以及不同的僱傭模式。勞工處須按不同情況給予代辦機構處理申請的意見和指示,以確保適時處理申請及善用公帑。   外傭政策及支援工作   我在任三年多,外訪七次,有四次是參與國際會議(婦女、勞工、殘疾人士、社會工作),其餘三次都是特別安排,除了一項是與樂齡科技有關外,另外兩項都是與外籍家庭傭工有關。一是到柬埔寨推動開拓外傭新來源,另一是到印尼雅加達訪問,與印尼政府的高層官員包括勞工部部長會面,就保障在港印尼籍家庭傭工的工作互相交流和加強合作。我原計劃到訪緬甸開拓外傭來源,以及訪問菲律賓馬尼拉,就保障在港菲傭的工作互相交流,但因疫情緣故未能實現。   就如我在2019年6月30日網誌中所交代,持續加強保障外傭權益是十分重要的。簡單而言,雖然現時外傭數目由高峰期的40萬因疫情影響而下降至約37萬,但仍佔現時香港的勞動人口約一成。據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推算,長遠而言,外傭人數會因應需求增加而逐步上升至逾60萬。有見及此,現屆政府在去年9月在勞工處增加人手成立專責外傭科,處理外傭政策及相關事宜,以及加強對外傭和僱主的支援。在過往16個月的疫情中,外傭科負起多項有關外傭防疫的政策支援、宣傳、教育、推動病毒檢測等工作。   勞工處須履行《香港國安法》的責任   根據《香港國安法》第九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和防範恐怖活動的工作。對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涉及國家安全的事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應當採取必要措施,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香港國安法》第十條,亦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過學校、社

疫情無阻當局識別虐兒個案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當局在疫情期間與學界保持緊密聯絡,並落實多項措施,提高學校人員及早識別和支援懷疑受虐待兒童的能力。   羅致光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回答陳沛然議員的提問時說,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以來,教育局要求學校在停課或未全面復課期間保持校舍開放,讓缺乏家人照顧的學生回校。學校社工除透過電話或網上聯絡外,也透過會面或探訪適時輔導有需要學生。   他續說,學校社工應持續留意長期缺課、家庭缺乏支援、懷疑或曾有虐待兒童紀錄個案的學生,並按既定程序處理高危個案。   他指出,為小學生而設的課餘託管中心在不對外開放的日子可透過網上、電話應用程式和電話等模式提供非面授服務,以支援疫情期間有需要的兒童及家庭。同時,中心可繼續向有特別需要的兒童提供面授服務。   另外,社會福利署一直為社工、教育工作者、警務人員、律政人員和醫護人員等前線專業人員定期舉辦講座及技巧培訓課程,以加強他們及早識別懷疑受虐兒童、進行危機評估、執行保護兒童行動、提供創傷後輔導等方面的能力。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12/20210512_162730_83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助青年把握大灣區機遇

Jim(騰訊集團副總裁、富融銀行董事長、騰訊金融學院院長賴智明)、廖長城主席(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史維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各位嘉賓、各位青年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興出席今天騰訊金融學院舉辦的「揚帆起航,灣區翱翔」青年論壇,與在座各位金融科技的翹楚、學術代表及有志在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香港青年人就金融科技的發展及大灣區的機遇進行交流。       金融科技為我們香港社會大眾其實提供了很多多元化、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和產品,亦有助企業提高它們的運作效率。特區政府十分重視金融科技發展,與金融監管機構、業界以及持份者緊密合作,透過對外推廣香港優勢、完善規管環境、優化金融科技基建、培養人才等,推動業界向前發展。       事實上,香港近年在金融科技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在背靠內地和結合大灣區的優勢下,對青年人而言,更加可以說是機遇處處。目前,落戶香港的金融科技企業數目已經超過600家,當中包括由國際組織、學術機構或私人企業如銀行、商業機構等成立的與金融科技相關的實驗室。另外,亦有八家虛擬銀行、四家虛擬保險公司及一家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獲得相關牌照及授權於香港營運,提供嶄新金融服務。       香港在創科方面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績,我很高興是得到中央的肯定和大力支持,所以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及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我們會繼續積極研究推出各項促進香港與內地跨境金融科技應用的措施。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方面,我們鼓勵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研發可應用於粵港澳大灣區的跨境金融科技應用方案及產品。我們的金融監管機構亦積極推動業界利用監管沙盒測試大灣區的跨境金融科技應用。此外,政府正全力發展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提供平台讓進駐企業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創科發展可以產生協同效應,促進區內包括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       大灣區發展潛力巨大,為協助香港青年人把握大灣區發展的機遇,政府今年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協助他們在內地發展事業及深入了解內地的生活和文化。截至4月30日,共有321間企業就計劃提供共2,394個職位空缺,較我們原先預計的2,000個高,其中特別令人振奮的是有1,267個創科職位,較我們原先預計只

四天內逾20萬外傭接受檢測

政府要求全港所有尚未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外傭於本月9日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勞工處表示,社區檢測中心和流動採樣站於本月1至4日已為超過20.1萬名外傭採集樣本。   此外,截至本月4日,逾13萬名外傭已預約於本月5至9日到檢測中心接受檢測。   該處提醒外傭盡快接受檢測,並鼓勵他們盡可能於今明兩日進行,以免周末輪候需時。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06/20210506_120342_23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教育局闡釋高中核心科目優化安排

教育局於今年4月1日公布高中四個核心科目(即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以代替通識教育科)的優化措施,並於新學年由中四級起推行,讓學生得以盡早獲益。局方感謝學界的正面回應和支持,讓優化方案得以落實。然而,我們留意到有部分人士不透徹理解優化課程方案,希望在此進一步解釋及澄清。    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課時不能超過總課時的一半?    現時不少學校在核心科目的建議課時之上,額外增加課時,甚至超過總課時的60%,以致需要壓縮其他學習經歷的時間、增加補課,或將個別科目安排於課後進行,學生因而缺乏空間去參與更多元化的學習經歷,情況並不理想。隨着優化措施的推行,單是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明顯減少課時和改為半科,四個核心科目所佔的總課時應可調整至約50%。    優化方案的精粹在於給予學校彈性和空間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即使校內同一級的學生,他們於語文及數學科的課時也不應一刀切地相同。因此,對於仍有學校向局方提問:「在優化措施落實後,若四個核心科目所佔的總課時達51%,是否『違規』呢?」相信答案也顯而易見。學校應就高中課程的布置作整體考量。具體如何分配課時、提供的科目選擇和安排其他學習經歷,以照顧學生的需要和不同性向,以及製造空間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需要學校領導作出合理的判斷。這正是教育專業的體現,不會有適合所有學校、簡單而劃一的量化指標。    為何不建議學校把優化措施所釋出的課時調撥至核心科目?    學校應詳細考慮學生的個別學習需要,以一刀切的形式把釋出的課時調撥至核心科目的做法偏離優化措施的原意,也未必是最有效。學校應反思學習是否只限於正規課堂,以及如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如需額外的語文支援,可採用多元的適異策略(包括跨課程的閱讀/語文活動、具針對性的短期課程、拔尖補底班、與語文學習相關的聯課活動等),以及考慮如何提升學校整體的語文學習氛圍。    局方殷切期望學校以學生的利益為大前提,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特質和需要,透過是次機會,整體檢視和規劃課程,妥善運用釋放出來的空間,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經歷,照顧學生的不同興趣、能力和抱負,培育他們的全人發展及多元才能。    騰出高中核心科目的課時,會否減少學生學習語文的機會?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於2020年9月向教育局提交報告,特別指出局方須闡明學時(相對於課時)的概念,為

勞工處推就業創前路活動

勞工處5月至8月推出就業創前路特備項目,為有意投入職場的中學畢業生提供多元化的職前培訓和就業服務,協助他們掌握最新就業資訊、計劃事業路向和提升就業競爭力,預計吸引7,000人參加。   就業創前路專題網頁載列多種適合中學畢業生申請的職位空缺和招聘會詳情,包括展翅青見計劃招聘會、各區就業中心和行業性招聘中心招聘日等。   勞工處鼓勵投身職場的中學畢業生參加展翅青見計劃,接受一站式職前和在職培訓。計劃不設收生限額,費用全免,學員可享津貼。   此外,旺角和葵芳青年就業資源中心「青年就業起點」將推出「職途快活人」系列活動,提供實用的培訓課程。   查詢可致電2717 1771。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05/20210505_125036_99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曾憲逸鋼琴演奏會7月舉行

鋼琴家曾憲逸7月舉行演奏會,以「路德維希的結語」為主題,演奏貝多芬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E大調第30奏鳴曲,作品109》、《降A大調第31奏鳴曲,作品110》和《C小調第32奏鳴曲,作品111》。   曾憲逸於香港演藝學院畢業,曾在多項國際音樂比賽獲獎,現於德國深造,並為倫敦皇家音樂家工會及倫敦鍵盤樂慈善信託基金的青年藝術家。   「曾憲逸鋼琴演奏會」7月7日晚上8時在香港大會堂劇院舉行,為「音樂顯才華」系列節目之一。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04/20210504_153119_74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立法取消對沖 冀本屆政府完成

前言   自1999年起,特區政府每年都舉行勞動節酒會,藉此向勞工界致敬,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在推動香港發展擔當重要角色。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政府並沒有舉辦2020年及2021年的勞動節酒會,轉為由行政長官於網上表達對勞工界的敬意。今天為勞動節的翌日,我特此交代過往近四年勞工政策中的數項重要工作。   偏向勞工還是偏向商界   2017年上任之初,我在多個公開場合表達勞工政策「應該稍為偏向基層勞工」的見解,亦可能加上我個人的社會福利界背景,有數名代表工商界的議員都表達擔憂,更有人半說笑地指我會將勞工及福利局變成「勞工福利局」;當然持政策立場另一邊者,則會指我是自由經濟主義者,偏向商家。我在2017年7月30日的網誌已解說我對勞工政策的基本看法,在此不重複。簡單來說,我認為自己在勞工政策屬於中間偏左,只是左邊的認為我偏右,右邊的認為我偏左。在以下的幾項政策中,我都會被部分勞工界批評是偏向商界,而同時被部分商界批評是向他們開刀。   家庭友善的勞工政策   有兩項家庭友善的勞工政策,是我早於20多年前倡議家庭政策1中已提出的:增加法定產假及設立法定侍產假。   法定產假由十個星期增加至14個星期,並由政府發還僱主已支付的新增四個星期的法定產假薪酬,是在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時,我已向當時參選的現任特首提出的理念,當中是參考了其他國家,特別是新加坡的做法。成果是有關修訂於2020年12月11日開始生效,而配合延長法定產假的發還產假薪酬計劃亦已於2021年4月1日起接受僱主提交申請。法定侍產假則由上屆政府設立的三天增加至五天,於2019年1月18日開始生效。   防止工傷及復康服務   雖然我早年進行勞工政策的研究不多,但是其中一份正是與如何提升職業健康與安全有關2。很難忘在我上任勞福局局長的第十天,發生一宗嚴重工業意外,導致三名工人死亡。對於意外中有工友身故,我十分難過,亦敦促同事們要加緊加快職安健的各方面工作。為了推廣職安健,我曾粉墨登場,呼籲「要威就一定要帶戴頭盔」3,提醒工友使用配有帽帶的安全帽,以及其他不容輕忽的職安健信息。制度改革方面,我於今年3月14日的網誌表示,為進一步提升建造業安全水平,政府會優化建築工程的呈報機制,在此不重複。另外兩項工作分別是提高職安健法例的最高罰則,以及工傷復康先導計劃。   政府已提出修例建議

政府有必要強制外傭接受檢測

勞工及福利局表示,最近有外籍家庭傭工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並帶有N501Y變種病毒株;如外傭染病,可能傳染僱主家庭成員,甚至導致跨家庭交叉感染,政府有必要強制所有外傭接受病毒檢測。   就社會對外傭接受強制檢測和接種新冠疫苗安排的關注,勞福局作出進一步解釋,指近日有外傭確診並帶有N501Y變種病毒株,個案感染源頭未明,顯示社區可能已出現相關隱性傳播鏈。   當局指,強制外傭接受檢測是衞生當局因應疫情變化而採取以風險為本的重要措施,也獲公共衞生專家認同。   目前本港外傭人口高達37萬人,而其工作性質主要為照顧家庭成員,包括長者和兒童。   一旦外傭感染病毒,可能會傳染僱主家庭成員,加上外傭有定期社交聚會,而N501Y變種病毒株的傳染性甚高,如外傭染病,有可能導致跨家庭交叉感染,政府有必要強制所有外傭接受檢測,徹底截斷可能出現的社區傳播鏈。   當局強調,強制檢測安排同樣適用於其他高風險行業人士,例如安老院舍、殘疾人士院舍和護養院員工,並不涉及種族或身分歧視。   政府呼籲外傭盡快接種疫苗,以保障自身、僱主家庭和他人的健康,也避免將來可能要接受定期檢測。僱主應鼓勵和協助外傭接種疫苗,例如讓外傭在接種疫苗後充分休息。   就日後外傭申請續約時須接受認可新冠疫苗注射的安排,勞工處和入境事務處正研究相關細節。如外傭選擇在港工作,可接受疫苗注射;如外傭因健康理由不適宜接種新冠疫苗,可獲考慮豁免。   外傭醫療費用方面,僱主的責任與現行規定相同。根據標準僱傭合約,外傭在受僱期間生病或受傷,僱主須提供免費醫療。根據現行政策,合資格外傭可享有由政府高度資助的公共醫療服務。   此外,在為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的異常事件所設立的保障基金下,外傭與香港市民一樣,如在接種疫苗後出現未能預見的嚴重異常事件,可申請保障基金的財政援助。   政府感謝全港外傭和僱主對防疫措施的理解和合作。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01/20210501_221318_80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行政長官感謝勞工界貢獻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勞動節感謝勞工界長久以來為香港繁榮穩定作出的貢獻,政府會繼續致力創造和穩定就業,改善勞工福利,提升對勞工的保障,並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令社會經濟盡快回復正常,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林鄭月娥在社交平台發放短片,指勞工的忠誠、勤奮、刻苦耐勞一直是香港成功的重要因素。   她指,過去兩年,香港經濟飽受黑暴和疫情打擊,連帶就業市場受壓,最新失業率高達6.8%,政府盡力通過一系列措施創造和穩定就業,包括藉多輪防疫抗疫基金和財政預算案推出超過3,000億元的措施,盡量保就業、解民困。   她說,政府致力改善勞工福利,並落實多項勞工界多年來爭取的權益,包括自去年12月起把法定產假由十星期增加至14星期;而法定侍產假2019年1月起已由三天增至五天。   此外,政府已於上月提交條例草案,建議將法定假期日數逐步由12日增加至17日,與公眾假期看齊。   政府會繼續全力推展取消強積金「對沖」的籌備工作,包括制訂相應法律條文和執行細節,以期在下一個立法年度初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   就保障僱員職業安全健康,林鄭月娥說,政府自今年4月起已調高僱員補償相關法例的工傷和職業病補償金額,也建議修例增加違反職安健法例的最高刑罰,以提升阻嚇力,期望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完成法例修訂工作。   她表示,眼前最重要的工作仍然是控制疫情,呼籲大家盡快接種疫苗,既護己護人,也讓社會經濟盡快回復正常。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01/20210501_160500_19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