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4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網上貸款的好處

3月新批住宅按揭增31.6%

金融管理局公布,3月新批出住宅按揭貸款額347億元,按月增加31.6%。   其中,一手市場交易批出貸款63億元,增加40.4%;二手市場交易批出貸款194億元,增加30.1%;轉按交易批出貸款增加29.2%至89億元。   月內新申請貸款個案9,818宗,按月增加48.9%;新取用按揭貸款額257億元,按月增7.1%;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17,602億元,按月增0.3%。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29/20220429_175429_68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特首訪觀塘了解起動九龍東計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到訪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了解起動九龍東計劃最新進展和成果,並慶祝辦事處成立十周年。     林鄭月娥由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陪同,聽取起動九龍東專員張綺薇匯報計劃的成果。計劃以建設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為願景,其中九龍東商業樓面面積供應由2012年的170萬平方米增加至目前的290萬平方米,增幅高達七成,而在已規劃發展項目包括九龍灣及觀塘的行動區完成後,將進一步增加至逾400萬平方米,規模媲美中環核心商業區。     林鄭月娥接着前往毗鄰辦事處的反轉天橋底行動場地。她欣悉場內餐廳和都市農莊的營運隨着本地疫情持續趨穩而改善,沿途也見不少市民進行休憩活動。她又在觀塘海濱聽取橫跨觀塘避風塘和沿偉業街的擬建行人通道進度匯報,了解易行九龍東的發展概念,並參觀已翻新的海濱道公園。   起動九龍東辦事處通過優化行人環境、改造公共空間和營辦各類型活動,將九龍東由傳統工業區逐步轉型成為別具吸引力的核心商業區,她對此感到十分高興。辦事處將繼往開來,通過官、商、民協作,為本港匯聚人才、吸引投資。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29/20220429_163414_15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續賦權醫生強制疑染疫者受檢

政府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賦權註冊醫生於4月30日至5月13日期間,強制任何按其臨床判斷懷疑已染上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士接受檢測,並就相關指明刊憲。   為控制疫情,政府認為有需要繼續透過醫生協助,盡早識別可能受感染的人士。在指明期間,如註冊醫生按臨床判斷懷疑某人染上2019冠狀病毒病,可發出書面指示,規定對方接受核酸檢測。有關人士應在指示發出日期的兩天內完成檢測。   政府提醒,此類受檢人士屬懷疑染病者,故不應前往流動採樣站和社區檢測中心進行檢測。為減低傳播風險,他們在等候檢測結果期間應避免外出。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29/20220429_143000_15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疫情明顯受控 踏上復常之路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隨着社區感染情況趨緩,政府得以如期分階段調整各項限制措施,推動社會有序回復正常運作。她說,復常之路來之不易,應對疫情,政府仍未鬆懈,希望社會繼續支持抗疫工作。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4月28日在網上發表的文章:   在中央的全力支援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全面提升了本地的抗疫能力,加上社會各界通力合作,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逐步受控,陽性檢測個案數字自3月初達峰後呈持續下降趨勢,復活節假期後亦無出現明顯反彈,讓特區政府可如期自4月下旬分階段調整各項限制措施,推動社會有序回復正常運作。縱然疫情回穩,為與內地通關創造條件,特區政府定當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策略,竭力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盡量減少疫情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疫情發展   本港第五波疫情爆發至今,共錄得1,190,437宗陽性檢測個案,當中包括9,069宗死亡個案。陽性檢測個案的單日呈報數字曾在3月初一度高達70,000多宗,隨後持續下降,自3月26日起跌至四位數,自4月15日起跌至三位數,到近日錄得300至400宗。此外,各項輔助監測疫情的指標,即污水監測病毒量、圍封強檢陽性比率和社區檢測陽性比率均呈向下趨勢。   長者在這波疫情所受影響尤深。累計死亡個案的年齡中位數是86歲,超過九成個案均為65歲或以上長者。超過五成為居於院舍人士;超過九成個案有已知長期病患情況;超過七成沒有接種任何新冠疫苗。   繼續落實「三減」、「三重」、「一優先」策略   過去一個月,由我擔任主席的跨部門督導委員會暨指揮中心除繼續密切監測疫情外,亦按內地專家意見全面落實「三減三重一優先」的策略,即減少感染、減少重症、減少死亡,以及就重點人群、重點機構和重點區域採取更精準、有力及具針對性的措施,並把支援長者列為優先工作。   特區政府痛定思痛,為了加強保護長者,連同醫院管理局以至社會各界在過去數月努力不懈,用好中央支持,結合中西醫藥治療,並成立由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領導的工作小組,全面理順照顧院舍長者的防疫措施。其中在4月初投入服務、位處啟德郵輪碼頭可提供約1,200張病床的長者暫託中心,更匯集了兩所大學的中西醫學科、兩間非政府福利機構、一個私營醫療集團的醫療人員和社會福利署直接招聘的內地照顧員,全方位照顧確診長者,締造一個醫社、公私營合作的極佳例子,提升收治及救治病

新冠病毒陽性個案增430宗

本港新增43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15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22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208宗,另有八名患者離世。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90,437宗,9,069人離世。   七間學校呈報陽性個案,涉及七名學生和一名職員,其中兩名學生來自同一家庭,同校但班級不同。至於曾出現感染個案的院舍,兩間安老院新增兩名院友確診。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葵涌安蔭邨康蔭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離島區、黃大仙、觀塘部分屋苑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將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27/20220427_165930_79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347人染疫 13校呈報陽性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4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12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05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142宗,另有七名患者離世。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90,007宗,9,061人離世,死亡率維持0.76%。   在恢復面授課堂的學校中,13間學校呈報陽性個案,快速抗原測試和核酸檢測分別佔11宗和兩宗,涉及十名學生、三名教師。   張竹君表示,學校復課以來累計呈報47宗新冠個案,多為一校僅一人陽性,故校舍暫無傳播或爆發情況。   至於曾出現感染個案的院舍,三間安老院和一間殘疾人士院舍共十名院友染疫。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屯門蝴蝶邨蝶心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26/20220426_172138_84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保就業計劃周五起接受申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日公布,2022保就業計劃本星期五開始接受申請,為期兩星期,下月12日截止,首批資助預計下月初開始發放。為達到保就業目的,當局會加重罰則,以加強阻嚇作用。   羅致光在記者會上公布計劃詳情時說,1月至3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上升至5%,他相信,下月公布2至4月的平均失業率仍會上升,不過,就現時就業市場和整體情況而言,失業高峰期已過,只要疫情繼續受控,就業情況會好轉。   羅致光說,此時推出2022保就業計劃,配合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加上消費券效應,希望能夠令企業恢復信心,增聘全職或兼職員工,從而增加就業機會。   保就業計劃經優化後,將惠及約160萬名僱員和約14萬名自僱人士。當局預計相關補貼的資助額約390億元,計及應急款項後的總財政承擔約為430億元。   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何珮玲則表示,當局會製作受限名單,超級市場、藥房、物業管理等相對不受第五波疫情影響的行業會納入其中,如企業屬名單中的行業,最多只可為100名合資格僱員申請補貼。   此外,為確保公帑運用能達到保就業目的,當局會對違規行為加重刑罰,以期提高阻嚇作用。在5月至7月任何一個月內,如果僱主聘請的僱員數目低於其申領補貼時的填報人數,即須向政府退還補貼,並須繳交10%罰款。她舉例指,如僱主早前表示聘用十名全額補貼資助的僱員,最終只聘請九人,僱主須退回8,000元另加800元罰款,即合共8,800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25/20220425_161850_76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429人確診 個案持續回落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429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19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21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208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響應世界免疫周,接種新冠疫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89,229萬宗,9,036人離世,死亡率維持0.76%。   歐家榮指出,現時本港疫情穩定,確診數字慢慢回落,防護中心估計未來一至兩星期確診數字仍會維持三位數。   學校方面,防護中心從教育局知悉明日超過500間學校將會復課,歐家榮表示,學生回校後會聚集,復課存在一定風險,因此必須做好風險管控措施。   他提醒家長在子女上學前為他們進行快速抗原測試,及早發現陽性個案,避免患者進入校園,減低校園傳播風險。   歐家榮又說,世界衞生組織把本月24日至30日訂為世界免疫周,鼓勵所有年齡層的人士接種疫苗,避免患上疫苗可預防的疾病,包括新冠肺炎。   他呼籲尚未接種或未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市民,特別是長者和兒童應響應世界免疫周,盡快預約接種疫苗。   此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沙田水泉澳邨樂泉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東區、荃灣和沙田部分屋苑和大廈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將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24/20220424_172332_79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本港錄523宗新冠病毒陽性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52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13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52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271宗,另有九名患者離世。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8.88萬宗,9,023人離世,死亡率維持0.76%。   曾出現感染個案的院舍中,四間安老院和一間殘疾人士院舍再有人染疫,共涉五名院友。   299間學校已恢復面授課堂,本周累計12間學校呈報曾出現陽性個案,佔復課學校4%,涉及八名學生和七名老師,大部分個案都不是在學校感染。   歐家榮指出,小部分患者在檢測陽性前一天曾上學,但他們染疫後便沒有上學,而且他們早前在檢測取得陰性結果才回校,因此學校並未出現爆發。   他說,現時疫情穩定,但復活節長假期剛過,加上學校復課,或會增加病毒在社區傳播風險,防護中心會密切注視未來一兩周疫情。   至於部分市民下載「康復紀錄二維碼」後,進入指明處所卻未獲驗證,歐家榮表示,政府本月19日更新驗證二維碼掃描器的流動應用程式,以識別康復紀錄二維碼,指明處所包括食肆須使用最新版本掃描器,執行主動審核的要求,掃描紀錄入場人士的二維碼資料。   他呼籲處所負責人盡快安裝或更新最新4.3.0或以上版本的掃描器,以符合「疫苗通行證」的運作要求。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鑽石山悅庭軒第2及3座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屯門部分屋苑和大廈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將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23/20220423_170613_41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冠病毒陽性個案增628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628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25宗由外地輸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所有個案資料已上傳至「康復紀錄二維碼」相關電子系統,以便市民康復後第一時間取得二維碼。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17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311宗。另本港增26宗死亡個案。   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逾118.7萬宗,8,999人離世,死亡率0.76%。   曾出現感染個案的院舍中,三間安老院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再有人染疫,涉及九名院友。   學校方面,250間學校已恢復面授課堂,其中六間學校共七名師生今早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呈陽性。   歐家榮表示,防護中心昨日已將所有個案資料,包括最近兩周確診的個案上傳至「康復紀錄二維碼」相關電子系統,合共逾118萬宗。就今日有報章報道指,近40萬名確診者的資料尚未輸入資料庫或更新,以至他們未能獲取二維碼,歐家榮指此數並不正確,強調現時所有陽性檢測個案已上載系統,新增個案均實時上載,數據並無滯後。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在記者會上說,政府本周二起透過不同服務單位向年滿60歲長者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套裝,至今已派出約50萬份。   為盡量滿足需求,當局已安排物流盡快為各派發點補充存貨。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和衞生署轄下長者健康中心昨日和今日已陸續收到補貨,可繼續向長者派發測試套裝。社會福利署資助服務單位今、明兩日也會陸續收到補貨,當局日後會更頻密地為各派發點補貨。    徐德義重申,向長者免費提供快速抗原測試套裝的安排會持續至5月底,長者無須急於趕在這幾天索取,也無須囤積,可按需要到各個派發點索取測試套裝。   此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鑽石山悅庭軒第1座、沙田水泉澳邨清泉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大廈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由於西貢、屯門和東區部分地點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21/202204

衞生署籲家屬盡快領回先人遺體

衞生署表示,至今約有1,100具遺體完成認領程序,但仍存放在部門轄下設施,該署呼籲家屬盡快領回離世家人遺體辦理後事。   衞生署轄下三間公眾殮房,富山公眾殮房、葵涌公眾殮房和域多利亞公眾殮房的固定遺體貯存位置共506個。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署方積極增加遺體貯存量,包括重新開放九龍公眾殮房、在沙田富山公眾殮房附近設立新的遺體貯存設施等,令遺體貯存位置總數在3月底達到超過4,600個。   2月下旬至3月初,因應短時間內有較多人在公立醫院急症室離世,衞生署轄下公眾殮房在警方協助下採取特別安排,在3月至4月初完成逾1,800具遺體的辨認程序,並已全部獲死因裁判官簽發批准屍體埋葬或火葬證明書,至今尚有約1,100具遺體待領取。     衞生署指,公眾殮房的冷藏室和遺體貯存設施的冷凍櫃是為短期存放遺體而設,只能減慢而不能防止遺體進一步腐化。署方鼓勵家屬盡快領回離世家人遺體辦理後事。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20/20220420_203839_23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冠病毒陽性個案增668宗

本港新增668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13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30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338宗,另增十宗死亡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逾118.7萬宗,8,973人離世,死亡率0.76%。   曾出現感染個案的院舍中,八間安老院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再有人染疫,涉及十名院友和四名員工。   學校方面,有187間已恢復面授課堂,其中一間學校有一名職員、另兩間學校共三名學生今早進行的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結果。歐家榮指,這四人過去一段時間都沒有回校,相信不是在校內受感染。   就昨日一間國際學校呈報12名學生快測結果為陽性,衞生防護中心向該校了解和跟進後,證實相關家長在學校內聯網誤報測試結果,該批學生全屬陰性個案,並已於今日回校上課。校方也為他們進行快測以作覆檢,結果均為陰性。   對於有康復者未能成功下載「康復紀錄二維碼」,歐家榮表示,這可能源於系統仍在更新部分個案資料、康復者的個人資料與系統紀錄不符,又或市民早前向當局申報陽性結果並不成功,以致系統沒有相關紀錄。   他說,如康復者稍後再嘗試也無法下載二維碼,可致電衞生署熱線2569 5777尋求協助。   此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觀塘順利邨利恒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大廈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由於離島和葵青區部分屋苑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將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20/20220420_183247_34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康復紀錄二維碼今起供下載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公布,2019冠狀病毒病康復人士今日起可通過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系統、「智方便」或最新版本的「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下載「康復紀錄二維碼」,以便使用「疫苗通行證」。   衞生署今日起發出的隔離令也會附有「康復紀錄二維碼」。   康復者下載二維碼時,需提供身份證明資料、出院或取得陽性檢測結果的月份。二維碼在康復日期起計180天內有效,其間康復人士進入「疫苗通行證」指明處所,可出示二維碼代替疫苗接種紀錄。   他們可將二維碼儲存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方便處所負責人掃描。   康復者如已接種疫苗,可透過「智方便」或「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重新下載已包含其康復者身分的二維碼,或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取得最新版本二維碼。   尚未接種或只接種一劑疫苗的康復者,則須在二維碼有效期內接種所需劑數疫苗,然後使用包含其康復者身分的二維碼。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提醒康復者須按「疫苗通行證的要求,接種相應劑數疫苗。根據政府專家建議,康復者最早可於康復後28日接種下一劑疫苗。   作為過渡措施,康復者在6月30日前仍可以康復或感染證明作為「疫苗通行證」。   配合康復紀錄二維碼推出和「疫苗通行證」第二階段於本月30日實施,政府已更新「安心出行」、「醫健通」和「驗證二維碼掃瞄器」流動應用程式。   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表示,更新版「安心出行」3.2.0除支援儲存「康復紀錄二維碼」,也可同時儲存電子針卡和醫學豁免證明書,市民使用新版本「安心出行」時,需選擇其中一項作為預設顯示的「疫苗通行證」二維碼。   新版本另一項新功能是在儲存時自動檢視電子針卡或「康復紀錄二維碼」的有效期,讓使用者知悉自己是否符合「疫苗通行證」的要求。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9/20220419_175727_55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綜合招聘考試明起接受報名

公務員事務局公布,綜合招聘考試和《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暫定6月11日和18日舉行,明日起接受報名,5月3日下午5時截止。   應徵學位或專業程度公務員職位的人士,必須通過綜合招聘考試。所有7月1日起刊登的公務員職位招聘,入職條件包括在《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   過往曾參加《基本法》測試者如欲應徵7月1日起刊登的公務員職位,也須參加《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並取得及格成績,方會獲考慮聘用。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最新發展,公務員事務局會在有需要時調整綜合招聘考試和《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的安排,並在該局網頁公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9/20220419_172720_28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按科學證據處理感染新冠病毒動物

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現時未有證據顯示貓狗等動物倘受新冠病毒感染會把病毒傳給人類,預計行使權力要求寵物主人交出寵物的機會不大。   就公眾關注《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修訂後當局對動物檢出2019冠狀病毒的處理方法,漁護署發表聲明,指鑑於最新流行病學和流行病不斷變化的情況,政府須採取有效公共衞生防控措施防止傳染病蔓延。   修訂包括訂明受指明傳染病感染或可能曾受指明傳染病感染的物品和動物,其擁有人須按衞生主任指示交出物品或動物,並把不遵從有關指令訂明為罪行及引入罰則。   就2019冠狀病毒病而言,除少數動物種類如貂鼠和倉鼠,現時未有證據顯示受感染動物,例如貓狗會把病毒傳染給人類。因此,人類經動物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機會非常低,在這情況下,預計需要行使相關權力,要求寵物主人交出寵物的機會不大。   然而,若有充分科學證據顯示有動物把病毒傳染人類,例如年初倉鼠將病毒傳染人類的個案,衞生署和漁護署便會審慎考慮使用有關權力,處理有關動物,以防止病毒擴散。   至於屬哺乳類動物的寵物,如主人因感染新型肺炎或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而須留院治療或前往檢疫中心隔離,而沒有證據顯示該些動物會在受感染後將新冠病毒傳染人類,漁護署會繼續採取一直沿用的做法,即在取得主人同意後將有關寵物送往新界南動物管理中心接受檢疫隔離和獸醫學監察。寵物主人也可安排親友代為照顧其寵物。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8/20220418_173409_34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增陽性個案回落至三位數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946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11宗為輸入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471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475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死亡個案再增67宗。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83,653宗,8,856人去世,死亡率約0.748%。   在曾出現感染個案的院舍中,15間安老院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再有人染疫,20名院友和兩名員工受感染。   院友接種新冠疫苗方面,目前院舍第一劑疫苗接種率已由3月中的55%升至70%,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的接種率分別為67%和81%。至於院舍第二、三劑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則分別為42%和7%。   政府展開下一階段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由於不少上月感染新冠病毒的院友已康復,政府會於下月10日或之前為全港院舍曾染疫並已康復但未曾接種疫苗,以及已接種第一或第二劑並到期接種下一劑疫苗的院友提供外展疫苗接種服務,以達到疫苗全覆蓋。   另外,政府對觀塘翠屏(北)邨翠桃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處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40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在柴灣興民邨廣場重開流動採樣站,薄扶林華富(二)邨商場平台的採樣站會延長服務至星期日。   由於屯門和深水埗部分大廈的污水樣本對病毒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將陸續向相關住戶、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測試套裝,供他們自行檢測。   鑑於昨日由卡塔爾多哈飛抵香港的卡塔爾航空QR818航班四名乘客抵港檢測結果呈陽性,衞生署禁止該航空公司營運的客機明日至下周五從多哈着陸香港。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5/20220415_165416_23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公務員學院助公僕認識國家安全

為配合以「國家安全 護我家園」為題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公務員學院推出一系列網上學習資源,推動公務員加深認識《香港國安法》、國家安全等重要課題。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公務員為特區政府骨幹,須正確認識《香港國安法》和增強維護國家安全意識,全面配合特區政府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為確保新聘公務員對《基本法》、《香港國安法》有基本認識,當局正更新《基本法》測試,把《香港國安法》納入考核範圍,使測試更切合公務員職位的要求。同時,公務員學院會繼續加強培訓,讓公務員更深入認識維護國家安全、憲制秩序和國家事務。   此外,為鼓勵公務員更全面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學院推出新一季「清華講堂」錄播課程,由清華大學專家學者闡述國家的資源安全、生物安全及太空安全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局方又表示,學院會推出「國家安全、《香港國安法》與完善選舉制度」網上錄播課程。該課程由前律政司司長、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主講,探討《香港國安法》和香港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也涵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等題目,助公務員全面理解相關課題。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5/20220415_121230_81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刑事司法制度公平 控罪不含糊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在網誌指,《香港國安法》等法例清晰明確,而審批法庭命令的法律原則和程序均在法例中闡明,並由法庭遵循。因此,控罪含糊、被告人不獲准保釋、控方延誤審判等說法都站不住腳。   以下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4月1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引言   我們的刑事司法制度一直發揮關鍵作用,確保罪案得以有效偵查、刑事案件獲公正並有效率地處理,同時保障各方在過程中的權利。最近有人針對我們的刑事司法制度作出無理批評,我希望藉此澄清,以正視聽。   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控罪絕不含糊   有人反覆提出一些毫無事實根據的批評,指稱《香港國安法》或其他本地法例規定的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控罪含糊。我曾在不同場合指出,《香港國安法》清楚列明構成每項罪行的元素,包括犯罪行為和犯罪意圖。在普通法制度下,法院審理案件時,可進一步釐清罪行元素。例如在唐英傑案1中,高等法院原訟法庭解釋了煽動分裂國家罪和恐怖活動罪的罪行元素。法庭的裁決理據可隨時在網上查閱。   此外,在我們的刑事司法制度中,被告可通過不同的渠道就某項控罪要求提供更詳盡清楚的詳情,亦可就有欠妥善的控罪作出投訴2。法庭會就所有程序問題作出適當的考慮及公平的裁決。   在現行法例(例如《刑事訴訟程序條例》和《裁判官條例》)下,就保釋程序及交付審判程序等審前程序實施報道限制,是為在日後正式審訊時確保公平公正。儘管設有報道限制,相關法律程序都在法庭公開進行,公眾人士及傳媒均可出席及旁聽。被告人亦可向法庭申請解除報道限制,由法庭在平衡被告人的權利與包括公平審訊在內的其他公眾利益之間作出考慮及裁決。   公正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的保釋申請   在保釋方面,終審法院在黎智英案中強調,訂立《香港國安法》的主要目的至為重要,解釋了為何就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採用更嚴格的保釋條件。法院並認為是否准予保釋的決定,涉及預測及評估,是「法庭運用其判斷或評估而作出的司法工作,而非舉證責任的應用」3。   在某些普通法適用的地區(例如加拿大、南非及澳洲),就部分類別的罪行來說,不但沒有規定控方須舉證證明拒絕保釋的理由,還須由被控人負起舉證責任,證明為何不准其保釋外出並繼續扣押是不合理的4。此外,在某些司法管轄區,行政機關獲賦權在無須提出檢控的情況下進行長時間的拘留,以防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例如新加坡的《內部安全令》賦予總統

提高網絡保安意識 維護國家安全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撰文指,健全的網絡及科技安全對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他期望在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可多管齊下提高業界和公眾的網絡保安意識和防禦能力,以更好維護國家安全。   以下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4月15日在面書專頁發表的文章:   今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在科技時代,建立健全的網絡及科技安全對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在網絡世界,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好自己的資訊安全,同時亦有義務共同維繫一個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因此,加強機構及公眾對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的認識,防患未然,至為關鍵。我們轄下的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連同警務處每年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提供與網絡安全相關的最新資訊進行公眾教育展覽,同時亦積極配合國家於每年9月舉行的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與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共同舉辦年度共建安全網絡資訊保安推廣活動,以加強各界對共同維護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的認識。創科局和資科辦亦正全力支持保安局加強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工作。   同時,踏入後疫情時期,網絡安全尤其資訊保安對維護商業及個人生活正常運作亦至為重要。   HKCERT去年就處理了7,725宗保安事故,其中,仿冒詐騙(釣魚網站)佔近半數,殭屍網絡緊隨其後佔45%。另外,黑客最新攻勢亦圍繞「疫」下新常態,包括在家工作的使用裝置成為黑客入侵點,非同質化代幣(NFT)及智能合約也較多成為黑客的攻擊目標。   特區政府與各界緊密合作,透過多管齊下的策略,致力提升大家的資訊保安防禦力。如資科辦及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公司(HKIRC)合作營運的網絡安全資訊共享夥伴計劃,截至上月,平台匯集了1,050間來自金融、保險、公用事業、運輸、醫療、電訊、創新科技等各行各業的公司及機構參與,當中幾乎大大小小的超過130間銀行及50間保險公司均踴躍加入。   平台主要為促進本地公私營機構交流網絡安全資訊,以近半年為例,成員多於平台分享與疫情相關的安全威脅,如假冒短信、可疑惡意域名註冊等,並提出建議供其他成員參考;早前開放源軟件Apache Log4j發現的嚴重保安漏洞,相關網絡攻擊在全球激增,不少成員也主動分享解決方案。平台也提供網上諮詢服務,讓成員免費向專家徵詢意見,至今有約150條問題涵蓋保安漏洞、事故處理建議、實施保安

疫苗到戶接種服務下周二接受登記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呼籲市民在復活節假期期間緊守防疫規定,以期順利實行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和恢復面授課堂。另外,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宣布,疫苗到戶接種服務下周二起接受登記。   復活節長假期今日開始,林鄭月娥在抗疫記者會上表示,市民享受假日時應遵守防疫措施,除了勤洗手,外出時最好佩戴KN95口罩。她希望大家安全度過復活節長假期,繼而於下周二讓學生逐步回校上課、下周四迎來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聶德權說,為推動和便利年長、病患、殘疾和行動不便人士接種新冠疫苗,政府推出涵蓋全港18區、為期八周的疫苗到戶接種服務。   到戶接種服務的網上登記平台和電話查詢熱線下周二起開放。一星期後即本月26日,相關人員會以分區形式,每星期到四至五區上門為市民接種科興疫苗。接種疫苗前,市民不但會獲醫護人員簡單評估健康狀況,也可查詢相關事宜。   為確保合資格市民適時接種,他們接種第一劑疫苗28日後,當局會再上門提供第二劑接種服務。   聶德權呼籲70歲或以上仍未接種新冠疫苗的長者,以及因病患或殘疾而不能外出接種疫苗的人士參加此計劃,也歡迎其親友上網或致電代為登記。   市民下周二起每日上午9時至晚上8時可致電5688 5234查詢。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5/20220415_120606_79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選舉事務處澄清涉選委資格報道

對於有傳媒報道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和作出查詢時,指選舉事務處錯誤告知李國章不是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事務處表示,有關指責與事實不符。   選舉事務處澄清指,該處沒有參與且不知悉李國章與相關參選人競選辦公室就遞交提名表格事宜的討論,李國章也沒有就其選委資格向選舉事務處查詢或查證。   李國章是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香港委員身分,登記為選委會法律界界別分組的當然委員。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1月26日裁定他的登記有效,並發出新聞公報和在憲報作出公告。   選舉事務處說,選舉登記主任已在李國章完成書面誓言後,按法定要求於2月8日更新選委會正式委員登記冊,並在憲報刊登公告。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4/20220414_180847_43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曾國衞率團參與圍封強檢行動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與轄下部門共約100人參與黃大仙翠竹花園第十座指明受限區域的圍封強檢行動,抗疫隊伍由局長曾國衞帶領,行動今日已經完成。   曾國衞連同該局和選舉事務處人員參與昨晚在上址展開的圍封強檢行動,安排受檢居民有序接受檢測,並向他們派送食物包、快速測試包,以及由中央人民政府捐贈的抗疫中成藥,支援他們在家抗疫。   曾國衞說,面對嚴峻疫情,特區政府以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各政策局和部門均動員人手,眾志成城、團結抗疫。   他提到,每次圍封強檢行動,政府人員與檢測承辦商皆長時間工作,務求盡快完成行動,減少居民不便。行動得以順利進行,有賴受檢人士支持和體諒。   政府的圍封強檢行動有效找出社區感染個案,達致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目標,及早識別感染者,盡快切斷社區傳播鏈,讓本港有序回復正常運作。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4/20220414_140614_89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續守社交距離措施 為復常創條件

政府本月21日起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有關決定已平衡各方考慮,但無可避免帶來病毒傳播風險,市民應繼續遵從相關防疫規定,以期為復活節假期後恢復正常生活創造更好條件。   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說,本港每日新增的新冠病毒陽性檢測個案數字已下降至相對低水平,但以絕對數字而言仍處於高位。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市民增加社交往來,必然有傳播風險。   她呼籲市民自律,尤其明日起一連四日復活節假期期間,須時刻遵從社交距離措施,緊守個人防疫意識,且要接種新冠疫苗,做好防護。   為配合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政府已着力管控風險,妥善安排所需配套。除確保醫療物資的供應,當局也要求處所進行消毒、加大換氣量,並須嚴格執行「疫苗通行證」,相關部門將會加強執法。   疫情爆發超過兩年,林鄭月娥指,政府每次作出任何有關防疫抗疫的決定都不容易,既要顧及公共衞生,又要考慮香港社會、經濟、民生等方面的需要,務求合乎公眾利益,因此難以滿足所有持份者的要求,部分處所營運者或會對今次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安排感到失望。   她重申,每次決定關閉處所、禁止晚市堂食等,絕非為懲罰相關處所營運者,出發點只為減少人流和病毒傳播風險。對於健身中心、美容院、電影院等兩年多以來停業達二百多天,營運大受影響,她感謝處所營運者予以體諒,並配合政府抗疫工作。   林鄭月娥又說,政府已先後透過六輪防疫抗疫基金、財政預算案一系列逆周期措施和兩輪保就業計劃,為受影響企業和個人提供支援,涉款逾六千億元。各項仍生效的支援計劃會盡快向合資格人士批出資助,以助企業在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重振業務。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4/20220414_120934_83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特區政府強烈反對美國人權報告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表示,強烈反對美國國務院2021年度人權報告中對香港特區的評論,並強烈敦促美國立即停止因自身的偏頗政治利益公然違反國際法,干預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政府強調,人權在香港得到法律的全面保障。《基本法》對基本權利及自由提供憲制上的保證,包括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權利保證,更在法治和司法獨立之下得以加強。保障人權和自由是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政府高度重視並堅定維護香港的人權和各項自由,強烈反對報告中多項針對特區政府的不實指控。   政府堅決反對報告對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的失實指控,指這次選舉中所有席位都有競爭,不像以往部分界別的議席因只有一名候選人而自動當選。各候選人公開、公平和良性競爭,反映新選舉制度的公平性和競爭性。   報告中抹黑《香港國安法》的指控也完全沒有根據且不符事實。政府重申,香港特區執法部門不論在《香港國安法》或任何本地法例下,均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關人士或單位的行為採取執法行動,與其職業、背景或政治立場無關。   《香港國安法》就危害國家安全案件加入嚴格的保釋門檻,並沒有否定無罪假定的法律原則。反之,終審法院就一宗有關《香港國安法》保釋條文的上訴中,已在判詞清晰說明《香港國安法》強調維護國家安全的同時,保障和尊重人權並堅持法治價值。   學術自由方面,香港特區的各專上院校均是獨立自主的機構,在管理校政,包括處理學生會事宜上既享有自主權,也有責任確保其運作符合法例要求和社會整體利益。各院校正依照法例要求和院校自主原則,履行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責任。   《基本法》第137條列明各類院校均可保留其自主性並享有學術自由。上述根據《基本法》提供的保障及其效力從未變更。   此外,《基本法》第25條訂明,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關特區政府以《香港國安法》針對和打壓香港特區獨立傳媒的指控毫無事實根據。   報告對香港有個別組織在2021年宣布解散表示關注。特區政府重申,結社自由在香港特區受《基本法》保障。然而,儘管結社自由如同其他權利和自由應被尊重和保障,但有關自由並非絕對,而可基於法律規定及為有需要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等合法目的予以限制。   政府強調,維護國家安全至為重要。縱使一些組織或許自行決定解散,但有關部門也可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解散某些組織,以減低有關組織可能帶來的危害國家安全

特別效果技術員獲發防疫基金資助

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下的煙火及特別效果技術員資助計劃自2月18日起接受申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今日已向全部166名合資格申請者發放資助。   計劃旨在向於去年2月1日至今年1月31日期間,持有至少一項根據《娛樂特別效果條例》及其附屬法例發出的特別效果技師或特別效果助理有效牌照的合資格人士提供一筆過一萬元資助,有關人士須自今年1月起未曾受惠於防疫抗疫基金下其他支援個別行業的資助計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3/20220413_141306_55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1,433人確診 公院安排恩裇探訪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43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醫院管理局公布,公立醫院會在可行情況下按家屬意願安排探訪病情危急或臨終的新冠病人。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735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698宗。   院舍方面,沒有新的院舍出現爆發或確診個案,但在曾爆疫的院舍中則有29間安老院和七間殘疾人士院舍再添個案,分別有54名院友和九名員工受感染。   張竹君指出,本月8日、9日和10日展開全民自願檢測行動期間,經網上平台呈報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累計3,128宗。   此外,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表示,理解家屬欲探望病情危急或臨終新冠病人的願望,因此公立醫院會在可行情況下按家屬意願安排探訪。   探訪人士需要提供24小時內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證明,如未能預先安排檢測,則要在探訪後即時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並提供結果證明。   李立業說,探訪人士在探訪前還要細閱資料和單張,跟從醫護人員指示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徹底清潔雙手,佩戴合適個人防護裝備,以及探訪後接受七天醫學監察。   此外,因應粉嶺祥華邨祥豐樓和沙田水泉澳邨修泉樓的污水檢測病毒量、相關確診個案情況和其他環境因素,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兩廈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資訊和接種計劃詳情。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2/20220412_170953_53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立法會換屆選舉報告書發表

選舉管理委員會發布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報告書,闡述選舉安排、監督和跟進工作,並根據所得經驗檢討相關安排,就日後的選舉提出改善措施。   根據《選舉管理委員會條例》,選管會上月18日向行政長官提交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報告書。政府同意選管會的建議,並按公開和透明選舉的原則向公眾發布報告書。   對於選管會確保該次選舉依法舉行,達致公開、透明和高效,又檢討選舉安排,政府表示感謝,強調會繼續與選管會緊密合作,跟進報告書的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2/20220412_143338_94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私家醫生即日起可索取新冠口服藥

政府表示,衞生署今日發信予已登記使用醫健通的私家醫生,通知他們傍晚起可透過特設網上平台要求提供帕克斯洛維德和莫納皮拉韋兩款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   政府本月2日宣布陸續向私家醫生免費提供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便利私家醫生向合適的新冠病人處方兩款藥物,以減低病人病情惡化的風險。   私家醫生須已於醫健通登記,以便記錄其處方。他們在網上平台提出要求後,供應商會直接將藥物派發到醫生在醫健通登記的其中一個指定應診地址。   若要求在星期一至五下午4時前提出,供應商會盡量於第二個工作天處理。私家醫生每次可索取不超過十次標準療程的抗病毒藥物。抗病毒藥物的分發視乎藥物供應和醫生的使用情況。   私家醫生必須遵守醫院管理局的療程指引,且不可就新冠口服藥物向病人收取任何費用。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1/20220411_195042_49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復課後教職員學生須每日進行快測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學校分階段復課後,所有教職員和學生每日要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獲得陰性結果才可回校。此外,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學生回校後不可參與部分非學術活動,以減低受感染風險。   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本港疫情受控,陽性個案數字明顯呈持續下降趨勢,加上學校已嚴格執行多項防疫措施、改善校舍通風系統,近乎全部教職員完成接種新冠疫苗,因此有條件讓學校在復活節假期後逐步恢復面授課堂。   她說,復課雖有風險,不排除令新冠個案數字反彈,但政府衡量利弊後認為風險可控,復課決定乃以學生最大利益為依歸。   學校復課後,政府要求教職員和學生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取得陰性結果才可回校;檢測結果呈陽性者則要馬上通知校方,並向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呈報。   政府會向學校免費提供一千萬套快速抗原測試包,由校方分發給有需要的學生,當局估計這些正領取各類津貼的學生有30多萬人,測試包數量足夠他們使用一個月。政府會定時審視情況,決定需否繼續實行恆常快速測試安排或增加免費測試包的供應。   另外,林鄭月娥指出,現時3至11歲學童接種新冠疫苗的情況不太理想,分別只有約62%和28%已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疫苗,接種率較12至19歲學生為低。家長應盡快安排子女接種疫苗,讓他們安心上學。   她說,政府不贊成禁止未接種疫苗的學生上課,他們可與已接種疫苗的學生一起在課堂學習,但非學術活動的安排將有分別,部分活動只限已接種疫苗的學生參與。   林鄭月娥解釋,此舉旨在保護尚未接種疫苗的學生,因他們欠缺疫苗保護,一旦感染病毒便較易患上重症。相反,已接種疫苗的學生雖仍有可能受感染或傳播病毒,但出現重症的機會較少。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1/20220411_120620_43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千九人染疫 快測個案料續升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921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18宗為外地輸入,死亡個案則增65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4月9日快速抗原檢測呈陽性者午夜前仍可呈報,過去兩日快檢個案料進一步上升。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888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1,033宗。23間安老院和十間殘疾人士院舍再錄個案,共42名院友染疫。   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77,552宗,8,557人去世,死亡率約0.727%。   歐家榮表示,防護中心發現,在過去數星期,每日新增死亡數字呈下降趨勢,由3月第二周每日近300宗的最高峰,下降至近日每日少於100宗。   他表示,4月8日至9日經快速抗原檢測呈陽性並成功在網上平台申報的個案,暫錄得2,202宗,由於昨日檢測呈陽性的人士在今晚午夜前仍可經系統呈報,估計數字會進一步上升。   歐家榮指,經分析有病徵和沒有病徵個案的比例,以及快速抗原與核酸檢測陽性個案的比例,上述兩日可見確有更多市民進行快速抗原檢測,並藉此驗出陽性,尤以並無病徵的市民為然。如非經全民快測得悉陽性,這些隱形個案或會在社區傳播病毒,因此中心認為,此舉有助找出大量沒有病徵的個案。   至於昨日個案數字,防護中心發現有逆轉式上升。就昨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而言,正常來說,核酸與快速抗原檢測陽性個案的比例是一比一,昨日理應錄得約800至900宗個案,但實際數字卻近1,600宗。換句話說,在全民自願檢測首日,此類陽性個案已增加約800宗。   另一方面,防護中心分析近日兒童陽性個案,了解兒童嚴重個案中接種疫苗的情況和出現嚴重情況的比例。截至4月3日,防護中心分析103,845宗18歲以下兒童個案,其中48名患者入院後經醫院管理局臨床醫生界定患者情況曾屬嚴重或危殆。   歐家榮指,沒有接種疫苗的兒童中,每一萬宗有八宗嚴重或危殆個案;接種一劑疫苗的兒童中,每一萬宗只有兩宗這類個案;接種二劑疫苗或以上的兒童中,每一萬宗則只有一宗這類個案。沒有接種疫苗與接種兩劑疫苗或以上者相比,差別為八倍。   學校復課在即,歐家榮呼籲家長為子女安排接種,仍未接種新冠疫苗或未完成接種的學童應盡快帶他們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安排接種。   鑑於土耳其航空營運於本月8

顯祐樓檢七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沙田顯徑邨顯祐樓的強制檢測行動中發現七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另有21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顯祐樓劃為受限區,行動中1,585人接受檢測。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0/20220410_140719_98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放寛社交距離措施安排下周公布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未來一星期會處理三項重點抗疫工作,包括公布學校復課和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詳細安排,這對社會而言相信是積極正面信息。   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預告有關工作,提及學校復活節後逐步恢復面授課堂的準備工作。她表示,就分階段復課、學生接種疫苗事宜、是否要求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檢測等安排,政府諮詢校方和立法會議員後已梳理一定看法,周初會公布詳情。   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方面,政府在未來一星期也會公布詳細安排。林鄭月娥表示,本港應可達致本月21日起分三階段在三個月內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目標,前提是疫情沒有反彈,並續呈下降趨勢。   此外,政府會落實抗疫工作中社區隔離設施的供應和使用,將現用作隔離設施的兩個公共屋邨三幢大廈和兩個過渡性房屋項目的單位早日敲定交還,供有需要的居民入住。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0/20220410_121608_73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全民快測有利政府控制疫情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全民快速檢測有助發現新冠病毒陽性個案,倘若一定數量的個案能藉此發現,意味社區可切斷更多病毒傳播鏈,有利政府在短期內控制疫情。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說,一連三日的全民快速抗原檢測行動踏入最後一日,政府再次呼籲市民響應。   談及該行動抗疫成效,林鄭月娥指,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兩項數據,對此具有啟發性。   其一,每日呈報的陽性個案數字,不論核酸檢測或快速抗原檢測個案,長時間呈下降趨勢。及至昨日,當局匯報過去24小時內陽性檢測個案數字,其中核酸檢測個案繼續下降,經快速抗原檢測呈報的個案則升近三成,增加約370宗。   其二,過往經防護中心平台呈報快速抗原檢測陽性個案中,有病徵與無病徵的比例約為七比三。市民通常因出現輕微病徵才會進行快速抗原檢測,因此過往七成個案屬有病徵。昨日呈報的個案正好相反,七成為沒有病徵,   當局相信,這是因為市民響應政府呼籲,加上有大量快速抗原測試包,即使沒有病徵,也樂意進行快速檢測,因而找出陽性個案。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10/20220410_121514_91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逾二千五人染疫 快測個案回升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53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13宗為外地輸入,死亡個案則增62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數字不跌反升,顯示市民響應政府呼籲進行快測。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897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1,638宗。32間安老院和七間殘疾人士院舍再錄個案,共49名院友和11名員工染疫。   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75,631宗,8,492人去世,死亡率約0.72%。   張竹君表示,過去數天,快速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的陽性個案數字都下跌,昨日各有1,265宗和1,227宗。核酸檢測個案今日逾800宗,數字持續下跌,快速檢測個案數字理應相若,但今日卻超過1,600宗,證明市民響應全民自願檢測並呈報個案。   當局分析網上平台呈報的快速抗原測試個案資料,過去一直約六成多個案有病徵,約三成個案無病徵;昨天呈報的個案中,則約三成個案有病徵,近七成個案無病徵。張竹君指,這證明市民響應當局呼籲,即使沒有病徵,也進行快速抗原測試。   由於國泰航空營運於本月8日由印尼雅加達飛抵香港的CX798航班有五名乘客經抵港檢測呈陽性,衞生署禁止國泰航空營運的客機在本月10日至16日期間從雅加達着陸香港。   另外,因應沙田顯徑邨顯祐樓污水檢測病毒量、相關確診個案情況以及其他環境因素,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處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資訊和接種計劃詳情。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9/20220409_173230_03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近二千五人染疫 快測助識別患者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49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八宗由外地輸入,死亡個案增86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響應一連三日的快速抗原測試行動,同時緊守社交距離措施,以期切斷病毒傳播鏈。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227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1,265宗。37間安老院和12間殘疾人士院舍再錄得個案,共58名院友染疫。   輸入個案方面,三名患者在機場接受檢測獲陽性結果,其餘五人在酒店檢疫期間檢測結果呈陽性。   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逾117.3萬宗,8,430人去世,死亡率約0.72%。   歐家榮指,過去兩、三星期新冠疫情雖持續向下,惟每日仍新增數千宗陽性個案,隱性患者如不接受檢測,在不知情下與他人接觸,病毒便會擴散,難以切斷傳播鏈。   政府已向市民派發防疫服務包,他呼籲市民響應今日起一連三日的快速抗原測試行動,且於外出或到人多的地方時佩戴KN95口罩以加強保護。假日期間,市民也應減少社交活動和跨家庭聚會,緊守社交距離措施。   另外,鑑於葵涌石籬(二)邨石富樓近日出現多宗涉及變異病毒株的陽性個案,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處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資訊和接種計劃詳情。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8/20220408_172252_57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陳肇始籲長者打第四針加強保護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第五波新冠疫情中,60歲或以上染疫者佔死亡個案逾95%。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說,對於已接種三劑新冠疫苗的60歲或以上人士,專家建議他們接種最後一劑疫苗至少三個月後接種第四劑,以加強保護。   陳肇始今日在記者會上指出,本港最近每十名感染新冠病毒病離世的死者中,約九人沒有接種或只接種一劑疫苗。第五波疫情中,大部分死者是60歲或以上人士,佔死亡個案逾95%。   專家建議,接種三劑疫苗的6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第四劑所按原則,同樣適用於60歲或以上的新冠肺炎康復者。   康復者接種疫苗方面,如個別人士基於海外升學、旅遊等需要,專家不反對他們提前在康復後不少於28天接種下一劑疫苗。康復者過去如沒有接種疫苗,則可在康復一個月後接種疫苗。   至於不確定早前有否感染的人士,專家認為他們同樣可接種新冠疫苗,接種前無須進行病毒篩查。   陳肇始表示,本港長者接種疫苗逐步提高,但在60歲或以上人士中,估計仍有近37萬人未接種任何疫苗。   她重申,接種疫苗對長者尤其重要,即使接種首劑已能對病毒產生保護力,而依時接種餘下各劑更可大幅減低染疫後患上重症或死亡風險。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8/20220408_121903_56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優化新一輪保就業計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優化新一輪保就業計劃,包括取消合資格僱員月薪上限、每間公司受惠僱員人數上限定為1,000名、增設半額資助等,預計受惠僱員人數由130萬增至174萬,需動用款項增至430億元。   歸納諮詢期間收到的意見,政府會循六方面優化計劃。其一,有意見希望放寬或取消早期框架對合資格領取薪金補貼僱員設月薪上限三萬元的建議。經考慮社會意見、疫情嚴峻,以及中小企或創新科技的初創企業等行業受僱人數不多但薪金較高的情況,政府同意,2022年保就業計劃不設合資格僱員月薪上限。   第二項意見希望不要硬性規定僱主沿用2020年保就業計劃的申請數據作為合資格僱員人數上限。林鄭月娥指,政府提出這項要求純粹希望盡快發放津貼,但過去一年多香港變化很大,經濟一度復蘇,部分行業藉機擴張,若仍用2020年保就業計劃數據,或會得到較低基數,因此政府接納這項意見,容許僱主選擇。   若僱主在2021年曾擴張並聘請更多人手,他們可選擇不採用2020年保就業計劃數據,改以2021年第四季實際聘用人數為合資格僱員人數上限。   第三項意見認為不應就領取工資補貼設僱員人數上限。林鄭月娥指,這是唯一一項政府不能全面接納的建議。政府認為既然集中資源支援中小企,便要為2022年保就業計劃設立受惠僱員人數上限,但水平可以寬鬆,因此將僱員人數上限定為1,000名,大型企業也可申請1,000名僱員的工資補貼。   第四項主要意見涉及先前提出的剔除名單。林鄭月娥表示,很多意見認為名單規定較嚴苛,當局同意優化,將之改為受限名單,名單上的企業都可申請2022年保就業計劃,但受惠僱員人數設上限,不多於100名。   此外,自僱人士和65歲以上人士若持有強積金帳戶,也可以申請計劃。至於打散工或任兼職者,計劃增設半額資助,若其月薪不足8,000元即可申請。   林鄭月娥表示,2022年保就業計劃優化後,預計受惠僱員人數由原來130萬增至174萬,需動用款項則由原來310億元增至390億元,連同10%應急款項,完善版計劃預計需動用約430億元。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下周二舉行特別會議,審批所需撥款。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7/20220407_120704_55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

Q-PETs 成為全港⾸家進駐 The Sandbox 《沙盒》元宇宙的寵物連鎖店 聯同香港元宇宙遊戲⼯作室 INDEX GAME 推出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 贊助不同動物慈善組織

(香港 – 2022 年 3 ⽉ 31 ⽇) Q-PETs 宣佈進駐The Sandbox《沙盒》元宇宙,成為⾸家於元宇宙開業的香港寵物連鎖店,將主⼈與⽑孩的感情延續及保留到無邊界的元宇宙區間。為慶祝這個重要⾥程,Q-PETs 將聯同香港⾸間獲得The Sandbox《沙盒》正式認可 及委任⼯作的元宇宙遊戲⼯作室INDEX GAME 推出限量寵物肖像 Voxel NFT,並以贊助形式,扣除成本後將收益贊助予不同動物慈善組織,幫助有需要的⼩動物。 Q-PETs 近年積極推動「動物零買賣」,旨在向「領養不購買」的理想推進。Q-PETs 創辦⼈葉煜明 (Paul Yip) 表⽰:「有⾒近年流浪貓狗數字⽇益增加,⽽棄養個案亦持續上升,增加了不少動物慈善組織的負擔,我們希望運⽤元宇宙的優勢,做到 "Play-todonate", 以幫助有需要的⼩動物。作為香港第⼀間進駐元宇宙的寵物連鎖店,我們將與 INDEX GAME 合作,推出⼗款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讓消費者認購,收到的所有款項,於扣除成本後,餘下的收益將分別贊助予三間動物慈善組織,包括⽑守救援、香港拯救貓狗協會及香港兔友協會。」 Paul 續說:「進入The Sandbox 《沙盒》元宇宙是 Q-PETs 數碼轉營的第⼀步,希望令品牌更年輕化,讓更多年輕⼈關注寵物優質⽣活及宣揚愛護動物的信息。」 Q-PETs限量寵物肖像 Voxel NFT ⼀系列共10款,當中包括埋4 款⼩狗、4 款⼩貓及2 款兔⼦,每款限量100 個,預計於今年年中開始接受公開認購,⽽率先推出市場的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 會參照Q-PETs 貓店⻑ – 飯粒的外型設計,可愛造型定必讓⼤家愛不 惜⼿。 INDEX GAME 聯合創辦⼈王碧琪 (Becky Wong) 說:「我們⼗分⾼興能夠為 Q-PETs 設計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同時有機會參與是次具意義的贊助活動,宣傳愛護動物的信息。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 的設計理念是以港⼈最常喜愛的寵物為主,讓更多⼈認識寵物可愛的⼀⾯,喚醒⼤家關注愛護⼩動物的意識。」 ⽑守救援義⼯Kent 表⽰,香港的流浪動物多,醫療⽅⾯的⽀出⼤,義⼯們每⽇都疲於奔命協助牠們,得知Q-PETs推出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 贊助照顧⽑孩的資⾦⽽感到⾼興,雖然對Voxe

Betterverse 率先成為亞洲區首家將「身心靈成長」帶進 The Sandbox (沙盒) 元宇宙中的大中華區機構 期望藉此為未來人類創造一個更好的元宇宙生活空間

(香港 – 2022年2月16) Betterverse 由哲學企業家 (PhiloPreneur) 創辦人李志城博士 (Dr Amen Lee) 創辦,旨在創造一個更好的元宇宙Make Metaverse Much Better (M3B),盼望元宇宙的出現能為未來人類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空間。Betterverse是首家於元宇宙推動「身心靈成長」的大中華區機構。 Betterverse 的發起人兼創辦人李志城博士表示:「Betterverse將結合實體及虛擬世界的不同場景,讓社群中的每一位用戶都能通過第一身體驗,親身經歷不同的生命歷程,發掘生命的意義,從中學習並建立正念思維。」 Betterverse將分階段開發旗下90萬平方呎的元宇宙土地,其中「平和樂Happeace」身心靈大樓已在興建中,預計今年第一季末開始運作。於第一階段的規劃中,將同時建立分別名為「gameXart」的藝術館;以及「VoxelCinema」體素電影院。用戶可進入這兩個區間欣賞由世界名畫及經典電影製作而成的「Sandboxed Art 沙盒化藝術」 及 「Sandboxed Movie 沙盒化電影」,並計劃透過非同質化代幣 (NFT),讓用戶親身進入知名畫家如梵高、畢家索;以及電影巨星如李小龍的世界中,近距離感受他們的成名歷練及傳奇。 李志城博士補充:「於新時代的開端,我們希望夥拍多個影視界及藝術業的專業機構,聯同業界的資深工作者,成為亞洲第一間機構帶領影視界及藝術業進入元宇宙,打開更廣闊的創意大門,為業界開啟新景象及發展機遇。當第二階段發展成熟後,我們會陸續引進更多與身心靈有關的區間,例如個人生命教練、生涯規劃、家庭跨代關係發展等。」 Betterverse 尚有兩位共同發起人,分別是Index Game 聯合創辦人王碧琪 (Becky Wong) 和劉耀祖 (Joe Lau)。Index Game是香港首間獲得The Sandbox《沙盒》正式認可及委任工作的元宇宙遊戲工作室,客戶包括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新世界集團主席鄭志剛先生,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同時協助陳奐仁、馮德倫及舒淇等藝人建立他們於The Sandbox《沙盒》內的獨特NFT,以及發展虛擬土地項目。 王碧琪透露:「Betterverse第二階段的發展是會與香港不同行業的企業深度合作,特別是協助

新冠疫苗接種監測更新

截至本月3日,衞生署過去一星期共接獲40宗涉及曾經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其中沒有醫院管理局呈報涉及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截至同日晚上8時,市民共接種約1,525萬劑新冠疫苗。衞生署接獲7,291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0.05%,其中94宗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的死亡個案,佔疫苗接種總劑量0.0006%,沒有死亡個案顯示與接種疫苗有關聯。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已總結53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3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其餘28宗有待更多資料以作評估。委員會認為,至今未發現不尋常現象。   根據醫管局資料,上月7日至本月3日,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686.2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49.8宗。   其中,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16.2宗,有接種疫苗紀錄的同類死亡個案比率則為每十萬人1.8宗。   此外,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71.8宗,有接種疫苗紀錄後流產的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9.7宗。   根據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有關參考數據將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頁。   至今非死亡異常事件個案大部分為較輕微個案,詳情可參考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6/20220406_191030_84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確診個案回落 慎防疫情反彈

本港新增2,77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七宗由外地輸入,死亡個案增111宗。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近116.8萬宗,8,247人離世,死亡率約0.71%。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489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1,288宗。41間安老院和四間殘疾人士院舍再錄感染個案,共涉及61名院友。   輸入個案方面,兩人在機場接受採樣後獲陽性結果,其餘五人在酒店檢疫期間的快速測試結果呈陽性。   一同出席簡報會的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說,本港過去三日每天錄得約3,000宗個案,趨勢雖見回落,惟數字仍非常高。他預期市民在假期間活動較多,疫情或有反彈風險,呼籲大眾盡量減少非必要活動。   第五波疫情至今,787間安老院、290間殘疾人士院舍曾出現新冠個案,染疫院友和員工分別逾4.86萬人、1.28萬人。   防護中心分析安老院舍七日呈報個案,發現七日間爆疫院舍由2月初少於100間,大升至上月3日、10日的661間、671間,昨日則有265間院舍有人感染。徐樂堅指,數字反映個案數字回落,但院舍仍不能鬆懈,必須嚴格執行感染控制措施。   另外,鑑於鑽石山宏景花園第三座近日錄得多宗涉及變異病毒株的陽性檢測個案、屯門欣田邨逸田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6/20220406_171619_71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立法會通過稅務寬免條例草案

政府歡迎立法會今日通過《2022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落實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稅務寬免。   在此安排下,2021至22課稅年度的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利得稅獲百分百寬減,每宗個案上限10,000元。稅務局稍後發出的稅單將反映上述減免。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稅務寬減可惠及約201萬名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151,000家企業,政府稅收則減少約143億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6/20220406_151300_21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李家超請辭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收到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辭呈,已根據《基本法》第48條第五款呈交中央人民政府。李家超即時開始休假。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6/20220406_150153_91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薛永恒:本港創科大有可為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在網誌撰文指,香港代表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囊括204個獎項,創歷年新高,充分展現本港科研實力。他相信在國家支持下,加上現行創科措施和各界努力,香港創科大有可為。   以下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4月5日在面書專頁發表的文章:   香港創科再次在國際上大放異彩!全球發明界盛事之一---2022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早前公布得獎名單,香港代表囊括204個獎項,創歷年新高。我在此恭賀所有得獎者,包括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大學、創科公司等,你們的研發成果充分表現香港科研實力,亦為本地,甚至世界帶來正面影響。   今次公布的最高殊榮---評審團嘉許金獎名單上,香港佔有五席,是大會頒發總數的一半!我們旗下生產力局研發的SMART PATCH,以及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的無隔膜鋰離子電池分別奪得此項殊榮!連同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我們旗下五間科研機構合共奪得17項金獎、45項銀獎及17項銅獎,成績斐然!事實上,我們的研發機構都是臥虎藏龍,很多科研人員默默地為業界研發新技術,並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落地,絕對功不可沒。   不少獲獎項目跟抗疫相關,如贏得金奬的港大新冠病毒污水監測項目,安裝採樣裝置於沙井內作即時監察,已在全港範圍廣泛應用,亦有表面能殺滅新冠病毒的不銹鋼材,使不銹鋼的表層可長期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性;機電工程署的同心抗疫高效濾器可短時間內將普通病房改裝為第二線隔離病房,現已應用於醫院及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我感謝每位抗疫上出力的研發人員,積極研發應急攻關,在抗疫路上作出有力支撐。   得獎項目名單還有不少是引領國際的例子,包括城大的高功率霧水發電機,可從濕空氣中取得能量及淡水;中大的「自閉症的特定糞便細菌生物標記物」有助及早診斷自閉症;理大的UmiCool環保智能亞環境幅射致冷(SSRC)塗料,在日光直射下,最大可將物體表面溫度冷卻到較環境溫度低攝氏6度;曾參與國家探月任務(嫦娥三號及四號)的專用相機指向系統,以助在月球上拍攝全景圖像等等,充分展現本港雄厚的科研實力正急速提升,前途無限。   一直以來,香港匯集全球頂尖創科人才,孕育無數創新意念。在過去數年,香港特區政府已投放1,300億元推動和支持香港創科發展,並已初見成效,初創企業數目由2014年約1,000間,躍升至202

黃偉綸向鰂魚涌居民派發防疫包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連同該局和轄下部門人員到鰂魚涌向居民派發防疫服務包。服務包載有口罩、中成藥、快速抗原測試包、防疫資訊小冊子和心意卡。      黃偉綸指,抗疫是政府首要任務,局方和工務部門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在中央全力支援、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緊密協調和建築團隊日以繼夜施工之下,中央援建的首批共六個社區隔離設施已竣工並交付,提供約二萬張床位。竹篙灣和啟德兩個興建中的社區隔離設施將額外提供約二萬張床位。   他呼籲市民收到防疫服務包後,在星期五至星期日一連三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早日截斷2019冠狀病毒病傳播,一起戰勝疫情。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4/20220404_144657_32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個案增三千七 快測採樣方法更新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709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十宗屬外地輸入。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58,791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快速抗原測試正確採樣方法已更新。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832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則有1,877宗。   新增十宗輸入個案中,其中六人昨日到港,四人較早時抵港,包括兩位機組人員。   院舍方面,沒有新增院舍出現爆發或感染個案,但有61間已出現爆發的院舍再錄得感染個案,涉及103名院友和43名員工。   張竹君說,防護中心已更新快速抗原測試的正確採樣方法,建議市民用紙巾輕輕擤鼻,把分泌物擤至鼻腔前方才採樣,結果會較準確。有關方法可在網上查閱。   鑑於天水圍天盛苑盛旭閣、盛珍閣、觀塘彩福邨彩樂樓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3/20220403_173839_84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確診人數降 公院服務壓力減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隨着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數逐步下降,公立醫院服務壓力明顯下降和改善。   高拔陞今日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的抗疫記者會上表示,昨日約9,000名曾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在不同公立醫院接受治療,經進一步分析個案和數據,不少病人的病毒檢測已轉為陰性,只因慢性病等其他原因繼續在醫院接受治療。至於檢測結果仍然呈陽性的患者,初步估計有5,000多人。   重症也明顯減少。高拔陞指,3月初至3月中的疫情高峰期,公立醫院有逾250名病人需使用呼吸機,近日已降至約150人。高峰期的每日死亡個案近300宗,最近數天已回落至約100宗,屬相對較低水平。當局希望死亡個案繼續減少。   處方兩款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方面,醫管局至今已處方超過23,000個療程予新冠病人。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3/20220403_120452_98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中醫將佔香港醫療系統重要位置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同意中央政府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組長仝小林的意見。她說,本港中醫藥未來發展全面,寄語西醫界抱持更開放態度,接受中醫在香港醫療系統佔有重要位置。   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表示,具非常豐富抗擊新冠疫情、治療新冠患者經驗的七位內地中醫藥專家日前訪港,他們抵港後到不同治療設施考察和探訪,並分享很多看法。   她表示,留意到仝小林表示香港中醫發展和應用有很多制肘,如中醫在法律上不獲准許使用檢測相關醫療器具。林鄭月娥說,政策上的制肘須處理,已要求食物及衞生局拆牆鬆綁,令中醫藥發展有更多契機。   對於仝小林認為應做到「三易」,林鄭月娥認同。她指,市民對中醫藥認知或有不足,要廣泛讓市民知道中醫藥效益,做到易懂。至於易行,她指,香港非常有條件開拓中醫醫藥標準化,將來會在將軍澳中醫醫院旁興建中藥檢測中心,讓運作有軌跡可尋。   而易得,即容易取得服務和藥物,她說,現時醫院管理局的18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可按需求增加,也可應用科技遙距診治,相信有助中醫藥發展。   林鄭月娥重申,這次內地中醫專家來港並非單為治療新冠病人,也冀為中醫藥發展開拓康莊大道,未來本港中醫藥發展全面,西醫界應抱持更開放態度,接受中醫在香港醫療系統佔有重要位置。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則表示,醫管局去年1月推出新冠住院病人中醫特別診療服務,在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和亞洲國際博覽館的新冠治療中心為住院病人提供中醫藥治療,發揮中西醫協作抗擊疫情的優勢。   隨着內地援港醫療隊成員展開服務後,醫管局和中醫團隊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現時所有進入新冠治療中心的病人均會接受中西醫團隊共同評估,適合和願意接受中醫藥服務的患者均會獲得中醫藥診治,至今近300名病人接受約1,400次中醫診療。   陳肇始說,新冠治療中心的中西醫團隊共同值班、巡房和討論治療方案,合作無間,中醫服務規模和容量已全面提升,她衷心感謝內地援港醫療隊協助。   她又感謝中央捐贈和支援特區政府採購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藿香正氣片或膠囊這三款抗疫中成藥,至今已合共分發超過930萬盒。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3/20220403_121111_902.html?utm_sou

確診增逾四千 感染趨勢平穩向下

本港新增4,47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18宗屬輸入個案;感染數字逐步回落。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55,082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28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則有2,189宗。第五波疫情累計7,848人離世。   外防輸入措施昨日起調整,張竹君說,輸入個案增加為預期之內。新增18宗輸入個案中,其中13人昨日到港,五人較早時抵港,包括兩位從美國抵港的機組人員。   院舍方面,沒有新增院舍出現爆發或感染個案,而已出現爆發的院舍中,受影響的院友少於100人,另有十多名員工受影響。   張竹君說,感染趨勢平穩向下,但新增個案仍有數千宗,仍屬高企,若社區人流增加、市民放鬆警惕,數字可能回升。   鑑於青衣長康邨康榮樓、九龍灣麗晶花園第9座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2/20220402_170124_02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四廈檢出56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九龍灣和柴灣共四幢樓宇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56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九龍灣麗晶花園第5、第6座,以及柴灣翠樂邨翠祿樓、翠灣邨翠福樓劃為受限區域。   麗晶花園第5、第6座有1,015人接受檢測,發現十宗陽性個案,以及兩宗檢測結果不確定;翠樂邨翠祿樓、翠灣邨翠福樓分別562人和1,150人受檢,分別檢出12宗和34宗陽性個案,另有14宗檢測結果不確定。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4/20220402/20220402_145531_16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