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6月, 2021 起發佈的文章

許正宇明赴滬出席陸家嘴論壇

壹傳媒僱員可向勞工處求助

勞工處十分關注《蘋果日報》和壹傳媒的僱員權益事宜,提醒該公司與員工坦誠溝通,作出妥善安排,並呼籲受影響員工向該處查詢其僱傭權益和尋求協助。   受影響員工可到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分區辦事處、致電特設熱線3580 2661和3580 8721,或發電郵求助。   至於就業協助,他們可到勞工處就業中心、致電特設就業服務熱線2342 0486,或透過處方網頁和手機應用程式搜尋職位空缺。   勞工處指出,根據《僱傭條例》,僱主須在僱傭合約終止後七天內支付工資和解僱補償,如故意及無合理辯解違反相關規例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35萬元和監禁三年。若僱主無力償還欠薪或其他僱傭款項,該處會協助員工向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申請特惠款項,並協助他們向法律援助署申請法援。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30/20210630_194005_45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浸大師生接種新冠疫苗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到訪香港浸會大學,視察該校約200名學生和教職員在校園通過政府外展服務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情況。   聶德權說,浸會大學為學生和教職員就新學年制定接種新冠疫苗和檢測安排,致力提供安全健康的學習和工作環境,他希望更多學生和教職員接種疫苗。   他又呼籲社會各界與政府攜手推動「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運動,大幅提升接種疫苗比率,為香港建立保護屏障,讓社會早日回復常態。   企業和團體如欲為員工安排接種疫苗,可於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6時致電外展接種服務熱線3904 1490。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30/20210630_172336_11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港隊電腦奧林匹克奪一金三銀

香港學生代表隊在第33屆國際電腦奧林匹克競賽取得佳績,奪得一面金牌和三面銀牌。    金牌得主為拔萃男書院學生梁譽曦,銀獎得主為謝昶豪、謝凌睿和楊汶璁,三人分別就讀荃灣官立中學、喇沙書院和香港培正中學。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向港隊致賀,讚揚隊員取得香港1992年參賽以來最佳成績。他感謝學界與教育局協力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不單通過優化課程及課堂教學推廣STEM教育,亦在課堂以外提供學習機會。   國際電腦奧林匹克競賽專為20歲以下中學生而設,屬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的中學生編寫電腦程式比賽。   鑑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本屆比賽本月19日至25日在網上進行,參與的國家或地區共88個。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30/20210630_125822_27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逾五千學生獲頒獎學金

政府獎學基金和自資專上教育基金於2020至21學年向約5,500名傑出學生頒發獎學金和獎項,總額約1億5,000萬元。     本學年約460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獲兩項基金下的展毅表現獎和展毅獎學金嘉許,政府獎學基金亦預留約4,000萬元撥予才藝發展獎學金和外展體驗獎。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透過短片祝賀得獎學生,鼓勵他們作多元發展,並希望以獎學金和獎項肯定他們的表現。他說,疫情為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少同學克服種種困難,表現卓越,實屬難能可貴。   政府獎學基金2008年設立,旨在吸引更多優秀本地學生留港升學和出色的非本地學生來港就學,本學年約1,300名本地學生和約600名非本地學生獲獎。   自資專上獎學金計劃則於2011年設立,旨在推動本港自資專上界別優質及持續發展,約3,400名本地學生和約200名非本地學生於本學年獲獎 。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30/20210630_110801_77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太空館天象廳完成翻新 周四重開

香港太空館天象廳完成大型翻新工程,換上採用無縫拼接技術的新屏幕,為觀眾提供更清晰影像。天象廳下月1日重新開放,同日上映三齣全新節目,門票明日起開售。   這次是太空館自1980年啟用以來最大規模的翻新工程,主要為天象廳更換新的半球形屏幕,其他設備如數碼天象投影系統、音響系統、控制室和製作室也全面提升至最新技術水平,務求為觀眾帶來更優質的視聽享受。   館長李為君表示,天象廳屏幕現採用最新的無縫拼接技術NanoSeam,每塊屏幕之間沒有重疊位,不會像舊屏幕般將畫面分成方格,播放節目時畫面更均勻,色彩更亮麗。   天象廳開放後會上映三齣全新節目,分別是天象節目《天外有天》、全天域電影《古洞透天機》和立體球幕電影《穹蒼解密3D》,前座票價24元,後座32元,門票明日起於太空館票房和城市售票網發售。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9/20210629_190852_37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楊潤雄嘉許價值觀教育比賽得奬者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出席2020至21價值觀教育頒獎典禮暨「我的行動承諾」成果分享會,嘉許本學年在價值觀教育各項比賽得獎的學校和學生。他在致辭時說,抗疫期間,價值觀教育尤為重要。   楊潤雄表示,價值觀教育是學校課程重要一環,抗疫期間,培育學生以積極生活態度面對逆境,持守正面價值觀,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實踐公民責任,顯得尤為重要。   在2020至21學年,近550所學校參與「我的行動承諾」。教育局舉辦多個價值觀教育比賽,包括疫情反思---學校推動經驗短片分享、守法及同理心海報設計比賽等,收到近200所幼稚園和中小學合共逾1,700份參賽作品。    楊潤雄表示,參賽作品充滿創意和正能量,欣見教師和家長在疫情下仍積極為培育下一代正面價值觀而努力,希望未來更多持份者積極參與。    他並為下學年「我的行動承諾」揭開序幕,教育局將推出樂諾大使校本獎勵計劃,鼓勵學校嘉許在實踐承諾和正面價值觀表現優異的學生,成為學校的樂諾大使;並續辦漫畫和短片創作比賽,鼓勵學生運用創意,將正能量遍布校園和社區不同角落。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9/20210629_123958_42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協助外傭和僱主應對疫情措施延續

政府宣布,即時延續協助外籍家庭傭工及其僱主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措施,包括容許僱主在僱傭雙方同意下,延長9月30日或之前屆滿的外傭合約最多三個月。   就所有9月30日或之前屆滿的外傭合約,勞工處處長已原則上同意,標準僱傭合約第二項的僱傭期可在僱主和外傭同意下延長最多三個月。然而,已根據包括3月29日宣布的彈性安排下獲准延長的合約,再度延長合約有效期限的申請將不獲考慮。   此外,因應疫情,政府會進一步延長去年12月30日公布有關外傭延後返回原居地的彈性安排。   現行制度下,外傭跟相同僱主續約或將與新僱主展開新合約,可在原僱主或新僱主同意下申請延後返回原居地不超過一年。根據彈性安排,如外傭未能在一年期內返回原居地,可在僱主同意下申請進一步延長逗留期限直至合約完結。   彈性安排須僱傭雙方同意,而外傭返回原居地的規定仍然適用。僱主應安排外傭在已延長的逗留期限內返回其原居地。   配合防疫措施和減少人流,政府呼籲市民盡量透過入境處外籍家庭傭工網上服務專頁或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以網上方式辦理外傭簽證申請和通知提前終止僱傭合約等相關事宜。   查詢僱傭權益可經電郵或致電勞工處專線2157 9537,查詢外傭簽證申請則可經電郵或致電入境事務處查詢熱線2824 6111。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8/20210628_171817_06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四課程將發展為應用學位課程

教育局公布,四個學位課程獲挑選參加應用學位課程先導計劃,涵蓋護理學、檢測和認證、園藝樹藝和老年學。獲選院校會透過修改課程結構和內容,將這些現有學位課程發展為應用學位課程。   先導計劃於去年12月推出,旨在就發展應用學位課程所牽涉的實際問題積累經驗,並評估對整個高等教育制度帶來的影響。   在評估合資格自資專上院校提交的計劃書後,教育局挑選四個學位課程參加先導計劃,包括明愛專上學院護理學(榮譽)學士課程、公開大學檢測和認證榮譽工學士課程、職業訓練局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園藝樹藝及園境管理(榮譽)理學士課程,以及東華學院應用老年學(榮譽)理學士課程。   政府於2018年成立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專責小組,以檢討和考慮如何在香港加強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小組去年向政府提交檢討報告,其中建議在香港發展重點培養應用能力的應用學位。先導計劃根據小組的建議推出。    教育局已委託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在院校發展應用學位課程的過程中提供協助。通過相關評審後,院校最早於2022至23學年推出應用學位課程。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8/20210628_150326_46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校園安寧成加強價值觀教育契機

香港是多元文化的國際都會,不同文化族裔人士共聚此地。每個人雖有不同的背景、志趣、理想和職業,但都是社會的一分子,既享有公民的權利,亦有應盡的義務。而香港的穩定和繁榮是全港市民的共同福祉,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維護。國家安全是社會安定繁榮的先決條件,《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香港社會回復平穩有序發展,這是有目共睹。教育界亦逐步開展國家安全教育,讓莘莘學子加深明白國家與香港骨肉相連的關係,並培養他們對社會的承擔精神。   正面價值觀教育 與成績同樣重要   學校不但是傳授知識的地方,更是育人之所。幫助學生建立正面價值觀及積極人生態度是學校的應有責任。在中小學的課程文件,教育局已要求學校透過課堂及活動,幫助學生培養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分認同、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守法和同理心。然而,香港社會競爭激烈,不少學校和家長側重學業成績,價值觀教育難免如逆水行舟。   在2019年的社會動亂中,有青年人被煽動以暴力和違法手段,破壞香港社會的秩序和安全,因而被拘捕、起訴及判刑,我們對此感到痛心。有見及此,很多社會人士和家長開始意識到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並支持教育局及學校加強立德樹人的工作。   國安法頒布實施 為學校帶來契機   2020年6月30日,《香港國安法》正式頒布實施,在學校教育方面,條文清楚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過學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而政府亦應當採取必要措施,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涉及國家安全事宜。   回顧過去一年,《香港國安法》確實讓校園回復安寧,並為學校加強價值觀教育帶來契機。學校推行國家安全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國民身分認同,以及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責任感,讓學生成為尊重法治和守法的良好公民。   多重進路互相配合 開展國家安全教育   教育局於2020年7月向學校發出通告,就《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提示各學校須適時讓學生認識及遵守《香港國安法》;並在本年2月發出題為「國家安全:維護安全學習環境 培育良好公民」的通告,就學校行政、人事管理及教職員培訓、學與教、學生訓輔和支援,以及家校合作等各方面,提供更詳細指引和參考文件。而各學校均應落實相關的具體措施,並按學年依時向教育局提交工作計劃及報告,以便局方按需要提供協助。   國家安全教育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兩者一脈相承。在國民教育的基礎上,學校應促進學

全面恢復面授課堂尚待評估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新學年能否全面恢復面授課堂須視乎疫情、學校準備情況等因素,現時距離9月開學仍有一段時間,當局稍後再作決定。   楊潤雄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被問及學生接種疫苗情況和學校何時恢復全日面授課堂。他說,中、小學生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數一直增加,他期望社會上可以接種的人士都盡量接種,讓社會包括學校得以盡早回復正常。   他重申,接種疫苗護己護人,教師、教職員和年齡適合接種的學生都應盡量接種。   談及推動國安教育事宜,楊潤雄指,教育局已推出國安教育課程框架,在不同科目列出有關內容。局方為教師提供培訓,也會製作教材,但課堂上如何教授,需由教師按學生認知能力、興趣及水平決定。   楊潤雄又說,他與新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共事多年,李家超絕對有能力及擔當,非常適合擔任政務司司長,政府團隊會在本屆餘下一年多時間緊密合作。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6/20210626_200926_16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特別安排助外傭留港支援僱主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因應疫情,當局於去年推出特別安排,讓現任外籍家庭傭工可繼續留港。入境事務處去年1月至今年5月批准逾30萬宗續聘外傭申請,令有需要的家庭繼續得到外傭支援。   羅致光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回答議員謝偉俊的提問時說,自去年初開始,勞工處和入境處推行多項措施協助外傭和僱主應對疫情,包括容許僱主延長其即將離任外傭的現行合約有效期限最多三個月,以及進一步延長外傭延後返回原居地的特別安排。   一般而言,外傭可在僱主同意下申請延後一年返回原居地。羅致光指,在疫情下,如外傭在首次一年延後期內仍未能返回原居地,可再向入境處申請進一步延長逗留期限,直至合約完結才返回原居地。   他表示,如新聘請的外傭受疫情影響暫時未能來港或現任外傭未能返回原居地,僱主可採取上述特別安排,讓現任外傭繼續留港照顧家庭。有關安排須得到僱傭雙方同意。   入境處去年1月至今年5月共批准逾30萬宗續聘外傭申請,包括外傭與同一僱主續約,以及在特別安排下,僱主延長外傭現行合約有效期限和外傭再度延後返回原居地的申請。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3/20210623_154832_27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科大八百師生接種新冠疫苗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到訪科技大學,與科大校長史維和副校長賀致信會面,並了解該校學生、教職員等在校園透過政府外展服務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情況。   科大是首間參與政府外展疫苗接種服務的大學,外展隊為約800名學生、教職員等接種科興和復必泰疫苗。   聶德權表示,十分高興科大早已擬定新冠疫苗接種安排,致力在疫情下為師生提供安全而健康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他又指,從世界不少地方的經驗可知,面對變異病毒株的威脅,疫情可在短時間急速惡化。接種疫苗後,身體需要時間產生抗體,市民應把握黃金時間,在疫情較為穩定時盡快接種疫苗。他呼籲不同界別和行業鼓勵市民盡早接種疫苗,盡速為香港建立保護屏障,讓社會早日回復常態。   企業和團體如欲為員工安排接種疫苗,可於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6時致電外展接種服務熱線3904 1490。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3/20210623_162623_43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校長教師對基本法培訓評價正面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政府自本學年起對校長和教師加強《基本法》培訓,相關課程得到正面評價,當局未來會舉辦更多同類課程。   楊潤雄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回答張宇人議員提問時指,培訓校長和教師是教育局的重點工作之一。由2020至21學年開始,該局更加強有關《基本法》的培訓,包括在新入職、在職和擬晉升教師的核心培訓課程、校長培訓課程中加強《憲法》、《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內容,由資深法律專家和學者主講。   局方同期並與一些團體合辦課程,例如與勵進教育中心合作,舉辦合共兩期、每期為期三天的「尊重法律、鞏固法治」培訓課程,有系統地幫助教師認識香港的憲制地位和法治制度。   楊潤雄說,有關培訓可幫助校長和教師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作為學生的楷模,啟迪和引導學生尊重及遵守法律,鞏固法治。校長和教師均踴躍報名,指課程能加深他們對《憲法》和《基本法》的認識,釐清誤解。   此外,教育局一直致力為校長和教師舉辦到內地的專業學習交流團,讓他們透過親身觀察和體驗,了解國家最新發展,反思香港與國家、國家與世界的關係,拓寬視野。   楊潤雄表示,局方除了繼續安排新任校長到內地參加專業交流,由2020至21學年起,在新入職和擬晉升教師的核心培訓中也加入約四天的內地學習團,以加強教師對國家和教育發展的認識,幫助他們啟迪學生思考香港在國家發展的機遇和貢獻。   他說,當局原本已就本學年的學習團與內地單位聯絡,並擬備初步計劃,但受疫情影響,學習團延至下學年舉行。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3/20210623_160402_65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首間學校到社區接種中心接種疫苗

粉嶺官立小學學生今日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到場視察。該小學是首間經團體預約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的學校。   政府早前將接種復必泰疫苗最低年齡下調至12歲,並提供預約服務,方便各學校學生和教職員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學校也可選擇外展服務為同學接種疫苗。   粉嶺官立小學20多名學生、教職員和學生家長到龍琛路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政府為學校安排車輛往返接種中心,蔡若蓮到場視察,與中心職員交談,並了解同學接種疫苗的情況。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1/20210621_201446_58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檢視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空間

控制疫情一直是特區政府的頭等大事,是重啟經濟的重要條件。政府在4月中公布了抗疫新路向,以「疫苗氣泡」為基礎來調整各項防控措施,同時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讓香港逐步回復正常運作,早日恢復與內地和海外的人員往來。歐盟成員國剛通過把香港納入旅遊安全地區「白名單」,並建議逐步撤銷對香港的旅遊限制,反映香港的疫情漸趨穩定,抗疫成果得到國際認同。   接種疫苗 事不宜遲   「疫苗氣泡」的概念是全球大勢所趨,各國都在爭分奪秒開展疫苗接種計劃。按照目前的形勢,疫苗接種率越高的地區,將越有條件盡早恢復經濟及社會活動。特區政府月初展開了「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運動,疫苗接種計劃正全速進行。我欣悉最近的疫苗預約及接種率不斷上升,截至6月19日,政府已為參與計劃的人士共接種超過318萬劑疫苗。   高接種率對社會和營商環境有利,我們呼籲機構及企業僱主鼓勵員工接種疫苗,在可行情況下提供便利,為員工安排疫苗假期。為起帶頭作用,政府僱員在接種每一劑新冠疫苗後可享疫苗假期或申請特許缺勤一天。政府亦鼓勵特定優先群組人士積極參與接種疫苗,其中包括醫護人員。截至本月中,已有超過35,000名醫院管理局員工接種了第一劑疫苗,整體接種率超過41%。   政府所提供的兩款疫苗符合安全、效能和質素要求,唯有「全城起動,快打疫苗」,香港才能盡快建立保護屏障,讓社會早日回復常態。   認真檢視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空間   第一階段「疫苗氣泡」下的社交距離措施由4月29日起生效。已完成接種疫苗的市民,除得到保障外,亦可於各項社交距離措施下得到較寬鬆的待遇。由於本港在本月初錄得數宗感染源頭未明、涉及N501Y變異病毒株的本地確診個案,為嚴防疫情反彈,上述社交距離措施會維持至6月23日。我們會視乎疫情發展、疫苗接種計劃的進度,以及「疫苗氣泡」措施的落實情況,認真檢視是否有空間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並會盡快公布有關詳情。   社創惠民 跨界扶貧   扶貧是政府的施政重點,扶貧委員會一直協助推動相關工作。在6月15日的會議上,委員檢視轄下的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的工作進度。社創基金旨在透過推動社會創新及培育社會創業精神,協助紓緩本港的貧窮及社會孤立問題。   我很高興基金取得豐碩的階段性成果。基金至今已撥款逾4.7億元,共醞釀超過2,100個創新意念、培育了約7,000位社會創業家,以及資助304

公大更名法案刊憲

香港公開大學的中、英文名稱分別更改為「香港都會大學」和「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有關條例草案今日刊憲,6月23日提交立法會。     教育局3月5日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簡介立法建議,委員會對建議表示支持。《2021年香港公開大學(修訂)條例草案》如獲通過,公大新校名將於9月1日生效。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8/20210618_142606_81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失業率跌至6%

政府統計處公布,3月至5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較2月至4月下跌0.4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下跌0.5個百分點至2.8%。   3月至5月期間,總就業人數增加約8,400人至3,630,400人;總勞動人口為3,863,700人,減少約5,800人。   期內失業人數減少約14,200人至233,300人,就業不足人數減少約19,200人至107,400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隨着經濟復蘇和本地疫情減退,勞工市場進一步改善。   按行業分析,大多數經濟行業的失業率在3月至5月較2月至4月下跌,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下跌0.5個百分點至9.4%,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失業率下跌0.8個百分點至11.3%。此外,建造業失業率下跌0.6個百分點至10.3%。   羅致光說,經濟持續復蘇,若本地疫情繼續受控,勞工市場的壓力會逐步紓緩,但全球疫情變化仍為主要不確定因素。由於不同行業的復蘇步伐不一,部分行業的失業率或需較長時間才能返回疫情前水平。   他指,為創造條件使經濟全面復蘇,推動勞工市場廣泛恢復,社會必須同心控制疫情,並積極參與新冠疫苗接種計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7/20210617_164036_29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民政總署暑假推基層初小功課輔導

民政事務總署宣布在暑期推出「小苗子學習導航計劃」,為受疫情影響學習進度的基層家庭初小學生提供全方位功課和學科輔導。防疫抗疫基金為計劃撥款1,300萬元,創造兼職導師職位達900個,受惠學童逾3,000人。   約100間學校將獲邀參加計劃,服務對象為來自基層家庭的小一至小四學生。校方會推薦有需要的基層家庭學生,但不包括將於暑期參與獲教育局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撥款舉辦的功課輔導班學生。   民政事務總署指,受疫情影響,學童的學習模式有所變化,可能影響進度。該計劃旨在強化學童的學習基礎,協助他們追趕進度,並減輕家長和老師的教學壓力。   此外,計劃所開設的有時限職位可紓緩失業情況,有助促進社會凝聚力及社區歸屬感。   該計劃由香港青年動力協會負責推行,並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協助邀請學校參與、聘請導師等事宜。   有意參加的學校可把電郵發送至learningpilot2021@gmail.com,又或通過WhatsApp 6741 6816聯絡計劃秘書處。   計劃會公開招聘兼職導師,招募詳情可瀏覽香港青年動力協會的Facebook專頁。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6/20210616_190256_12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預防中暑 僱主僱員有責

年幼成長的階段,家住西環海邊,面向東北,直望維港,閒來都是眈天望海,對於潮水、飛鳥與天象都十分有興趣。由於家中兄弟我排行第八,家中向海一邊牆上掛了個八卦,所以總會對天文、地理之風水八八卦卦。亦曾一度考慮修讀天文學,在圖書館內坐了不少日子閱覽天文書籍,不過知道自己承受不了火箭升空時5G以上的離心力,所以放棄考慮成為太空人。   年幼時,電影The Longest Day描述盟軍於二戰時,6月6日諾曼第登陸。我總認為說6月6日是「最長的一天」有些誤導1,因為北半球北緯線以北,最長日照的一天應是夏至的日子。大家或許知道,今年夏至是6月21日,但我年幼讀天文地理時,覺得這個曆法的意義在香港應有所調整。由於香港處於北緯22°08'至35',所以太陽垂直照射北回歸線前及後的十數天,便會垂直照射香港(今年的6月3日及7月10日),即這兩天是香港日照時間最長的日子,所以我會當今年6月3日便是香港的夏至,但這不是質疑天文台官方公布。   今年初看通勝春牛圖,便有直覺今年可能會特別熱。今年5月23日下午,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攝氏36.1度,是1884年有紀錄以來5月最高氣溫。2018年由團結香港基金成立的商社聚賢平台推行了民生無小計劃,其中一個項目是尋求方法紓緩劏房戶夏日酷熱之苦。其後,關愛基金亦承接了這個項目的理念,於2020年6月推出為期兩年的為低收入劏房住戶改善家居援助計劃。   不過,亦要一提我於今年3月21日網誌,提到鼓勵社會福利機構利用其樓宇參與採電學社Solar Harvest計劃。根據一項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大學的研究的報道2,在天台安裝太陽能板,可以減低太陽照射天台熱能的38%,溫度降低達五度3。所以在天台安裝太陽能板,既可有可再生能源使用,在酷熱天氣下,用冷氣的可以減少耗電量,沒有用冷氣的亦可減低酷熱的煎熬。   不過,在香港不論天氣多熱,有不少工人由於工作性質仍須要在戶外工作,所以每逢酷熱天氣,勞工處都會提醒僱主及工人提防中暑。預防工人中暑,僱主及僱員均有責任。僱主必須進行適當的風險評估,從而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例如為僱員提供個人散熱裝備;盡量避免安排僱員在猛烈陽光下工作和盡可能架設臨時上蓋以阻擋陽光;保持工作環境有良好通風;安排僱員有適當的休息時段;並為僱員提供清涼的飲用水。而僱員方面,除了要定時休息和飲水外,亦要時刻留意身體有否出現與

學校接種率高有助重啟全日課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倘若學校內新冠疫苗接種率高,全日學習活動便有望重啟。   楊潤雄今日在記者會上說,考慮學校復課安排時,整體疫情、專家意見和校方準備情況均為評估因素。   他引述專家意見指,學校接種率如達七至八成,便有條件恢復全日學習活動。   他說,現時距離9月開學尚有一段時間,若市民齊心接種疫苗,令群體免疫力提高,疫情更為受控,當局就更有條件讓學校恢復正常活動。   被問及如教職員未接種新冠疫苗可否以病毒檢測等方法取代,楊潤雄表示,當局會諮詢專家意見,推出新措施前會讓學校有充足時間準備。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0/20210610_162855_17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外傭護老培訓試驗計劃續推

政府表示,將於10月推出第二期外傭護老培訓試驗計劃,為期兩年,提供逾千個培訓名額,以提升外傭照顧長者的技巧。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日在立法會會議回答議員李慧琼的提問時指,外傭在不少家庭擔當主要護老者角色,社會福利署自2018年3月起推行外傭護老培訓試驗計劃,加強培訓外傭在餵食、協助長者服藥、沐浴等方面的技巧,以提高長者生活質素,並支援他們居家安老。   第一期試驗計劃最初提供300個培訓名額,署方於2019年5月額外提供950個名額;今年10月開展的第二期試驗計劃則會提供約1,350個培訓名額。   羅致光說,有別於第一期試驗計劃,社署將試驗委託培訓機構為外傭提供訓練,並會在檢視第二期試驗計劃成效後決定未來路向。   此外,面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羅致光表示,政府一直盡最大努力為外傭和其僱主提供協助和便利,包括容許僱主延長即將離任外傭的現行合約有效期限最多三個月,以及進一步延長外傭延後返回原居地的特別安排。   入境事務處在去年和今年首五個月分別批准近19萬宗和逾15萬宗續聘外傭申請,盡量令有需要家庭繼續得到外傭支援。過去一年,該處也批准約23,000宗提早終止合約而因疫情特殊情況在港轉換僱主的申請。   羅致光指,入境處已積極調配人手加快審批新申請,以便外傭盡快到港履新;勞工處則會繼續與外傭來源地政府及其駐港總領事館保持聯繫,鼓勵其國民來港擔任外傭,以配合本地家庭的長遠需求。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09/20210609_172601_05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國際綜藝合家歡門票明起發售

大型藝術節國際綜藝合家歡7月9日至8月15日舉行,呈獻富啟發性和賞心悅目的節目,與市民共度暑假。門票明日起發售。   國際綜藝合家歡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今年邀請多個本地藝團上演舞台節目,包括音樂劇、偶戲、戲劇、幼兒劇場、體驗劇場、多媒體音樂會等,並放映世界各地的兒童和青少年電影。   演戲家族的音樂劇《路比和嫲嫲的鐵路5號》為活動揭開序幕,由著名音樂人趙增熹擔任音樂總監,「蝦頭」楊詩敏和王耀祖夥拍一眾年輕樂手現場演出。   國際綜藝合家歡繼續製作網上節目,包括大細路劇團《多士妹與小飛俠的奇幻旅程》、偶友街作《糖果屋的甜不甩日記》、美聲匯《第4個智者》與《細路歌》音樂短片,以及延伸活動包括講座、展覽、工作坊等。   門票明日起於城市售票網發售。查詢可致電2370 1044。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08/20210608_162839_71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特首推廣香港作為藝文樞紐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網上研討會上與內地和海外藝廊代表會面,介紹香港作為國際藝術文化樞紐的競爭優勢,並指目前是他們來港擴張發展的最佳時機。   林鄭月娥指,香港一直是藝術文化交流的樞紐,目前已與20個國家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廣文化活動,合作範圍包括人員交流、教育、培訓、研究和業務配對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也與大英博物館、意大利烏菲茲美術館等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文化交流和合作。   她又說,香港博物館的專業水平和熱情獲收藏家、藝術家認同。在2018年,香港藝術館便收到至樂樓和吳冠中家人捐贈的珍藏。   香港實行低稅率和簡單稅制,不向藝術品徵收關稅、增值稅或遺產稅;公眾享有表達自由;保護知識產權制度健全,且能為收藏家提供全面的私人財富管理服務,種種優勢令香港正迅速發展成全球主要藝術品交易中心。   林鄭月娥指出,香港一直大力投資,提升現有文化硬件和興建新設施,私人發展商近年也致力在物業引入藝術元素,每年舉辦的國際藝術展如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法國五月藝術節更令香港的藝術氛圍充滿活力。   林鄭月娥又提到,《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支持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進一步提升香港有關地位,這與《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提出的方向相呼應。香港在藝術及文化發展方面優勢突出,前景美好,加上近期商用物業市場租金受疫情影響而下跌,她相信現時是國際藝術畫廊和世界知名藝術家在港擴張發展的最佳時機。   網上研討會由巴塞爾藝術展舉辦,十多名來自內地和海外城市的藝廊總監和創辦人參與,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也出席。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07/20210607_213946_37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家長教育活動資訊站推出

教育局於家長教育網頁「家長智Net」推出全新資訊站,為幼稚園和中小學學生家長提供一站式家長教育課程和活動資訊,協助他們進一步提升育兒的知識和技巧。   家長教育活動資訊站提供由政府機構和本地專上院校舉辦的家長教育課程和活動資料、報名連結,內容定期更新。家長可透過分類功能選取活動地區、類型、對象和主辦機構等,以揀選合適活動。    「家長智Net」於2018年2月推出,網頁內容持續優化,除支援學童身心發展的資訊,更提供多元化的家長教育短片和文章,包括專家和學者建議、家長和校長經驗分享等;家長也可透過行事曆查閱中一和小一選校、統一派位結果公布日期等重要事宜。    教育局已向全港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發出通告,鼓勵學校向家長推介「家長智Net」和新設立的活動資訊站。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07/20210607_164106_36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當局冀增院舍疫苗接種率

強制檢測   香港的第四波疫情在2020年11月後期開始,12月初段進入高峰期。由2020年12月1日開始至2021年5月27日,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員工已完成15輪強制檢測,以總人次計算,已約有64萬次。第16輪強制檢測亦正進行中。   在第三波疫情下,院舍共有136名院友受到感染,有30人不幸過身。相對在第四波疫情下,院舍共有91名院友受到感染,11人過身。在首九輪的員工強制檢測中,找出共18宗初步陽性個案,可說是及早避免了多場院舍疫情爆發。這是要感謝多方面,特別是院舍員工及管理層的合作及努力的成果。   世界各地的長期護理院舍的疫情   在不少已發展國家,長者的長期護理院舍是疫情的重災區。以2020年10月的一項國際比較分析1,在相關資料的21個國家/地區,近半數(46%)死者都是院舍院友。在2021年2月的更新分析2,在相關資料的22個國家/地區,41%的死者都是院舍院友。這反映了(1)各地院舍防疫略有改善;(2)但因2019冠狀病毒病死亡個案中,院友所佔比例仍是高企。   世界各地的長期護理院舍的疫苗注射進度   上述長期護理院舍是各地疫情的重災區,所以當各地進行疫苗注射計劃,都將長期護理院舍的員工和員友放在優先注射的組別,香港亦是如此。   各個地區的疫苗注射進度,主要受到的限制是疫苗供應的足夠程度。我們可以比較一下英國、加拿大及香港在這方面的分別。共通之處是:(1)三地的疫苗供應都十分充足;(2)三地都將院舍員工及院友作為疫苗注射優先組群。   英國   在英國的獨立突發事件科學諮詢小組3轄下的社會照顧工作小組4,建議護理院舍的員工疫苗注射率要達至80%,以及院友疫苗注射率要達至90%,才可以有效避免院舍疫情爆發。至今年4月4日為止,英國的院友注射最少一劑疫苗已達至94.1%,而員工亦有78.9%注射了最少一劑疫苗。不過,以343個地方政府區域計算,至4月8日,仍有89個區域的員工疫苗注射率未達至80%5,而在倫敦的所有32個區域的注射率更未達至70%6。   所以英國政府在4月開展了一項諮詢工作,討論是否應透過立法強制院舍員工,除健康理由外,必須注射疫苗。諮詢期現已結束,在收筆前,英國政府仍未有公布最後決定。一項網上意見調查反映,贊成佔44%,反對佔51%7。雖然在數字上反對的比例只略高於贊成,就如一般有爭議性

培育人才 再推與香港同行計劃

疫情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特區政府既要考慮公共衞生,減低病毒傳播風險,力保目前的抗疫成果,同時要顧及企業和市民的需求,力求在兩者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大原則下,政府審慎考慮和調整抗疫策略及防疫措施。   相比有些外國地方,在疫情期間,香港至今從未封城,沒有實施禁足令或宵禁令,即使政府進行限制與檢測宣告行動,都是在晚上開始,早上結束,竭力盡早完成行動,減低對居民的影響。此外,沒有新冠病毒確診者因公共醫療服務不足而被拒入院治療。這實有賴特區政府與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自疫情爆發以來,香港市民保持高度的防疫意識和遵守防疫措施,履行公民責任,值得肯定。但這不足以讓香港從疫境走出來。要提升香港的抗疫力,一定要靠市民廣泛接種新冠疫苗。   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   特區政府正展開「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運動,鼓勵市民積極接種疫苗。政府希望大幅提升接種疫苗比率,建立免疫屏障,有效抵禦未來新一波疫情,讓經濟活動加快恢復,市民生活及出行回復正常。   上周,政府批准降低復必泰疫苗接種年齡下限至12歲,相關安排會盡快公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經參考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的意見,認為降低復必泰疫苗接種年齡的效益大於風險,不但可保護青少年免受新冠病毒感染,亦有助他們盡早回復正常的校園和日常生活。   我鼓勵市民護己護人,及早接種疫苗。我同時呼籲社會各界包括各大小企業支持和配合,履行應有的社會責任,群策群力,為香港早日走出疫境而出力。   全港學校由上月24日起恢復半日面授,我相信同學非常珍惜回校上課學習的機會。為締造安全學習環境,師生都不能鬆懈,要繼續遵守防疫措施。根據全港約2,000間學校提交的資料,學校教職員的整體接種率﹙即包括完成兩劑疫苗或計劃/已接種第一劑疫苗﹚只有約18%。政府會繼續呼籲及協助學校教職員盡早接種疫苗。   多元出路 做好準備   全賴學校和學生積極配合,本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在疫情下順利完成,並將於下月21日發放成績。今年報考文憑試的總人數(以學校考生計算)為43,994人。本港的專上教育近年迅速發展,現時22所可頒授本地學位的專上院校,在2021至22學年會共開辦約480個學士學位課程和380個副學位課程,提供約48,600個全日制經本地評審的本地專上課程學額,足以滿足所有符合相關入學要求的學校文

辦公室傢俱設計 Vondom 西班牙品牌

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存在方式——那是Vondom。Vondom一直作為傾注熱情製作In & Out傢俱的先峰,產品設計者及使用者均充滿活力、好奇並力求創新……就如你一樣,喜歡時尚潮流,並追求身邊一切事物的品質均盡善盡美。 設計文化是團隊成功的關鍵,亦促使了他們創作新系列產品,為空間提供全新面貌。他們期望創造環境與形態之間的對話。Vondom的產品能將最簡單的空間頓時變成充滿魅力的環境,既獨特又非凡。這就是品牌的理念——創造我們能夠主宰生活的氛圍,並在其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以美麗的事物縈繞自己。 Vondom獲得廣泛的國際認可。精緻的靈魂、先鋒的精神。你可以在世界上80多個國家找到Vondom。   Moma 戶外傢俱系列   Pillow 戶外傢俱系列     Fiesta 酒吧系列       其他Vondom 系列產品 www.finest.com.hk/tc/brands/?bid=27   快意辦公室傢俬 Finest Office Furniture Supplies 地址 : 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21-123號地下B舖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2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com.hk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17?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荔枝角開放式工作空間

Finest Design Nest 是位於荔枝角的開放式工作空間,提供開放式聚會空間、戶外吧枱、貼地離地房間、藏書廊、私隱專區、獨立電話亭、放鬆休息區、共用辦公桌、多用途座位及舞台等,地點鄰近荔枝角港鐵站,交通方便,是眾多人士的理想之選。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16?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荔枝角獨立房間共享工作空間

Finest Design Nest 提供三人房及四人房租用,是荔枝角區少數提供獨立房間的共享工作空間,地點鄰近荔枝角港鐵站,交通方便。此外,場地亦提供討論空間、休閒空間、舒展空間及芬蘭 Framery 電話亭等設施,是小型工作團隊的理想之選。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15?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現代歐式風格共享工作空間

「現代歐式」,主要是用簡化的手法、現代的材料和加工技術去追求傳統式樣的大致輪廓特點。在造型設計上不追求仿古與複古,反而著重神似。現代歐式風格其實頗適合香港人的喜好,多元化的思考方式,結合古典的浪漫情懷與現代生活的需求,兼容華貴典雅與時尚現代,其實很貼合不少香港人的性格。Finest Design Nest 是香港少數的現代歐式風格共享工作空間,地點鄰近荔枝角港鐵站,交通方便。此外,場地亦提供討論空間、休閒空間、舒展空間及芬蘭 Framery 電話亭等設施,是租用共享工作空間的理想之選。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14?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勞工處設採樣站供外傭檢測

勞工處宣布,6月份星期日和端午節仍在外籍家庭傭工經常聚集的地點設立流動採樣站,為外傭提供病毒檢測服務。部門並呼籲外僱盡快接種新冠疫苗,以保障自身、僱主家庭和他人健康。   流動採樣站共四個,分別設於中環遮打花園、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興發街入口、荔枝角公園入口和及荃灣公園大河道入口,本月6、13、14、20、27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開放,無須預約,方便外傭自願接受病毒檢測。   外傭須帶備香港身份證或護照,並即場登入政府網頁,選擇「非政府人員---外籍家庭傭工」登記個人資料,以接收電話短信通知檢測結果;如有需要,當值人員可提供協助。登記後,外傭會獲發載有樣本瓶條碼編號的電話短信。   檢測承辦商會為外傭採集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並送往化驗室檢測。承辦商不會收集或備存參加者的任何個人資料。   檢測結果呈陰性者會獲發電話短信通知,而陽性個案會轉交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跟進。如確定為確診個案,衞生署會聯絡參加者。   查詢可致電2157 9537或電郵至勞工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02/20210602_114854_16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九龍公園新一期藝趣坊本周登場

九龍公園新一期「藝趣坊」本月6日至明年5月29日舉行,場內設17個攤位展出和售賣紙藝、手工皂、花藝和飾物等手工藝品,並有浮水畫、漫畫等藝術服務。   活動逢星期日和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7時在公園長廊舉行,以培養市民對藝術的興趣,提高本港文化藝術氣息,並增加遊園樂趣。   此外,香港公園「藝趣坊」已經展開,逢星期六、日和公眾假期中午12時至下午6時在茶具文物館旁的戶外地方舉行,至12月31日止。   九龍公園「藝趣坊」查詢電話為2724 3344,香港公園則為2521 5041。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01/20210601_113606_41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