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3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優質教育基金25周年匯展舉行

陽性個案增逾6,600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6,646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44,784宗,逾7,600人離世。醫院管理局手機應用程式HA Go預約指定診所的功能明日起開放予所有人使用。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859宗,其中七宗由外地輸入;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則有3,787宗。醫院管理局最新呈報119宗死亡個案,這波疫情累計7,612人離世。   張竹君表示,新增輸入個案中,兩名患者為機組人員,昨日從德國抵港,另外五名患者為旅客。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指出,雖然第五波疫情確診數字由3月初高峰期日增逾50,000宗,回落至現時約7,000宗,但仍然非常高,相比以往四波疫情單日最高紀錄149宗,現時的數字高出40多倍。他呼籲市民保持高度警覺,堅守社交距離措施,避免集中在本周末和清明節當天拜祭先人。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醫管局手機應用程式HA Go的預約指定診所功能明日中午12時起擴展至第二階段,市民只需更新HA Go,便可直接使用該預約功能,無須註冊成為HA Go會員。   何婉霞說,從未向醫管局登記或使用其醫療服務,或持有其他身分證明文件的人士,均可經HA Go預約指定診所服務。自3月18日推出至今,逾14,000名確診者透過此項功能成功預約指定診所的服務。   鑑於薄扶林華富(二)邨華景樓、深水埗白田邨澤田樓、荔枝角美孚新邨第七期萬事達廣場1-3號、沙田博康邨博逸樓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31/20220331_173249_82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公務員學院講座談南海問題

公務員學院與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今日舉辦第三場國家外交事務系列講座,由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副司長楊仁火透過視像形式主講南海問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也於講座上致辭。   聶德權表示,今年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署20周年,落實宣言對維護國家主權權益、保持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增進國家與東南亞國家聯盟互信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他指,香港與東盟有密切聯繫,特區政府公務員多掌握和了解南海問題,肯定有助他們妥為處理有關工作,更好地配合國家整體策略。   國家外交事務系列講座是公務員學院為首長級和高級公務員而設的重點培訓項目,自1月起每月舉辦一場,由外交部相關司局負責人主講,內容涵蓋不同主題。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31/20220331_151435_20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特首:兩英法官辭任或有政治考慮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韋彥德勳爵和賀知義勳爵辭任香港特區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合理懷疑二人辭職涉及政治考慮,她對於英國政府官員、政客採取手段破壞廣受尊崇的獨立司法系統感到非常可惜。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抗疫記者會時被問到對兩人辭任的看法,她指,香港法院的非常任法官參與獨立進行審判的案件,從沒受過任何干涉。他們參與香港的司法工作、審判案件是支持和肯定香港的司法制度、司法機關獨立審判權,並非支持行政機關或她本人,因此不會因為特區政府和特區的管治令他們感覺出了問題,而不能服務司法機關。   她又指,二人昨日辭任,同一個小時內,英國國會下議院辯論有關香港法治、英國法官應否參與審訊等議題,英國政府在相若時間表態,表明不會繼續支持英國在任法官出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緊接英國外交部也發表聲明,指情況已到臨界點,英國法官不應繼續服務香港司法機關。至中午,英國首相在國會答問時間指情況令英國法官不可能再服務,而英國外交部將會向英國國會提交有關香港六個月的報告。   她認為,連串事件難以令人不懷疑整件事是政治鋪排,明顯有行政機關或政客想凌駕司法機關,干涉法官的行為或決定,她對於英國政府官員、政客採取手段破壞廣受尊崇的獨立司法系統感到非常可惜。   林鄭月娥指出,維護香港司法獨立是香港特區和行政長官的憲制責任,她深信在司法機構各級法院服務的法官都不會受政治操弄或抹黑的影響,會一如以往堅持司法誓言,奉公守法,公正廉潔,以無懼、無偏、無私的精神維護法治,主持正義,為香港特區服務。   對於兩位英國法官辭任,林鄭月娥表示,雖然感到遺憾、失望和可惜,香港仍有14位非常任法官,四位屬本地,十位來自英國、澳洲和加拿大,而且非常任法官沒有編制的人數上限,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過往按實際需要與她商討,經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和立法會同意後由行政長官行使委任權。至於會否重新委任其他海外法官,則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決定。   她重申,《基本法》第二條開宗明義訂明,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屬於「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基本原則。回歸後香港所有事務一切以《基本法》為依歸,與《中英聯合聲明》無關。《基本法》有非常詳細、清晰的條文闡述司法機關的獨立審訊權得保障,包括香港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以及行政長官任命法官須根據獨立委員會推薦

政府調整職津入息及資產限額

政府調整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入息及資產限額,四人住戶以外所有住戶類別的職津入息限額會獲凍結,四人住戶入息限額則按機制調整,各住戶類別資產限額則獲放寬。有關調整今日公布,下月1日生效。   政府表示,職津計劃的入息限額與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掛鉤,在此機制下,所有住戶類別的入息限額均須收緊,四人住戶除外。   然而,考慮到疫情下低收入住戶面對的經濟壓力,經諮詢立法會,政府決定單次凍結四人住戶以外所有住戶類別的職津入息限額。   四人住戶入息限額按機制調整,經四捨五入原則,全額津貼入息限額維持不變,四分三額及半額津貼入息限額則稍為放寬。   職津資產限額按公共租住房屋資產限額調整,政府在此機制下會放寬所有住戶類別的限額。   調整後的入息及資產限額適用於今年4月至明年3月的申領月份。查詢可致電2558 3000。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30/20220330_143926_04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陽性個案增近七千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6,981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38,138宗,接近7,500人離世。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994宗,其中五宗由外地輸入;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則有3,987宗。醫院管理局最新呈報135宗死亡個案,這波疫情累計7,493人死亡。   張竹君表示,本港整體陽性個案稍為回落,即使本地大學估計大量人口已染疫,但仍有很多市民未受感染,呼籲未受感染人士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鑑於沙田新翠邨新傑樓、天水圍天盛苑盛泉閣、觀塘翠屏(南)邨翠杏樓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30/20220330_170200_65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聶德權視察家居接種新冠疫苗服務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探訪深水埗幸福邨住戶,了解非政府機構為居家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的上門接種新冠疫苗服務,為政府即將推出的疫苗到戶接種服務作準備。   聶德權表示,部分市民可能因行動不便未能前往疫苗接種點,上門接種服務有助進一步提升長者疫苗接種率。為此,政府快將推出登記平台,由外展醫護團隊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長者或殘疾人士接種疫苗。   他說,政府現階段會先透過地區組織收集70歲或以上未接種疫苗長者,以及因病患或殘疾不能外出接種疫苗人士的資料。   此外,局方會在一幢圍封強檢樓宇試行為上述兩類人士登記,待圍封後翌日上門為他們接種。總結經驗和理順流程後,政府會推展上門接種服務至不同圍封強檢樓宇。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30/20220330_142246_75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具優勢 吸引力不減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獲得中央支持,在金融領域別具優勢,不論海外投資者或市民都應該對香港抱有信心。她又說,近年來港的人才和非本地學生人數上升,相信香港對他們仍有吸引力。   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說,嚴格的外防輸入措施縱然影響外資信心,但為免香港成為防疫缺口,政府必須堅持推行有關措施。   她認為,外資對香港的信心不應該是短暫或一朝一夕的,目前世上沒有一個經濟體或城市能如香港般在金融領域上擁有中央支持,外資的信心應建基於香港本身、「一國兩制」以及中央對香港的態度,她也相信部分外資看出香港仍是生財之地。   林鄭月娥又提到,本港向來沒有數據統計因移民而離港的人數,只會計算某段時間內人口移入和移出數字,傳媒往往把人口淨移出數字視為移民人數,做法並不準確。   她解釋,持續兩年多的疫情影響香港與內地和海外正常通關,以致移入香港人數大幅下跌。舉例而言,每年有近5.5萬個單程證配額,但過去兩年均少於兩萬人持單程證來港;在港外籍家庭傭工也由高峰期40萬人,跌至不足34萬人。   有鑑於此,人口移入和移出數字不能用作推論香港是否出現移民潮,也不足以反映大眾對香港前景的信心程度。   林鄭月娥指,若要評論香港是否還有吸引力,來港的人才和學生人數更具參考價值。其中,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原定每年一千個配額,她任內先後兩次將之倍增至現時四千個,獲批人數也一直上升,去年逾二千人獲批來港。   高等院校方面,八間資助大學的非本地學生人數有增無減,其中內地學生佔多數,海外學生則有不少受制於航班禁飛措施而無法來港。   林鄭月娥表示,上述數字顯示香港對優秀人才和學生仍非常有吸引力,她深信香港可不斷吸引和匯聚人才,並對香港金融發展和未來前景充滿信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30/20220330_122949_16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陽性個案增逾七千五百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7,596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31,157宗,逾7,300人離世。醫院管理局表示,已簡化私家醫院借用新冠藥物的機制,令私院處方藥物時更具彈性。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164宗,其中兩宗由外地輸入;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則有4,432宗。這波疫情累計7,358人死亡,死亡率為0.65%。   張竹君表示,陽性個案確有逐漸回落的趨勢,但現時較難估計數字會橫行或繼續回落,以及下降速度為何。她指,疫情與人流極有關連,若人流增加,個案數字當然有機會反彈。公眾在即將來臨的假期應盡量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並注重個人衞生。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截至昨日,公立醫院已為逾20,100名病人處方兩款新冠口服藥物。她表示,前線人員處方藥物時只考慮藥物對病情是否有幫助,只要適合病人使用和符合用藥條件,人員便會處方口服藥。   何婉霞指,醫管局上月23日起提供第一款新冠口服藥莫納皮拉韋,首階段先安排住院病人服用,本月4日起於安老院處方相關藥物,本月16日則開始處方另一款口服藥帕克斯洛維德。   該兩款口服藥現可於公立醫院、社區治療設施如新冠治療中心、指定診所和安老院獲處方。此外,醫管局也與私家醫院合作,上月25日開始安排借藥予私家醫院。   何婉霞表示,全港13間私家醫院均曾借用該兩款新冠口服藥,處方予有需要的病人。局方本月21日起簡化借藥機制,每次會向私院借出較多藥物,讓他們處方藥物時更具彈性,私院無須逐次借用,有需要時也可再向局方借藥。醫管局至今已借出400個療程的新冠藥物予私家醫院。   何婉霞又說,今天到港的內地中醫藥專家會先到訪新冠治療中心和醫管局中醫診所,就中醫藥治療和應用提供意見,以及分享他們的寶貴經驗。   鑑於九龍灣麗晶花園第7座及第8座、青衣長青邨青楊樓、粉嶺牽晴間第6座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9/

分析死亡個案 助治療新冠病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7,68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23,561宗,逾7,200人去世。醫院管理局表示,會詳細分析有關死亡個案,為治療新冠病人提供參考。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227宗,其中五宗由外地輸入;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則有4,458宗。醫院管理局最新呈報168宗死亡個案。   這波疫情累計7,207人死亡,96%為60歲以上人士,56%居於安老院或殘疾人士院舍。呈報個案病死率為約0.6%,其中,沒有接種新冠疫苗者病死率達3%,已接種疫苗人士的病死率隨接種劑數遞減,只接種一劑為0.84%,已接種兩劑和三劑疫苗者分別為0.12%和0.02%。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局方正分析第五波疫情的死亡個案,包括死者曾否接種疫苗、有否長期病,以及當中有否不作心肺復蘇術的個案,研究所得資料可為治療新冠病人提供參考。來自各公立醫院聯網和大學的專家會已獲邀參與分析。   鑑於荃灣梨木樹(二)邨松樹樓、大埔廣福邨廣仁樓、粉嶺祥華邨祥智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8/20220328_171419_97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加快遺體處理 助家屬辦妥後事

逾7,000人在第五波新冠疫情中離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逝者親友致以深切慰問;衞生署和食物環境衞生署會增加人手和設施加快處理遺體,協助家屬辦好後事。   衞生署署長林文健今日在記者會上簡介遺體處理情況時指,沙田富山公眾殮房附近的新設施設有61個冷凍櫃,遺體貯存量短時間內增約2,700個,而該處現時共安放逾1,800具遺體。即將建成的新富山殮房則可額外提供約800個位置。   辨認遺體方面,在衞生署與死因裁判法庭和警方合作下,除須解剖的個案外,家屬辨認遺體後兩個工作天內便可領取火葬證明書,繼而在即日或其後任何揀選的日子領回遺體。衞生署轄下所有公眾殮房已加開星期六遺體辨認時段處理額外工作量。   家屬上周起陸續透過警方安排前往新增設施辨認遺體。林文健說,衞生署今日起增加會見和辨認個案數目至每日200宗,務求於最短時間內完成所有個案。   至於不經公眾殮房處理的死亡個案,衞生署、食環署、入境事務處的聯合辦事處會延長辦公時間,方便市民即日辦妥死亡個案登記和殮葬事宜。   食環署署長楊碧筠則指,署方上月底開始大幅增加人手,屍體處理隊由十隊大增至25隊,搬運人員和車隊也相應增加,現時遺體運送服務大致回復正常。   她指出,食環署上月起逐步增加火化時段至每天近300節,火葬場幾乎24小時運作。其中,和合石火葬場下月將有兩個新火化爐投入服務,屆時可預約節數可再增加。   另外,衞生署已開設疫時哀傷情緒支援熱線9814 1325。熱線每日上午9時至晚上9時服務,直至下月30日,由署方臨床心理學家為家屬提供情緒支援。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8/20220328_121748_69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疫情未退 不應分心作全面檢討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疫情構成巨大公共衞生危機,並涉及大量死亡個案,值得全面檢討,但她認為現時應集中應對疫情,不應分心處理大規模調查,相信下屆政府會跟進。   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回應提問時說,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日公布成立由該局牽頭的跨部門工作小組,外界誤會政府以這小組處理涉及公共衞生危機的全面檢討工作,但事實並非如此。   她指,政府認為院舍在避免年長院友受新冠病毒感染、對染疫長者的隔離和治療安排,以至通風系統等設備均有改善空間,成立該工作小組旨在檢視院舍抗疫能力,絕非為取代檢討委員會。   林鄭月娥表示,第五波疫情涉及相當多死亡個案,她對每名死者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並認為值得全面檢討這次公共衞生危機。因此,她對成立檢討委員會持開放態度。   考慮到委員會的工作範圍非常廣泛,而且涉及深入調查,但本港未必可在短期內走出疫情,林鄭月娥說,現時不應分心處理大規模調查。她相信下屆政府會認真處理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一事,屆時若有需要,她作為是次抗疫工作的主體負責人,很樂意提供意見。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7/20220327_130021_80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增陽性個案回落至八千多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8,841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個案數字雖顯著回落,但仍處於非常高的水平,市民絕不要以為疫情受控而在防疫方面有所鬆懈。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884宗,其中六宗由外地輸入,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則有4,957宗。   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07,839宗,共6,888人離世,死亡率0.62%。過去一日,新呈報死亡個案139宗。   歐家榮指,本港錄得的陽性個案由本月初單日超過七萬宗,其後跌至五萬多宗,再到最近兩星期徘徊於一萬至兩萬宗,過去兩日數字也顯示疫情有回穩跡象。然而,個案下跌趨勢是否持續,仍有待觀察。   他強調,與第三波和第四波疫情期間每日最多百幾宗個案比較,現時個案水平只是由極高稍微跌至非常高的程度。市民千萬不要有錯覺,誤以為疫情已受控,反之應繼續堅守各項社交距離措施,切勿鬆懈。   鑑於大埔廣福邨廣平樓、廣祐樓,以及黃大仙東頭(二)邨盈東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觀塘、深水埗、大埔、荃灣、屯門和沙田多個屋苑和大廈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反應,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明日起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6/20220326_171917_95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兩地合約照顧員陸續投入服務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逾半數內地照顧員已派駐不同暫託中心工作,本地招聘的照顧員也陸續到院舍服務,紓緩人手壓力。當局正計劃將部分暫託中心設施改作確診院友密切接觸者檢疫用途。   羅致光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說,本月6日為安老院疫情頂峰,單日73間安老院錄得感染個案。截至本月7日的過去兩周,染疫院友累計達14,000人,幸好數字持續回落。   為協助院舍應對因疫情而導致的人手短缺情況,社會福利署本月初起在內地直接聘用短期合約照顧員,合約為期三個月。羅致光指,截至昨日共630名內地照顧員抵港,他們完成三天訓練課程,學習照顧和護理體弱長者後,便到暫託中心提供服務,目前逾半數人已展開工作。   他說,社署同步在本地招聘三個月臨時合約照顧員,至今收到5,500宗申請,反應踴躍,署方已分批約見申請人。首批獲聘的42人已完成訓練,暫時獲派到人手非常緊張的院舍服務,其餘兩批共62人正接受或將於下周接受訓練。   此外,勞工處早前有時限放寬院舍通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護理員的部分規定,為期三個月。截至昨日,該處接獲395宗申請,涉及2,209名護理員,其中312宗申請獲批,所涉護理員1,764人。   羅致光又透露,位於荃灣西體育館的暫託中心下周一啟用。另鑑於疫情稍為回落,為支援院舍減少感染風險,並善用設施和人手,當局計劃撥出部分暫託中心床位,接收確診院友的密切接觸者。日後院舍再有確診個案時,相關密切接觸者可離開院舍接受檢疫。   他並公布,政府會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全面檢視院舍的抗疫能力,首要改善院舍通風設備和防疫指引。工作小組由勞福局常任秘書長牽頭,成員包括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醫院管理局、發展局和機電工程署代表,下周舉行首次會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6/20220326_123207_56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陳肇始視察康健中心疫苗接種服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到訪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和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了解兩個中心為市民提供的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   陳肇始表示,自上月28日開始,葵青地區康健中心每日為市民提供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截至本月21日,中心已為市民接種8,100劑疫苗。疫苗接種服務維持至5月22日。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也於本月23日開始提供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 除了疫苗接種服務,地區康健中心也向市民發放2019冠狀病毒病相關的健康資訊、派發抗疫物資包和提供熱線支援服務。中心的護士並參與醫院管理局為接受家居隔離人士提供的熱線服務。   陳肇始對兩間地區康健中心的抗疫工作留下深刻印象,她感謝中心職員對疫苗接種計劃的支持。她又與市民傾談,欣悉他們對地區康健中心提供的疫苗接種服務感到滿意。   陳肇始強烈呼籲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盡早接種,護人護己。   她並提醒市民,「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日期已由6月底提前至5月底,符合接種第三劑疫苗資格的市民應盡早接種。   家長也應立即為年滿三歲的子女安排接種疫苗,減低他們染疫後出現重症或死亡的風險,同時為學生回校上課,進行各項學習活動締造更有利條件。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5/20220325_162725_25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四受限區檢167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深水埗、荃灣、觀塘、香港仔進行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167宗新型冠狀病毒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深水埗南昌邨昌頌樓、荃灣梨木樹(二)邨葵樹樓、觀塘翠屏(北)邨翠榆樓、香港仔鴨脷洲邨利澤樓為受限區域,分別約501、820、680和2,23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7、32、43和85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36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5/20220325_144119_52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籲市民如實申報快速測試結果

政府表示,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推出至今,發現一宗經系統呈報陽性結果的個案懷疑刻意提供虛假資料,正由警方跟進。當局呼籲市民如實呈報快速測試結果。   申報系統本月7日推出,截至昨日共收到390,340宗有效呈報個案。完成初步申報人士須在24小時內經手機短信連結上載證明文件,方可被視為有效呈報個案和下載由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發出的隔離令或檢疫令。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以抽樣方式要求經申報系統呈報陽性結果的市民進行核酸覆核測試,11,992名呈報陽性結果人士接受覆核測試,170人覆核結果呈陰性被送往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接受觀察,其中一宗個案涉及刻意提供虛假資料,已交由警方跟進,以考慮採取執法行動。   政府指,及早如實申報陽性結果對防護中心準確掌握疫情、精準地為較高風險患者提供適切和及時支援至為重要。呈報資料也可成為個人感染及康復正式紀錄,以便日後作其他相關用途,例如疫苗接種、病假安排、出行證明等。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4/20220324_182818_40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四屋邨檢194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黃大仙、觀塘、天水圍進行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194宗新型冠狀病毒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黃大仙彩虹邨翠瓊樓和東頭(二)邨貴東樓、觀塘翠屏(北)邨翠梅樓、天水圍天祐苑祐寧閣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114、1,063、927和1,26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43、48、65和38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37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4/20220324_141627_26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天水圍暫託中心投入運作

社會福利署宣布,位於天水圍體育館的暫託中心即日投入運作,該中心設有130張病床,為確診新冠病毒而症狀輕微的長者提供基本膳食和護理支援。   為了讓公立醫院重點服務臨床上較有需要的病人,暫託中心會通過醫院管理局轉介,接收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但症狀輕微的長者,以及經醫管局評估後確認為正在康復並適合入住的體弱長者,有關支援不另收費。   新風醫療集團會為中心供暫時照顧服務,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則負責醫療支援。   社署早前分別在彩榮路體育館、石硤尾公園體育館和港灣道體育館設立暫託中心,而啟德暫託中心目前已有約400張病床投入運作。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3/20220323_172117_81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四屋邨檢143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荃灣、觀塘、深水埗、黃大仙進行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143宗新型冠狀病毒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荃灣梨木樹(二)邨柏樹樓 、觀塘翠屏(北)邨翠楣樓、深水埗澤安邨麗澤樓、黃大仙彩虹邨丹鳳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410、556、599和1,106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27、48、16和5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36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3/20220323_141016_82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福利津貼2月上調2.6%

社會福利署公布,多項福利津貼因應社會保障援助物價指數變動而上調2.6%,2月1日生效。有關調整惠及逾140萬人,政府為此每年額外投放約16億元。   該署表示,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標準項目金額、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傷殘津貼金額劃一調高2.6%,高齡津貼和長者生活津貼均包括廣東、福建計劃津貼。   政府早前按機制建議因應物價指數變動而調高福利津貼金額,已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   該署並宣布,綜援計劃下的租金津貼按指數變動調整,最高金額由2月1日起下調。考慮到綜援受助人屬疫情下最需要經濟援助的其中一群,政府決定把租金津貼最高金額維持在現行水平。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3/20220323_143819_28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學校符合條件可恢復全日面授課

政府宣布,如個別學校全部教職員和九成學生已完成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可恢復全日面授課堂。當局會繼續推動學生接種疫苗,學校和家長應積極配合,盡快安排學生和子女接種。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表示,目前12至19歲學生已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疫苗的比率分別為95%和66%,3至11歲學生則因接種疫苗開始時間較遲,第一劑接種率為58%,第二劑僅11%。   她指,學生整體接種率越高,對學校恢復全日課堂和其他活動越為有利,政府已為方便適齡學生接種疫苗提供各種途徑。   林鄭月娥說,學校復課後,「疫苗通行證」適用於所有教職員和訪客,他們必須完成接種兩劑疫苗。至於接種第三劑疫苗,政府會研究何時加入該要求。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幼稚園、小學和國際學校按計劃最快下月19日恢復面授課堂,中學面授課則須等待文憑試核心科目考試完成後才分階段恢復,上課時間仍以半天為主。文憑試核心科目考試舉行期間,個別中學如人手許可,可考慮進行網課。   他說,因應不少學校和學生希望盡早全面恢復校園生活,局方決定,個別學校只要符合兩項條件,便可按實際情況恢復全日面授課堂。   其一,學校所有直接僱用的教職員,不論教學或非教學人員,必須已完成接種第二劑疫苗。其二,已接種兩劑疫苗的學生須佔全校學生人數九成。   楊潤雄指,若個別班級學生符合接種條件,當局容許學校為該級別學生安排全日面授課堂和其他活動。學校也可安排符合接種要求的個別學生,在上課的另一個半天裏進行音樂、體育等非學術性活動。   文憑試方面,教育局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並諮詢衞生專家意見,以決定是否如期於下月22日開考,局方下月初再行公布。   對於考生憂慮確診或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後無法應試,而社會也有聲音要求政府為此特別安排,楊潤雄強調,考試安排複雜,除涉行政決定和硬件設置,也要顧及考生和監考人員的健康。   他說,現時本港疫情稍為緩和,教育局正與考評局、學界和衞生專家探討設立特別考場,但前提是有關安排不可成為社區防疫漏洞。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3/20220323_121746_79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五受限區錄392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葵涌、觀塘、深水埗、上水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39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葵涌葵盛東邨盛興樓、觀塘和樂邨恒安樓和安達邨愛達樓、深水埗富昌邨富誠樓、上水彩園邨彩玉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310、 391、 1,490、1,496、 1,177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78、25、80、87、12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66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受限區域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1/20220321_143419_48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視乎疫情 社交措施4月下旬放寬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港疫情仍然嚴峻,絕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須按原定計劃維持至4月20日。倘疫情沒有反彈,感染個案下降趨勢持續,政府會由4月21日起分三階段解除大部分措施。   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指出,過去一個月,本港疫情發展有如驚濤駭浪。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由2月22日的五萬多宗,升至昨日逾103萬宗,死亡個案達5,683宗,幸好升勢得以遏制,個案高峰或已過去。   另一方面,在中央全力支持下,本港檢測量穩步提升,快速測試包等抗疫物資供應受到保障,社區隔離設施大幅增加。考慮到這些因素,加上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林鄭月娥指,檢視和評估抗疫措施正逢其時。   政府研判後認為,疫情仍然嚴峻,個案宗數尚處於高水平,抗疫工作要堅持不懈,因此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須按計劃持續至4月20日,不會提早放寬。然而,若疫情並不反彈,個案持續呈下降趨勢,當局會由4月21日起計三個月,分三階段解除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   首階段將重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體育場所、博物館、表演場地和圖書館,以及受香港法例第599F章規管的表列處所。公眾地方群組聚集上限人數會放寬至四人;餐飲處所可恢復晚市堂食至晚上10時,每桌最多四人,但酒吧和酒館須繼續關閉。   到第二階段,其餘表列處所、酒吧和酒館、康文署轄下泳灘和泳池均可重開。餐飲處所提供堂食時間延至午夜12時,每桌人數上限增至八人。市民置身郊野公園、在戶外跑步和進行劇烈運動時無須佩戴口罩。   至於第三階段,針對處所和顧客人數的限制會盡量放寬,基本上回復至只執行佩戴口罩、限聚人數、使用「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證」等基本防疫要求。   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在未來一個月聚焦治療、減少重症和死亡個案,並繼續提升新冠疫苗接種率。   目前12歲或以上人士第二劑疫苗接種率為82%,3至11歲兒童第一劑疫苗接種率為57%,當局爭取在4月底前將兩者推高至90%。院舍長者方面,當局會為感染新冠病毒後康復的長者安排接種疫苗,期望相關接種率可提升至90%。   林鄭月娥強調,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疫情發展,以制訂更具針對性的措施,務求在人民至上、科學為本的前提下,以最小代價達致最大防疫效果。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1/20

黃錦星:污水監測助追蹤疫情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當局設於全港的逾150個定點監測點每兩日監測家居環境排放的污水樣本作新冠病毒檢測,覆蓋逾500萬人口,有關操作等同為500萬市民定期進行群體快速檢測。   黃錦星今日出席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的疫情記者會。他說,假若透過定點監測發現某地區的風險相對高,又或部分地區不在定點監測覆蓋範圍但有風險,當局便會設立臨時、機動的檢測點採集污水樣本。   當局現時每日平均設立約30個臨時檢測點,而不論定點或臨點監測,都有助預測並追蹤疫情和隱性患者。根據最近四日的數據,香港疫情由高位平台期輕微向下。黃錦星表示,疫情走勢仍然波動,市民應加緊保持社交距離。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表示,因應各區採集到對新冠病毒呈陽性的污水樣本,民政事務總署和18區民政事務處向區內居民、清潔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至今已派發超過420萬套。   政府也透過新界鄉議局、鄉事委員會、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並動員義工,向所屬社群及在地區派發共逾438萬套快速抗原測試包,以及大量由中央政府捐贈的抗疫中成藥。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20/20220320_121642_85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公務員盡忠職守投身抗疫工作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截至本月14日,公務員團隊累計32,200人感染新冠病毒,佔整體人手17%,逾七成人已復工。十多萬公務員挺着感染個案令人手下降的壓力,投身抗疫工作。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說,十多萬名公務員走到最前線或在後方支援抗疫,對於坊間的善意批評,政府定必虛心接受並作出改善,以期早日穩控疫情;而除公務員,醫院管理局和港鐵也有兩成員工染疫,相關員工正陸續復工。   對所有堅守崗位、於疫情期間維持公共服務的人員,林鄭月娥表示謝意,並重申政府抗疫工作不存在督導疏懶或乏力的情況。對別有用心的失實指控,政府團隊會予以反駁。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第五波疫情爆發至今動員的政府僱員總數遠超以往幾波疫情,逾14萬同僚參與防疫抗疫工作,佔政府僱員總數超過70%,涉及不同政策局和部門。   他說,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和食物環境衞生署負責制定和推動整體防疫抗疫策略和措施,至於涉及受限區域檢測行動、為隔離人士、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提供支援等,則由民政事務局、勞工及福利局、民政事務總署和社會福利署負責。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去年展開,由聶德權任局長的公務員事務局負責推動計劃,政府新聞處則負責發布疫情信息。他表示,除核心抗疫決策局和部門,其他部門也按需要動員人手,投入抗疫工作。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9/20220319_121212_01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特首訪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到訪香港大學駐港怡醫院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了解家長和學校安排兒童接種新冠疫苗的情況,並為當值醫護團隊打氣。   林鄭月娥在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陪同下,在接種中心聽取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和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等介紹中心運作情況,包括為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所需的特別疫苗稀釋程序,並與醫護和工作人員交談。   她感謝香港大學和港怡醫院的醫護團隊悉心照顧兒童需要,令他們在舒適和安全的環境下接種疫苗。她又感謝家長和學校教職員響應政府呼籲,安排兒童到中心接種疫苗。   林鄭月娥說,截至昨日,已接種首劑疫苗的3至11歲兒童超過29萬,接種率為56.1%,即約有23萬名兒童仍未接種。她呼籲家長即時行動,為年幼子女安排接種疫苗,以減低他們染疫後患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並為學生回校上課和參加各項學習活動締造更有利的條件。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1月21日起涵蓋5至11歲兒童,其後科興疫苗的接種年齡自上月15日起降至3歲。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8/20220318_180916_99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臨時失業支援計劃下周三接受申請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臨時失業支援計劃下周三起接受申請,涉及30億元,估計可協助30萬名短期失業人士。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政府昨日公布最新失業率後,不少勞工團體希望臨時失業支援盡快接受申請,因此她適時介紹計劃細節。   她表示,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三個月的最新季度失業率飆升至4.5%,情況令人擔心,其中失業人數增加22,700人,目前總失業人數為157,900人,政府須盡力遏止失業率繼續上升。   政府2月8日公布在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臨時失業支援計劃,林鄭月娥指,計劃為第五波疫情期間短暫失業的合資格人士提供一筆過一萬元援助,不論全職、兼職員工以至自僱人士均可申請。   她說,政府回應多個勞工團體的訴求,同意擴大計劃受惠人士範圍。就此,現時受僱於美容院、健身中心等被勒令關閉處所的僱員,以至受僱於餐飲處所、因處所停止晚間堂食而被僱主要求短暫停工的僱員,不論是正在放無薪假期或留職停薪者,都可申請臨時失業支援。   計劃本月23日起接受申請,為期三周。申請人須在去年第四季內至少一個月在香港工作,其月入為2,700元至三萬元,並在提交申請前至少連續30天內沒有工作或就業。   林鄭月娥指,有關工資水平涵蓋全港七成半領有工資人士,大部分申請會以強積金戶口紀錄核實資格。   至於沒有強積金戶口人士,同樣可提出申請。但由於沒有強積金戶口數據,他們須提交較多資料,以供政府委托的非政府機構處理其申請。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8/20220318_121258_45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多管齊下 加強治療新冠患者能力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港循多方面加強治療新冠患者能力,以期做到減少感染、重症和死亡,並將年長患者列為最優先處理組別。此外,醫院管理局表示,與內地援港醫療隊成員協作順利。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早前內地專家建議香港應該集中病人、集中專家、集中資源治療,以減少感染、重症和死亡,並應將年長患者列為最須關注群組。   她指,過去一段時間,當局循此方向進行抗疫工作。加強治療方面,第一是擴大醫院管理局的治療能力,增加治療新冠患者的病床;第二是增加治療患者的人手,現時內地援港醫療隊已加入團隊,與醫管局員工並肩作戰,照顧病人。   至於藥物,兩款有效的新冠口服藥已抵港,當局有足夠數量為新感染患者處方,預防他們入院或轉為重症。   她指,治療新冠患者的第二個策略為分流、分層,從而令醫院第一、二線病床得以留給最需要的人,讓他們在醫院得到集中治療。   林鄭月娥又說,在社區和家居層面同樣須做好分流、分層,對社區或家居患者的篩查工作須做得更精準,以防止這些患者因未能經篩查發現,而得不到最好的照顧。   一起出席記者會的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逾11,000張醫管局病床已改為接收新冠患者,在急症室等候入院的患者人數由最高峰近1,800人下降至今天600多人,情況持續改善。雖然患者仍須等候一段時間,但局方也能安排病情較嚴重的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   此外,局方前日擴展指定診所服務,並安排關愛名額供長者和高危人士預約,反應良好,而名額仍未用盡,相信有需要人士均可使用有關服務。   他又指,截至本月16日,已有逾6,000名患者獲處方默沙東藥廠的莫納皮拉韋,其中約4,000人為院舍院友和指定診所求診人士;此外,局方昨日起處方輝瑞藥廠的帕克斯洛維德,暫已為約100至200人處方。他相信相關藥物有助控制患者病情。   內地援港醫療隊成員陸續抵港,高拔陞指,他們會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與醫管局員工一起照顧病人,較早時抵港的成員已展開工作。   雙方並就治療、護理、處方藥物等流程作出深入討論。他說,內地與香港的醫療方案非常接近,並參考類似的國際指引、文獻等,協作上極順利和容易。   高拔陞說,內地醫療隊成員均來自高水平醫療機構,屬傳染病科、感染控制科等精英人員,部分成員更曾到武漢等地抗疫,具備豐富照顧患者經驗。 https://www.news

逆隔離措施保護未感染院舍長者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當局會採取逆隔離措施,在院舍出現新冠病毒感染個案時,將仍未感染的長者搬離院舍,社會福利署已安排兩間最近獲發牌而未營運的安老院提供共200個宿位,以接收這類長者。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如院舍已有染疫個案或出現爆發,仍未受感染的院舍長者可獲安排到兩間全新安老院舍接受逆隔離,保護他們免受感染。   她又匯報為長者而設的隔離及暫託中心啟用進展,除今天啟用的灣仔港灣道體育館暫託中心,可提供1,200個床位的啟德郵輪碼頭社區隔離設施下周一分階段啟用,另有六個體育館也會陸續改裝作同類用途。   此外,中央援建的洪水橋方艙社區隔離設施部分地方會改作可提供200個床位的長者隔離及暫託中心,以期進一步支援須隔離和治療的長者,並減輕醫院管理局壓力。   她又提到,當局正多管齊下聘請照顧員,至今已有180名內地照顧員抵港,接受培訓後會到暫託中心服務。本地招聘申請反應也相當積極,有待社署面見申請者。   至於在安老院採取閉環管理,為照顧長者的工作人員提供專用酒店,林鄭月娥說,至今有百多間院舍的員工願意配合,上周三開始進入政府提供的特設酒店。   藥物治療方面,林鄭月娥說,截至周一,醫管局已為3,435名病人處方默沙東的新冠口服藥,她從臨床診療醫生知悉該藥物效用大。而另一款由輝瑞生產的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帕克斯洛維德今日起也會廣泛應用。   她指,醫管局社區老人評估小組今日起會通過外展及遙距診症的醫療和護理服務支援安老院確診病人,在合適情況下處方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6/20220316_125809_72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特首選舉是否再押後由中央決定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法律上,行政長官選舉日期有押後的空間,但這並非特區政府可自行決定的事,要由中央定奪。   林鄭月娥今日主持抗疫記者會,被問及行政長官選舉日期會否再押後。她說,候任特首當選後要籌備組班,工作量龐大,選舉日期越押後,候任特首進行這些重要工作的時間便越短。   她指出,香港有選舉法例,《基本法》也規定行政長官的任期為五年,再押後行政長官選舉已超出特區政府可處理的能力,也不可能由特區政府自行決定,要視乎中央取態。   林鄭月娥表示,行政長官是中央任命的官員,而特區不能沒有特區之首,是否再押後選舉,應由現任行政長官與中央商討。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6/20220316_125918_98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一批140萬劑科興疫苗抵港

政府表示,新一批約140萬劑科興疫苗今日由北京運抵香港。   疫苗抵港後,工作人員隨即按既定程序檢查和核對,確保疫苗符合產品規格和相關冷鏈運輸標準。   政府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5/20220315_190159_54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蔣震逝世 特首深切哀悼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蔣震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並代表特區政府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林鄭月娥表示,蔣震是香港工業發展的先驅者,在機械和工業領域成就非凡,領導業界。他對香港經濟發展貢獻卓著,更是國家改革開放後首批在內地投資興業的愛國商人之一。   她又說,蔣震既是慈善家,也是教育家,早年成立慈善基金推動人才培訓和工業研究,為國內培訓數以萬計工業科技和管理人才。他2005年獲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5/20220315_145933_61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六屋邨錄逾千二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屯門、觀塘、黃大仙、深水埗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1,261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屯門蝴蝶邨蝶舞樓、觀塘順天邨天琴樓與天池樓、順利邨利富樓、黃大仙竹園南邨榮園樓、深水埗富昌邨富良樓、蘇屋邨劍蘭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260、2,970、1,120、1,560、177、597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281、461、168、253、48、50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117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5/20220315_122300_99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還在找必X痛? 每月最痛 其實有服藥以外的方法~

本木序當歸暖宮調經油,不怕西藥傷身、不怕中藥苦口了,由註冊中醫師指導配方,以常用於調經的4大中草藥 — 當歸、川芎、老薑、艾葉調配而成,以低溫萃取,#百分百保留草藥養分,非坊間一般精油,可以即時紓解經痛、經期腰背痛、行氣活血、改善血塊🩸 📌 特別適合:經痛、經期不適、手腳冰冷、生冷飲食、注重養宮的女士們 👇 真實用家見證 ✔ 96%會重覆購買及推介給親友* ✔ 89%減少吃止痛藥* ✔ 88%認同有效減緩經痛* ✔ 80%認同30分鐘內經痛減緩* *138位受訪女士試用兩個月的測試結果 需要時取數滴於下腹及下背再按摩,簡單吧❤ 疫症下感冒發冷、沾寒沾凍時亦可按摩於肩、頸及背 質地輕薄快吸收,不會推大半天還在油膩~ 本木序當歸暖宮調經油 : https://eshop.thepreface.hk/products/tp3982

確診增近二萬七 明增六指定診所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6,908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2,040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14,868宗,全屬本地個案。另外,醫院管理局明日起新增六間指定診所,服務新冠輕症患者。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四間殘疾人士院舍和七間安老院均錄得感染個案,共涉46名院友、兩名員工。第五波疫情至今,270間殘疾人士院舍和752間安老院受影響,分別佔同類院舍80%和90%。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在簡報會上宣布,局方明日啟動額外六間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指定診所,治療因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較輕微而需要求診的新冠病人,特別是較高風險患者。計及早前設立的17間診所,指定診所將增至23間。   六間新設指定診所為柴灣環翠普通科門診診所、黃大仙橫頭磡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藍田分科診所普通科門診診所、石硤尾普通科門診診所、青衣市區普通科門診診所、元朗容鳳書健康中心,服務時間為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5時。   此外,除現時的預約電話,23間指定診所明日起會另設關愛預約專線,供較高風險患者,即70歲或以上長者、五歲或以下小童、懷孕28周或以上孕婦、免疫力受抑制者等預約就診。護訊鈴護士團隊也會按高風險病人的情況和需要,轉介他們到指定診所就醫。   有關指定診所明日起暫停普通科門診服務;部分其他普通科門診診所明日起同樣暫停服務。經電話或預約普通科門診手機程式預約的偶發性疾病病人可到區內其他普通科門診或向私家醫生求診。至於已預約到上述診所覆診的長期病患者,可按原定覆診日期帶同預約便條和身份證到區內指定藥物補充診所取藥。   衞生署公布,元朗長者健康中心、石硤尾胸肺科診所、橫頭磡紅絲帶中心明日起暫時關閉或暫停公眾服務。署方會聯絡受影響的服務使用者另作安排。   另外,鑑於屯門蝴蝶邨蝶舞樓、觀塘順天邨天琴樓與天池樓、順利邨利富樓、黃大仙竹園南邨榮園樓、深水埗富昌邨富良樓、蘇屋邨劍蘭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

港灣道體育館暫託中心周三運作

設於灣仔港灣道體育館的隔離及暫託中心星期三開始運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日到場視察。他感謝華潤慈善基金會捐贈1,000張醫療床予社會福利署,協助政府在不同體育館設立隔離及暫託中心。   羅致光視察後會見傳媒時表示,設立隔離及暫託中心旨在騰出醫院病床,以便醫治和照顧更有需要的人士。暫託中心會照顧經醫院管理局轉介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體弱長者,這些長者有輕微症狀,又或在康復中而病情穩定,未能即時返回院舍或家中。   他說,醫療床可便利護理人員照顧長者,可讓長者在床上安全而舒適地服藥。他感謝華潤集團迅速回應,短短十天內籌措1,000張醫療床運抵香港。   港灣道體育館是首間應用醫療床的暫託中心,醫療床已安裝完畢,暫託中心未來兩三天開始運作,羅致光特別感謝聖䘵醫院等提供協助。   照顧員人手方面,他指本港需要約1,000至1,200名照顧員在隔離及暫託中心工作,約120名內地照顧員已來港投入服務或正在受訓,本星期另約240名人員抵港。   羅致光表示,當局會繼續聘用內地照顧員,並同步在港招聘,為期三個月,他有信心未來一、兩星期可完成招聘和培訓工作。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4/20220314_171417_98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六受限區錄621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屯門、觀塘、黃大仙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621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屯門友愛邨愛信樓和愛禮樓、翠寧花園第3座、觀塘順利邨利溢樓和順安邨安群樓、黃大仙竹園南邨麗園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410、1,438、704、740、370、76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188、180、41、67、76、69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99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受限區域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4/20220314_135503_39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擠迫情況改善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表示,伊利沙伯醫院轉為2019冠狀病毒病定點救治醫院的安排已見效益,該院急症室擠迫情況明顯改善。當局會繼續改裝和調配病房,接收更多新冠病人,以紓緩急症室輪候情況。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今日在記者會上指,伊利沙伯醫院轉為定點救治醫院所涉工作,包括病人轉院、急症室安排和救護車調配等,上周六已基本完成。目前,區內新冠病人召喚救護車服務會送該院治理,非新冠病人則會送往廣華醫院。   他說,過去兩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診的人數維持每日約360至370人,與以往水平相若。雖然急症室仍屬非常繁忙,病人仍要輪候服務,但整體情況有所改善。   高拔陞表示,藉着定點救治醫院安排,醫管局有能力加強病房調配,例如把有需要使用呼吸機的病人集中在伊利沙伯醫院病房照顧,並安排其他聯網醫院專家到該院支援和會診,相信可達致更佳治療效果。   此外,現時公立醫院約2.2萬張普通科病床中,半數已改為接收新冠病人,約一萬名新冠病人正留院接受治療。   高拔陞指,病房轉型可望減少市民在急症室長時間輪候的情況,有關安排初見成效,昨日到急症室求診人數已由高峰期約1,800人回落至約800人。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4/20220314_122622_26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認可疫苗接種紀錄地區名單更新

政府更新認可疫苗接種紀錄地區名單,周三起認可蘇里南發出的疫苗接種紀錄。香港居民持有當地相關主管當局發出並符合指定格式的疫苗接種紀錄,可從蘇里南登機來港。   政府對海外抵港人士入境實施嚴格防控措施,曾逗留A組指明地區人士必須為已完成疫苗接種並持認可接種紀錄的香港居民,方可登機來港。蘇里南目前屬A組指明地區。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4/20220314_145745_20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加強支援居家隔離和檢疫人士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目前在家接受檢疫或隔離的人士料逾30萬,雖然在政府調整相關安排後,實際人數可能較少,但仍屬大量,政府一直提升支援這類人士的能力,包括從速派發物資包和增設查詢熱線。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指,由於2月底已修訂完成居家檢疫或隔離的安排,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者,在檢測呈陽性後第六和第七天驗出陰性結果便可離家,所以現時掌握的居家檢疫或隔離人士數字可能屬高估。   她說,政府一直為居家檢疫或隔離人士提供多項支援,包括盡快派送抗疫物資包,並豐富物資包的內容,又設立查詢熱線,按致電人士的要求,評估上門派送物資的支援,例如食物。當局並提供醫療查詢,包括情緒支援、健康狀況評估、遙距診治,以至預約醫院管理局指定診所。   林鄭月娥指出,第五波疫情非常嚴峻,面對大量新增確診個案,政府必須精準運用有限的能力,按實際情況分流患者,率先把出現病徵、嚴重不適的患者送院;安排有需要的患者進入社區隔離設施。至於病徵輕微、甚至沒有病徵的人士,當居會按其情況如年紀、居住環境等,決定讓他進入社區隔離設施或居家隔離。   她呼籲香港市民繼續支持政府抗疫,嚴格遵守各項防疫措施,以期盡快戰勝第五波疫情。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3/20220313_121032_62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周一起快測申報文件須一日內上載

本港新增27,64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經核酸檢測和快速抗原測試驗出陽性的個案分別為15,789宗和11,858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下周一起,經快速測試平台登記陽性結果的人士須於24小時內上載測試結果照片和身分證明文件。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在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完成初步申報的人士須經手機短信的連結上載證明文件,以便當局作出流行病學跟進,盡快為較高風險患者提供適切支援。   因應系統推出後市民使用的情況,下周一起當局發出的手機短信連結只會在24小時內有效,相關人士若未能在24小時內上載證明文件,便不能再通過系統成功申報和下載由防護中心根據法例發出的隔離令或檢疫令。   至於在本月7日至13日零時零分發出的短信連結則會於下周一零時零分失效。   由於上述申報系統已啟用,政府宣布,為在污水檢測呈陽性地區居住或工作的人士呈報快速測試陽性結果而專設的熱線2280 4772明日中午起停止運作。   若市民使用申報系統網上平台有困難,可致電1836 119自動系統登記身分證明文件和電話號碼,防護中心會與他們聯絡,完成申報程序。   鑑於屯門友愛邨愛義樓和愛樂樓、屯門翠寧花園第1座、黃大仙東頭(二)邨偉東樓和竹園南邨雅園樓、何文田愛民邨信民樓、觀塘安達邨賢達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南區、東區、屯門和葵青部分屋苑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而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明日起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明日起會於葵涌運動場硬地足球場重開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2/20220312_180814_61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聶德權視察香港紗廠接種中心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巡視香港紗廠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的運作情況。該中心專為3至17歲兒童和青少年、6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科興疫苗。   聶德權說,香港紗廠接種中心是政府設立第二個專為兒童、青少年和長者注射科興疫苗的中心,每天可接種逾2,000劑疫苗,能便利九龍西和新界西市民。   該接種中心位於長沙灣道香港紗廠工業大廈第一及二期地下,毗鄰荔枝角港鐵站,每日上午8時至晚上8時開放,下午1時30分至2時30分為清潔時間,市民可預約或取即日籌接種。   接種疫苗人士須攜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到場。若兒童的證件不附帶照片,則須出示帶有學生照片的學校證明文件,如學校手冊。   此外,3至17歲接種科興疫苗者須於接種當天帶同已簽妥的家長同意書。3至11歲接種科興疫苗的兒童須由家長/監護人陪同前往接種。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1/20220311_181102_90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增個案近三萬 趨勢有待觀察

本港新增29,381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經核酸檢測和快速抗原測試驗出陽性的個案分別為18,888宗和10,493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疫情略有受控跡象,但趨勢未定,須繼續觀察。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中,四宗由外地輸入。第五波疫情至今,陽性個案累計逾63萬宗,死亡個案3,231宗,死亡率0.51%。   歐家榮說,近日疫情略有跡象受控,沒有爆發性上升,但過去一星前每日個案仍徘徊於約三萬宗至五萬宗水平,未來趨勢難以單憑一兩日數字分析,仍須觀察一至兩星期。   至於近期大廈圍封強檢而得出的陽性個案,也達到10%甚至20%,可見香港仍有很活躍的社區傳播。因此,市民須保持謹慎,否則疫情或會逆轉。   院舍方面,再多九間安老院和四間殘疾人士院舍出現感染個案或爆發,涉及260名院友和33名職員。第五波疫情至今,731間安老院舍出現感染個案,佔全港安老院舍 91%,約23,400名院友染疫,佔整體院友31%。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過去一日,196名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的病人離世,年齡介乎24至107歲,其中185人為65歲以上長者,而最年輕的24歲男死者本身患有先天性遺傳綜合症。   對於社交網站流傳醫院存放遺體的照片,何婉霞說,醫管局已向多間醫院了解,證實部分照片為較早前拍攝,大部分已處理。   她指,過去數星期,因感染新冠病毒,又或因其他長期病患引致併發症離世的病人數目大幅增加,對公立醫院殮房構成很大壓力,近期部分等候轉移到衞生署公眾殮房進行法定程序的遺體要暫時存放於公立醫院,殮房存放遺體空間已飽和。   部分醫院已安排在院內加設臨時存放遺體的空間。病人離世後,醫護人員有既定程序處理病人遺體,並盡快移送至醫院殮房存放。   醫管局理解部分遺體未及移送殮房,部分病人或會因此感到不安。醫護人員處理未能運送殮房的遺體時會本着尊重先人的原則,並盡量照顧同房病人和醫護人員的感受。但由於公立醫院面對的壓力前所未有,難處很大,希望公眾體諒。   何婉霞表示,醫管局會繼續與病人家屬和殯儀業界保持溝通,希望家屬和殯儀業界盡量在可行情況下盡快領取遺體。   鑑於青衣長亨邨亨麗樓、深水埗幸福邨福月樓、何文田愛民邨敦民樓、屯門友愛邨愛智樓、 觀塘安達

薛永恒視察抗疫物資包分發中心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今日視察位於廉政公署的抗疫物資包分發中心,激勵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和廉政公署人員繼續迎難而上,動員各方力量,加大派發物資包的工作力度。   廉政公署調配大量人員支援抗疫工作,以其高效專業、極強應變能力和團隊精神,共同為香港抗疫貢獻力量。薛永恒在廉政專員白韞六陪同下,視察分發中心的運作。   自2月下旬起,資科辦按衞生防護中心指示向尚待入院或隔離設施的確診人士及其同住者派發物資包,內有抗疫用品如快速抗原測試包和探熱器,並新增向確診人士派送抗疫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   薛永恒感謝廉政公署闢出地方作分發中心,高峰期更動員逾百人與資科辦人員並肩作戰,應對因染疫人數急升而對物資包需求大增的挑戰。   他指,除了廉政公署鼎力相助,退休後服務合約員工、旅遊業界人士也參與其中,資科辦並致力招募更多服務承辦商加入派送行列,包括多家物流平台車隊、物流公司,致力增加派發數目,務求盡早將物資包派送給有關人士。經資科辦不懈努力,昨日單日已向超過二萬個家庭近五萬名人士派發物資包。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0/20220310_171544_73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大型社區隔離設施採人性化管理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保安局在中央援建的大型社區隔離設施主要採用小區形式和人性化管理,盡力提供一切可行和合適的服務,做到以民為本。   鄧炳強今日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的記者會上表示,該局在隔離酒店實施酒店式管理,而在中央援建的大型社區隔離設施則主要利用小區形式和人性化管理。   他指,在小區工作的人員會主動與入住人士溝通,因應他們的意見和需求盡力提供一切可行和合適的服務,做到以民為本。為照顧不同需要的人士,在安排食物方面,每日會提供含有蔬菜、肉類和清真、素食的餐單供選擇。   在中央援建的大型社區隔離設施內的洗手間和淋浴間需共用,與亞洲國際博覽館或醫院內的設施相似。鄧炳強說,當局會安排外判清潔公司在各個隔離設施加強消毒和清潔,並確保洗手間內有足夠消毒用品和洗手液,確保洗手間和淋浴間的環境更加衞生。   鄧炳強又說,大型社區隔離設施得到地區人士、電訊公司、媒體等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和熱心捐贈,為入住人士作出特別安排,例如提供免費報紙、免費網上娛樂平台、玩具。電訊公司也加設5G網絡覆蓋和贈送免費本地數據。各大型社區隔離設施所收到的熱心捐贈可能有所不同,當局正不斷優化設施和服務。   此外,他提醒市民,衞生署向確診人士發出的隔離令具法律效力,市民無權選擇是否入住隔離設施,不遵從隔離令屬違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0/20220310_115805_59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六社區隔離設施二萬床位月內運作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表示,六個社區隔離設施本月投入服務,提供二萬張病床。其中,青衣和新田項目已交付運作,粉嶺馬適路、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洪水橋的設施未來數天可用,元朗潭尾項目本月下旬啟用。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社區隔離設施有五個來源,包括公共康樂設施、重新在土地上新建的社區設施、未入伙的新建公屋、由政府付費徵用或租用酒店,以及借用兩個大型過渡性房屋項目。   她指,第五波疫情爆發前,只有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和竹篙灣檢疫中心用作隔離,合共提供約3,700個單位,而上述項目全部落成後則有超過七萬個單位或床位,容量大增。   她又說,當局現時已物色共九幅土地,八幅分布不同地點,建設模式相當接近,餘下在落馬洲河套區的一幅同時建有應急醫院,因為接近深圳,要增加能力和速度,會由內地直接派承建商協助興建。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落馬洲河套區除外,其餘八個援建項目由中國建築國際集團負責,佔地共78.6公頃,完成後提供約四萬張隔離或治療床位。   青衣和新田項目已於本月先後分別投入服務。未來幾天,位於粉嶺馬適路、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和洪水橋三個地方的設施會陸續投入服務,元朗潭尾的設施在本月下旬也會投入服務。3月合計,逾兩萬張床位投入服務。   至於竹篙灣和啟德前跑道區兩個較大型項目,可望於5月分批投入服務,額外提供約兩萬張床位。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10/20220310_115729_49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維護一國根本 令兩制枝繁葉茂

普通法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樞紐的重要基石,也是支撑着「一國兩制」下香港資本主義的基礎之一。今日很多媒體報道了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引述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指出,「一國兩制」50年不變,而50年後亦不需要變,並會行穩致遠,他亦強調在香港實施的普通法和法律制度也不會改變。   今日夏寶龍先生的言論是重申了習近平主席及中央人民政府各領導人一直明確支持和堅決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說法亦有理有據。《基本法》第五條已保證香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但這並不意味着50年後就會停止;其次,若「一國兩制」行之有效,有利於國家和香港,就沒有改變的理由;再者,從圍繞制定及落實「一國兩制」的討論和鄧小平先生的說法均可見,50年只是「一個形象的講法」,鄧小平先生曾經說過「前50年是不能變,50年之後是不需要變」。   在「一國兩制」下,由普通法支撐着的資本主義制度運作良好,同時為落實《基本法》其中一個重要目的---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提供堅實基礎。普通法的優勢之一就是以法律原則為基礎,卻又能適應社會價值和環境的變化,因而具備了確定性及可預期性,同時能靈活應對商業變化的需要,創造有利的營商環境。香港是世界上唯一擁有真正英漢雙語普通法體系的司法管轄區,也是中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我們必須繼續善用普通法的優點,為香港、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正如《基本法》序言所述,「一國兩制」的初心是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以及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因此,我們大家都有責任維護「一國」之根本,才能夠令「兩制」枝繁葉茂,有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現時抗疫是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大家必須做好防疫措施,盡快接種疫苗。只要整個社會上下齊心,疫情一定會受控。鑑於疫情的關係,《基本法》法律論壇---本固枝榮,將押後至5月底舉行,我相信屆時講者和嘉賓可以親臨出席,共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   (以上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3月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09/20220309_191904_77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特首:全民強檢非優先工作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仍在規劃和籌備全民強制檢測,但這並非優先工作。啟動時間方面,政府會考慮香港疫情和專家意見,並考慮如何達致最佳效果。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籌備全民強制檢測有賴先行細化方案,當局正籌備具體執行所涉人手、地點、資源、物資等事宜。   她說,目前廣泛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已能掌握市民感染情況,全民強檢旨在找出餘下隱性感染者,以期及早識別隔離,切斷傳播鏈,達結束疫情之效。   林鄭月娥強調,推行全民強檢或涉某一程度限制市民進出,但政府會確保金融業、電力、公共交通等方面運作,顧及市民日常生活。   她重申,進口本港的物品和鮮活食品供應充足,市民無須焦慮,也不必搶購。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09/20220309_122655_06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入住率近八成

保安局表示,截至今日凌晨,青衣社區隔離設施近970個房間已供隔離人士入住,佔可用房間近八成。當局正不斷優化服務,力求讓有關人士安心在陌生環境接受隔離。   局方指,消防處推出專線供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者直接聯絡該處,以便安排入住社區隔離設施,該措施反應良好,申請者眾,相關部門正陸續安排患者入住青衣社區隔離設施。   當局會以小區和人性化管理方式,主動與入住該隔離設施的人士溝通,因應他們所需和意見,盡力提供適切服務。   飲食方面,部門會考慮患者身體情況,安排合適食物。除水果外,食物供應商每日提供四款含蔬菜和肉類的膳食,更有清真、素食款式可供選擇。   外判清潔公司會加強消毒和清潔,確保洗手間、淋浴間環境更加衞生,洗手間也會添置消毒洗手液。   此外,憑藉社區人士、電訊公司和媒體等各界大力支持和熱心捐贈,局方可為入住人士每日提供免費報紙,並正安排提供其他書刊和雜誌。隔離人士可免費瀏覽不同網上娛樂平台,接受隔離家庭的小童會獲派玩具。   當局也會透過電訊公司加設5G網路覆蓋隔離設施,有需要時更會向隔離人士贈送免費本地數據。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08/20220308_134250_16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四屋苑圍封行動錄近九百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葵涌石籬(一)邨、九龍城啟晴邨、柴灣怡翠苑、觀塘順天邨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897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石籬(一)邨石興樓;啟晴邨悅晴樓、滿晴樓、賞晴樓;怡翠苑暢怡閣和逸怡閣;順天邨天璣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120、1,402、1,630、1,500、1,013、1,08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109、151、183、167、55和23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天璣樓有13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受限區域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08/20220308_140953_66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冠病毒陽性個案增逾二萬五千宗

本港新增25,15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32宗為輸入個案,其餘屬本地感染。數據顯示,沒有接種或未完成接種新冠疫苗患者的死亡率為已完成接種疫苗患者的28倍。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第五波疫情死亡個案累計2,074宗,死亡率佔整體個案0.43%,死者年齡介乎11個月大至108歲,年齡中位數為85歲。   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就死亡個案樣本進行基因排序分析,已完成140宗個案。其中,83.6%個案與Omicron病毒株有關, 9.29%個案感染Delta病毒株,其餘樣本病毒量不足以分析。   歐家榮表示,死亡個案中,90.6%沒有或未完成疫苗接種。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患者死亡率為0.05%,沒有接種疫苗或未完成疫苗接種的患者死亡率則為1.4%,是前者的28倍。   院舍方面,再多18間出現個案或爆發疫情,涉及112宗個案,累計673間安老院舍和220間殘疾人士院舍有院友或員工染疫,分別佔全港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總數84.8%和65.7%。   鑑於九龍城啟晴邨悅晴樓、滿晴樓、賞晴樓;柴灣怡翠苑暢怡閣和逸怡閣;觀塘順天邨天璣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上述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葵青、黃大仙、北區、荃灣和大埔部分大廈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當區民政事務處明日起陸續向相關住戶、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測試套裝,供他們自行檢測。   為配合上水屠房全面恢復服務,明日起位於上水單車匯合中心的流動採樣站會延長服務時間至晚上8時,方便屠房從業員接受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3/20220307/20220307_180507_22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