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網上貸款的好處

政府致力加強價值觀教育

學校教育以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為目標,並且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並舉。香港中西文化交匯,但我們的價值觀教育仍然是立根於中華文化,以立德樹人作為目標。香港的學校教育一直重視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良好品格、正面積極態度、端正行為,並鼓勵學生服務和貢獻社會,以回應社會及家長的期望。     價值觀教育與社會發展     「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出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證諸今日,仍具深刻意義。即使是社會精英,如因為品格的缺陷而做出了對社會遺害甚深的事件,也必然為人所指摘,甚至唾棄。隨着科技急速發展,人工智能及新科技日新月異,世界各地都關注運用新科技的道德操守,可見對品德的追求是跨越國家和民族;對香港而言,價值觀教育亦亟需切合時代的需要,以培養下一代德才兼備,愛護國家。     中華文化與價值觀教育     德是人之本,我國的先賢先哲對子女、學生最重視的是德行;對教師的要求,是以德行為先。傳統的家庭教育並不是教子弟如何發財致富,而是重視為人處世、修身齊家之道,其中不少經典名句本身就是品德教育。     香港的學校亦秉承中國人重視德育的優良傳統。以官立中學的校訓為例,「勤有功」、「慎思篤行」、「修己善群」、「文、行、忠、信」、「惜取寸陰」等,無一不是着重學生品格的培育。至於高等學府,香港大學的校訓是「明德格物」,中文大學的校訓是「博文約禮」,不約而同強調德智並重。香港學校辦學各有特色,有採用道德教育、正向教育、品格教育、生命教育、靜觀教育等不同名稱和策略,但目標都是一致。     從小開始培養國家觀念     有國才有家,重視及愛護自己的國家,古今相同,不分中外,所以價值觀教育必定包含愛國教育。國民以國家為榮,天經地義,不容質疑,而傳統中華文化尤為重視愛國情操,讀書人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會以國家、人民的福祉為最重要的考慮。近代為國家發展而付出畢生精力的中國人,不知凡幾,是我們的光榮。     父母以身作則  教師言傳身教     家長和教師最能影響下一代的價值觀及行為。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從小培養孩子的道德倫理觀念,明是非,辨善惡。至於教師,唐代韓愈在《師說》中指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首要的職責是傳道,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讓學生明辨是非,而教師言傳身教,秉持良好品德、操守和言行,是社會對教師的熱切期望。     加強正向思維  協力推動價值觀教育     近年社會出現種種歪風,例如沉迷網絡遊戲、在互聯網散播虛假、誤導和煽動仇恨的信息、不良的性資訊和引誘,令一些青年人受影響而耽於逸樂、誤信失實資訊而走歪路、對前景失去信心,我和眾多愛護他們的父母及師長一樣,感到非常痛心。近來出現的「躺平主義」更是令人憂慮,這種消極的人生心態,容易令人萎靡不振,長遠會窒礙社會的進步。我們必須對症下藥,同心協力加強價值觀教育,扶持學生建立正向思維。     教育局近三年以「感恩珍惜.積極樂觀」作為「我的行動承諾」主題,並設有優質教育基金的專項撥款計劃,支援學校培育學生常存感恩之心,珍惜擁有的一切,抱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勇敢面對生活和成長的機遇和挑戰。最近,局方更推出了加強版撥款計劃,資助學校舉辦教育活動加強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以及培養師生的媒體和資訊素養。     教育局同時在不同的學習領域積極推動價值觀教育,例如中華經典名句活動,讓學生及公眾認識中華文化精粹,吸收傳統智慧,培養品德情操;舉辦紀念九一八事變及南京大屠殺的學習活動,提醒學生不要忘記民族的苦難,要以史為鑑,藉以培養學生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本學年起推行「躍動校園 活力人生」計劃,安排精英運動員與師生分享他們心路歷程,透過勵志故事鼓勵學生建立堅毅、勇於接受挑戰等正向思維,啟發他們追求夢想,發揮潛能。     推出新課程架構 強化價值觀教育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去年9月向教育局提交方向性建議,其中包括優先推行價值觀教育。課程發展議會的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將於短期內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供學校採用,以更整全及有系統地加強推展價值觀教育。     常務委員會將增加首要培育的價值觀,並就不同範疇和學習階段提出學習期望,例如從小建立國家觀念、加強守法意識、媒體及資訊素養、生命教育、性教育及禁毒教育等,幫助學校釐訂學生的學習重點。價值觀教育重視體悟和實踐,學校應安排多元化的學習經歷,讓學生身體力行、實踐服務、勤奮學習,從中體會及自省,逐步建立正面的價值觀,成為具質素的新一代,為家庭、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我和教育界同工對此課程架構萬分期待。     結語   價值觀教育既是重要而持續的學校教育工作,亦涉及家庭教育、公眾教育及社會風氣的建立。明德立人,止於至善,期望社會各界能同心協力,一起推動植根中華文化的價值觀教育,造福學子。   (以上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11月28日在局方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11/20211128/20211128_154331_05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發還產假薪酬計劃接受申請

勞工處今日公布,發還產假薪酬計劃即日起接受僱主申請。   自去年12月11日起,《僱傭條例》訂明的法定產假由10個星期延長至14個星期。透過此計劃,僱主可以報銷形式申請發還已支付予僱員的第11至第14個星期的法定產假薪酬,上限為每名僱員80,000元。勞工處已委聘代辦機構協助推行此計劃。   申請發還產假薪酬必須符合四項條件。其一,申請所涵蓋的僱員須由申請人僱用,並符合《僱傭條例》訂明享有產假及產假薪酬的資格。   其二,僱員已放取產假,而申請人已向僱員支付全數14個星期的產假薪酬。   其三,僱員於去年12月11日或之後分娩。   其四,已支付予僱員的新增四個星期產假薪酬不曾、也不會獲其他政府撥款支付或補貼。   僱主支付僱員全數法定產假薪酬後,可透過發還易網站直接遞交申請。僱主也可在該網站下載申請表格,或前往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分區辦事處、香港黃竹坑道8號South Island Place 2樓204室計劃服務處索取申請表格。   查詢可致電2636 6353。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4/20210401/20210401_122442_79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理大消防處合作研究室內定位系統

消防處與理工大學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研究室內定位系統,以追蹤消防人員在建築物火災現場的位置,進一步保障前線人員安全。   消防處和理大將合作應用創新科技研究室內定位技術,以測定消防人員進入建築物火場後的位置,可即時追蹤搜索遇險人員。   合作備忘錄由消防處助理處長(機構策略)郭柏超和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系主任陳鏡昌簽署,並由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和理大校長滕錦光見證簽署儀式。   楊恩健表示,消防處一直支持特區政府推動創新科技,積極引進並應用新科技,優化滅火、救援和緊急救護服務,希望為市民的生命財產和前線人員安全提供更佳保護。   他指出,消防處早已利用機械人協助滅火,並使用無人機配合人工智能圖像分析軟件,協助搜救遠足失蹤人士,大大提升救援行動的效率和安全。   他補充,消防處經常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消防救援部門進行技術交流,分享科技研究成果。   滕錦光表示,理大將繼續以科研實力支持消防處工作,其中,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正進行智慧防火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監測建築物的火警風險。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1/20230104/20230104_174015_88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荔枝角共享辦公空間 Finest Design Nest

租用共享工作空間低成本,租約彈性、設施齊全、工作環境舒適。由於空間採用開放式設計,各行各業人士還可以互相交流經驗,拓展人際網絡。近年荔枝角的共享工作空間越開越多,每間的規模、設施、室內設計及價錢各有不同,Finest Design Nest 就是其中一間具有特色的荔枝角共享工作空間。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03?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