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10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優質教育基金25周年匯展舉行

機場全面推行自助登機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撰文表示,香港國際機場已全面推行「登機易」,年滿11歲的香港居民可以香港特區護照、香港特區簽證身份書或回鄉證自助辦理出境檢查手續和完成行李託運。   他指,保安閘口也已自助化,已登記「登機易」的旅客只需於鏡頭前掃描容貌,核實身分後便可進入機場禁區登機,無須再次出示身分證明文件或登機證。離港登機閘口也設有自助登機設施,旅客同樣只需於自助登機閘口鏡頭前掃描容貌,核實身分後即可輕鬆登機。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10月2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科技發達令不少繁瑣工序越趨簡化,市民或顧客可以透過簡單的程式,以自助形式輕鬆完成不少以往要輪候專人代勞的工作,例如到餐廳點餐或到超級市場結帳等。交通運輸方面,我們當然都積極朝着這個大趨勢發展,致力簡化申請或處理的過程,便利公眾。   機場「登機易」   香港國際機場本周二起全面推行「登機易」,年滿11歲的香港居民可以香港特區護照、香港特區簽證身份書或回鄉證自助辦理出境檢查手續和完成行李託運。保安閘口亦已自助化,已登記「登機易」的旅客只需於鏡頭前掃描容貌,核實身分後便可進入機場禁區登機,無須再次出示身分證明文件或登機證。離港登機閘口亦設有自助登機設施,旅客同樣只需於自助登機閘口鏡頭前掃描容貌,核實身分後即可輕鬆登機。準備外遊的市民不妨先睹為快,預先感受一下坐飛機的新體驗。   運輸署推電子許可證   我們在本周三亦就第374章《道路交通條例》下相關規例的修訂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視乎立法會的審議,修訂將於今年12月16日生效。屆時,駕駛人士經電子方式申請電子許可證並獲批後,運輸署會以電子郵件向申請人發送電子許可證檔案,申請人只需自行下載、列印,並在車輛展示即可。電子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時,持有人亦無須把過期的許可證交還運輸署。   許可證會增設已加密的二維碼,裏面所載有的資訊與現時紙本許可證顯示的資料相同。由於二維碼經已加密,一般人士並不能讀取許可證上二維碼的資料,警務人員則可通過流動裝置讀取二維碼以核實展示的電子許可證。   船舶和船隻電子證書/牌照/許可證   航運方面,政府將分階段推行香港船舶註冊處下的香港註冊船舶和本地船隻使用電子證書/牌照/許可證,以優化海事服務。首階段將先惠及香港船舶註冊處下的香港註冊船舶,預計於明年中推行;而第二階段則涵蓋本

月全食月掩天王星下月8日出現

天文台表示,下月8日本港上空將出現月全食和月掩天王星,若天氣許可,市民在面向東方且無障礙物的位置可看到月全食,觀測天王星則須借助望遠鏡。   月食會在月出前開始,因此月亮會帶食而出。月全食傍晚6時16分開始,7時42分結束。   由於太陽光的藍色波段在大氣層散射,剩餘的紅光再折射至月球,月全食期間,月亮不會完全消失,而會呈現暗紅色。整個月食過程晚上9時58分完結。   市民可透過天文台、太空館、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保良局顏寶鈴書院和青年協會創意教育組的聯合網上直播觀賞月食過程。   香港下次出現月食為明年5月5日,屆時將為半影月食。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26/20221026_150156_04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設氣候變化專員推動碳中和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立法會簡介該局環境科和環境保護署內部重組的安排,並概述新增氣候變化專員的職責。他指,未來五年,氣候變化專員要督導協調整個政府的氣候行動,貢獻國家「雙碳」目標,促進大灣區合作,連繫國際和跨境工作,推動社會參與,推動新能源和低碳科技發展,也需監督科學分析的應用、溫室氣體數據的監察和發布等工作。   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10月24日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開場發言:   多謝主席。   今日我們和各位委員討論環境及生態局(環境科)和環境保護署的內部重組。這是我們未來在環境方面的施政和推行工作十分重要的一步,包括應對氣候變化、大家都十分關注並希望我們大力推動的減廢回收工作等。我們之所以要重組,第一是需要配合施政重點,在2021年施政報告,政府已經提出會研究在環境局、現時我們改組後稱為環境科,和環保署進行內部重組,來加強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減廢和資源循環,以及各項環境相關的工作。   我們亦需要透過內部重組來增強管治和執行能力,因為環境科及環保署的職能不斷擴大,現時的項目也十分多,我們需要調整環境科及環保署現行的局署合併的架構來劃分職能,可以更專注制定新的政策,更專注執行職務,將兩個職能分開。事實上,政府職能架構上絕大部分都是局署分開,環保署的架構是比較少有的情況。   第三點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期望透過重組可以提升環境專業的發展。我們會任命一個專業人員出任新的環保署署長,帶領部門提升環境的專業。環境科和環保署的職能大幅擴大,大家有目共睹,包括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為香港實現碳中和來支持國家實現「雙碳」的目標。我們亦需要發展再生能源,探討新的能源,大力推動節能,更加需要強化廢物管理。我們將要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這方面將帶來大量新的工作。我們亦需要提升回收能力及支援香港回收業的發展,長遠能推動資源循環。我們更加需要建立轉廢為能設施,轉廢為材的基建網絡,快速關閉堆填區。   我們亦需要推動綠色運輸,應對新的環境挑戰,所以我們需要加強科研的應對和專業化的管理。因應2019年冠狀病毒疫情,利用污水監測和追蹤氣體分析亦為我們帶來大量新的工作。   我們有大量關鍵績效指標,在這裏只作簡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大家都知道為了配合國家的雙碳目標,我們訂定2035年香港的碳排放量要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當中我們

本末科技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 -

香港 – 2022 年 10 月 24 日 – 本末科技作為一家機器人動力模組的研發及生產公司,致力於提供無減速器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公司今天宣布正式完成A輪融資,募集近億元人民幣。本輪融資由松禾資本和聯想創投聯合領投,某知名產業投資方和毅峰資本跟投,五源資本和奇績創壇等現有股東增資,並由北拓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本末科技計劃將所募資金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後續將加強市場拓展與生產投入。 本末科技首席執行官張笛先生表示:「我們十分欣喜能夠得到頂尖投資者的支持,協助推動公司實現願景,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可以直接替代各類減速器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鑒於一系列技術上的突破,公司已連續12個月錄得每月30%的營收增長。公司直驅電機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科沃斯、追覓;而輪足機器人產品的客戶則遍佈科技企業與知名高校,例如商湯科技(SenseTime)、紫川科技(Purple River)、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加利福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等。通過本輪融資,我們將持續推進直驅技術的研發,同時也充滿信心可引領更多的技術落地,進入市場並藉以改善大部分人們的生活。」 圖一: 本末科技主要產品系列 本輪聯合領投方松禾資本董事總經理郭琤琤女士表示:「本末不僅在直驅電機上擁有較長的沉澱和技術優勢,隨著直驅滲透率提升,相關產品將擁有較大的成長機會。更重要的是經過多年在輪足機器人領域上的鑽研,本末在全球的先發技術上和產品成熟度上均有優勢,充分結合了輪式和足式機器人底盤的各自優點,相信可顯著改善現有部分實體場景的機器人應用體驗,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 聯合領投方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合夥人王光熙先生表示:「聯想創投把機器人看作未來各行各業在智慧物聯網中關鍵的一環,也是跟人、介面能直接在執行物理層面交互的終端。機器人賽道存在很大的市場潛力,比如傳統減速機以及相關的鐳射定位、毫米波、雷達等技術加速落地,為機器人釋放潛力,進入更多應用場景。同時,業界也在探索機器人更高效的運動方式,例如機電一體化。本末科技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為機器人帶來了更低運行的背景噪音、更高的機體空間使用率。這種開創性的優化升級,對於加速機器人進入各種

香港科技園公司企業加速計劃的初創企業總估值錄得250%增長

(香港,2022年10月21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舉辦企業加速計劃演示日(演示日),與初創企業一同分享歷年來最佳的創科成果。在2021至2022財政年度,參與企業加速計劃的初創企業總估值不但躍升250%,企業累計所籌集的資金更增加一倍。思謀科技是其中一間參與計劃的初創企業,精於研發為製造業而設的人工智能科技,更躋身獨角獸企業行列。自2015年起企業加速計劃已成功協助入選的初創融資超過四億美元,足以印證計劃的成功,以及參與企業的質素及發展潛力。 科技園公司會挑選成熟、高潛力的初創和中小企加入計劃,協助他們提升構思、商業化和業務擴展的能力。透過來自超過20個不同行業的 70多間領先企業夥伴及110位導師所組成的生態圈,過往参與的初創企業成功拓展其業務至全球20多個市場,當中包括中國內地、美國、英國、澳洲以及東南亞等地。 香港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計劃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王瑩表示:「香港科技園企業加速計劃成果演示日2022展現香港擁有一群傑出的初創企業,印證本地創科生態圈正不斷壯大。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完善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及基礎設施,至今我們的夥伴企業數目已增長逾40%,有超過1,100 間來自 20 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初創及科技企業落戶園區。另外,多元化的初創企業正好體現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以及引領創科企業拓展大灣區和全球業務的重要的地位。」 科技園公司舉辦演示日,讓共21間初創企業在活動上分享最新的發展,當中涵蓋深科技、電子商務、企業解決方案、醫療健康、物流和房地產科技領域的創新理念及方案。 王瑩續補充:「我們的企業加速計劃匯聚來自全球各地的傑出初創企業,在全面的培育過程中提供資金、商業合作以及培育等方面的支持,以協助創業家在全球取得成功。」 思謀科技作為其中一間參與計劃的初創企業,一直專注發展電腦視覺和人工智能技術,其創辦人兼主席賈佳亞教授表示:「在科技園公司企業加速計劃的支援下,思謀科技能進一步在香港建立自己的品牌,並通過在日本和新加坡設立業務據點,擴展我們的國際業務版圖。我們正與300多間合作夥伴組成生態圈,透過推動本地產業的智慧升級和轉型,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並重新定義製造工業。」 思謀科技自成立以來,在短短三年間已成為香港最引人注目、發展最快的獨角獸公司之一。 FreightAmigo有限公司(FreightAmigo)亦有參與企業加速計劃,是於亞洲

本港增逾五千一宗新冠個案

本港新增5,14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350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793宗;另有392宗輸入個案。   兩間安老院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共五名院友確診,13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醫院管理局公布,四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七名危殆患者,現時共30人危殆。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鴨脷洲、秀茂坪和大埔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66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重開樂富橫頭磡邨、洪水橋洪福邨的臨時流動採樣站。   鑑於葵青區、荃灣區和東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23/20221023_163210_77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一輪上門鼓勵長者接種計劃展開

政府連同地區組織和物業管理業明日起在黃大仙、觀塘、葵青推展新一輪上門鼓勵長者接種新冠疫苗計劃,陸續探訪區內公共屋邨未曾接種新冠疫苗的70歲或以上長者住戶,鼓勵他們盡早接種。    醫務衞生局、公務員事務局、民政事務總署、房屋署連同上述三區的地區組織和物業服務公司協會,重點探訪並積極游說長者住戶接種新冠疫苗,並為他們安排參與區內推廣疫苗接種的活動。有特別需要的長者可登記接受疫苗到戶接種服務。   黃大仙民政事務處明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於聖公會聖本德中學舉辦科興疫苗接種活動,位於黃大仙廟宇廣場的社區疫苗接種站每日上午9時至傍晚6時開放,同時提供科興和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   觀塘民政事務處星期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於秀茂坪秀明小學舉辦社區疫苗接種活動,同樣提供兩款新冠疫苗供選擇。葵青民政事務處同日下午2時至4時於長亨社區會堂舉辦科興疫苗接種活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21/20221021_151442_97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首三季罪案數字升4.4%

本港今年首三季整體罪案共49,927宗,較去年同期增加4.4%,暴力罪案則減少10%至6,465宗。整體破案率為31%。   警方表示,整體罪案上升主要是詐騙案增加5,000多宗。然而,多項主要罪案包括行劫、爆竊、強姦、傷人及嚴重毆打、搶掠及扒竊均錄得顯著跌幅。   首三個月錄得19,444宗詐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39.7%,逾七成與網上騙案有關,當中求職騙案升幅兩倍,也有市民懷疑誤墮網上以高薪工作招徠的騙局,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從事非法活動。投資騙案、電話騙案、網上購物騙案則錄得四成至一倍升幅。     投資騙案和電話騙案涉及龐大的損失金額,分別超過12億元和七億元。投資騙案主要是網戀投資騙案和以虛假投資應用程式誘騙受害人,電話騙案主要手法仍是假冒官員和「猜猜我是誰」。   行劫案較去年同期下跌四成三至56宗,其中41宗被偵破,破案率七成三。嚴重毒品案共1,083宗,較去年同期減少84宗。     首三季因干犯刑事罪行而被捕的青少年共1,913人,較去年同期減少15.5%。    《香港國安法》執法方面,截至9月底,警方共拘捕超過210人,其中逾半已被檢控。   警方表示,香港整體治安情況穩定,會繼續竭力打擊各種罪案,相關持份者和公眾應發揮互助精神,時刻保持警愓,攜手防罪滅罪。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20/20221020_184339_32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推出

政府今日宣布推出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為期三年,鼓勵旅遊業界開發更多具文化和古蹟旅遊元素的旅遊產品。合資格旅行代理商可就其接待的每名文化古蹟本地遊參加者獲得鼓勵金。   政府表示,計劃配合《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的指導性方向,推廣本地旅遊,並為迎接旅客重臨作準備。計劃首階段申請期由即日起至明年11月30日。   鼓勵金分為基本版和升級版。就基本版而言,每間合資格旅行代理商可就其接待的每名文化古蹟本地遊參加者申請200元鼓勵金,可申請鼓勵金的人數上限為1,000名。行程須由持牌導遊或領隊接待,包含最少兩個由計劃認可的文化古蹟地點,以及符合計劃要求的交通、餐膳和保險安排。   至於升級版,每間合資格旅行代理商可就其接待的每名文化古蹟本地遊參加者申請400元鼓勵金,可申請鼓勵金的人數上限為200名。除了符合計劃要求的交通、餐膳和保險安排外,行程須包含計劃認可的最少一個文化古蹟地點和一項富有本地文化古蹟元素的旅遊體驗活動,接待的持牌導遊或領隊須完成計劃認可的文化古蹟培訓課程。   為配合升級版鼓勵金的申請條件,計劃的執行機構旅遊業議會將連同旅遊發展局舉辦導賞訓練課程,供持牌導遊和領隊免費參加,進一步提升旅遊業從業員的服務水平。   政府已在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留六億元作爲計劃的總承擔額。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20/20221020_141904_69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科技園公司於「創新科技嘉年華」展示科技與生活息息相關 向全城推廣創科文化

(香港,2022 年 10 月20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將於「創新科技嘉年華 2022」的科技園公司展區,展示超過20間園區公司的科研成果,讓市民親身透過多感官體驗,了解創新科技如何融入日常生活及工作中。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 2022」將於10月22至30日期間,在沙田科學園舉行。一連九日的活動以「創科力量 夢想啓航」為主題,設有一系列互動和教育活動,包括本地發明及研究成果展覽、創新科技網上工作坊、網上講座,以及互動遊戲等,歡迎公眾人士參與,從而推廣本地創科文化。 科技園公司特意在其展區設立「五感科技體驗館」將呈現創科所帶來不一樣的影響。公眾可透過「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與「觸覺」,親身了解創科如何改善日常生活素質和造福社會。科技園公司期望,透過來自超過20間園區公司的趣味互動體驗,提高學生及青年對科技的興趣及激發他們的創業精神。 科技園公司深明人才是推動香港創科發展不可或缺的,同時期望展區內所展示的創新科技能啟發年輕人成為新一代的創新者,為他們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科技園公司在過去20年一直致力驅動成就,在科技園公司展區展示的本地創新成果足以印證,科技園的創科生態圈一直助力初創企業,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惠澤社群的市場方案。 此外,「城市創科大挑戰」創意展亦將於「創新科技嘉年華2022 」期內同時舉行。首屆「城市創科大挑戰」於2020年由創新科技署主辦、科技園公司協辦,並以「智創香港新常態」為主題,邀請社會各界就「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及「保持社交聯繫」兩個議題提供創科方案。25隊來自大學/大專院校組及公開組的得獎者在獲得創新科技署資助後,經過大半年培訓及優化其創科方案,成功把創新意念製造出原型,並會在嘉年華舉行期間,於真實場景下首度向公眾展出。 參與科技園公司展區的企業名單(按英文字母順序):   *詳細展品資料及圖片可參閱附件 人工智能農業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智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歐艾賽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圖像科技有限公司 甲茵科技有限公司 小君子有限公司 青萌有限公司 喜悅導體有限公司 實立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益創膳研發有限公司 智活研發有限公司 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有限公司 萬想科技有限公司 拍拉美有限公司 信山實業有限公司 致心科技有限公司 三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湯集團有限公司 所樂思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園支持施政報告引入創科領軍人才 全速推動再工業化 開啟香港創科新篇章

(香港,2022年10月19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歡迎政府於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新政策及措施,包括加強人才配套、推動「再工業化」、大力投資創科等。新措施有助完善創科生態圈,擴大人才庫,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科技園公司會把握「十四五」規劃及大灣區發展機遇,締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施政報告為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我們感到鼓舞。特首宣布政府會在今年內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四大發展方向制訂重點政策,並以結果為目標,提出未來五年吸引不少於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科技園公司定必全力配合。我們積極與官產學研等多方面合作,產生協同效應,匯聚創科企業及人才,實現『再工業化』、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引領香港創科發展邁進新台階,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多管齊下擴大香港創科人才庫 人才是創科發展的重要元素。施政報告提出興建新一座創新斗室,將為本地及海外創科人才提供更多完善的智慧生活與創新協作空間,對吸引人才留港發展起關鍵性作用。位於科學園的第一座創新斗室,首批租客已於2021 年 6 月中起陸續入住,反應理想,當中單人房需求甚殷。 科技園公司歡迎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人才服務窗口」 ,專責制訂並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配合其他便利措施,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將有助園區公司覓得更多合適人選,為香港及大灣區打造蓬勃的創科生態圈。 進一步推動「再工業化」 引領先進製造 科技園公司去年將分別位於大埔、元朗及將軍澳三個工業邨重新定位為「創新園」,並訂定了「再工業化」的八大方向,積極結合科技與工業發展,由研發到製造完善整個創科生態圈。 施政報告提出研究於大埔創新園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把創新園內先進製造業的樓面面積增加一倍。此舉有助創新園吸引具潛力的企業進駐,進一步帶動香港的多元經濟發展,為年輕人才創造事業發展機遇。 科技園公司現正與業界溝通,積極吸引更多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和生產線進駐香港。我們會配合「工業專員」的工作,以及共同推動更多智能生產線在港設立的目標。 策略性投資創科產業 吸引企業落戶香港 政府提出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配合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由20

新冠本地個案增逾四千五宗

本港新增4,566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128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438宗;另有388宗輸入個案。   五間安老院和兩間殘疾人士院舍共八名院友染疫,28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學校方面,463間學校呈報765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667名學生和98名教職員。30間學校共32個班別暫停面授課堂七天。   醫院管理局公布,七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七名患者危殆,現時共23人危殆。   另外,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本港的輸入個案中累計發現90宗XBB、一宗XBD、四宗BA.2.75.2、一宗BA.4.6、三宗BF.7和七宗BQ.1.1亞系個案。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東涌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50個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樂富橫頭磡邨、深井海韻花園和麗都花園的臨時流動採樣站明日恢復運作,柴灣興民邨、薄扶林華富(一)邨和青衣長宏邨的採樣站則延長服務至周四。   鑑於灣仔、西貢、元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18/20221018_171326_10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IMBEE 獲 DCM VENTURES 領投 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香港 – 2022 年 10 月 17 日 – 總部位於香港的即時通訊管理平台 imBee 今天宣布完成 500 萬美元(逾 3,900 萬港元)的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全球風險投資公司 DCM Ventures(DCM)領投, 資金將用作提升平台科技服務水平、深入滲透現有市場並開拓亞太區業務版圖。 imBee 領先業界的跨平台同步通訊方案,為客戶帶來無可比擬的「 One-chat  Experience」。A 輪融資將有助 imBee 擴大業務規模,並在全球部署業務開拓。而在香港多間領先的國際金融和專業服務公司如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房地產開發商等,均通過 imBee 的「One-chat Experience」即時通訊管理平台,在同一個界面上進行內部團隊協作和對外客戶溝通,締造更有利的商業成果,同時提高營運效率。 新冠疫情加速了數碼轉型的步伐,亦為客戶體驗增加更多的接觸點,促使企業改變與目標受眾的互動方式1。imBee 的即時對話管理解決方案連繫企業的前線代表與內部團隊,徹底改變了 溝通渠道管理,全面應對新時代的挑戰。 ImBee 的一站式通訊平台整合多個最常用的即時通訊平台,包括 WhatsApp Business API、 微信、 Facebook Messenger 和 Instagram 等,現時更可將這些平台同步連接至企業的內部通訊系統, 當中亦包括將 Microsoft Teams 進行連接。此外,imBee 的工作流引擎可連 接超過 360 個應用程 式,如 Salesforce、Hubspot 等,讓內部及外部更快捷高效地進行溝通。 imBee 的「團隊收件箱」獲得 ISO 27001 認證,以安全可靠的方式為企業提供與客戶實時互動 的機會。imBee 平台建立在 Amazon Web Services(AWS)雲端上,提供最高級別的數據安全保護,幫助商業客戶輕鬆達到企業級別的安全要求,滿足數據管治和合規需要。 imBee 行政總裁朱世峰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 DCM 和其他投資者認同 One-chat Experience 的重要性。憑藉平台為業界帶來更高的營商效率、客戶滿意度及轉化率,將為企業帶來莫大的競爭優勢。展望未來,imBee 仍抱持以客為尊的理念,協助各行各業面對挑戰。我們會務實地善用這筆資金來擴展產品功能,例如數碼身份驗證及「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城系有限公司合作 開展自動駕駛車輛試驗 推動香港智慧城市發展

(香港,2022年10月17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天宣布與園區企業城系有限公司(Urban.Systems)合作,在白石角科學園內的開放道路上,推行自動駕駛車輛試驗,計劃並已獲本港運輸署批准。 這個試驗計劃模擬在智慧城市中,為道路使用者往返公共交通運輸系統,提供「首程」及「尾程」的關鍵車輛接駁服務。科學園提供理想的測試環境,收集模擬實況數據,有助智慧出行方案的發展,實現政府的智慧城市藍圖。 科技園公司一直投放資源推動智慧出行的創新發展,促進相關科技在科學園内以至香港整體的普及應用。科技園公司透過與不同科技企業及關鍵行業翹楚合作,已建立相關基礎設施及平台,並利用物聯網及5G技術,全面測試及開發智慧城市應用。 科技園公司為Urban.Systems以及其他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創新者提供一個完整測試的場地,為香港的城市發展奠定全新里程碑。今次推出的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八個座位,採用最新的車聯網系統(V2X)科技及全面支援5G網絡,並暫定沿科學園園區東、西大道的路線試行。 自動駕駛車輛試驗計劃將分兩個階段試行。第一階段可供園區公司預訂使用以進行現實場景測試,而第二階段計劃將於2023年初推出,屆時將進一步在平日和特別活動日子讓公眾人士親身體驗。試行期間收集的數據將整合至STP Platform ,配合交通運輸數據進行分析,以協助自動駕駛車輛在未來香港公共交通運輸系統中的發展和應用。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表示:「科技園公司與城系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試驗計劃,是香港自動駕駛發展的重要里程,過程中有賴監管部門的積極配合,而要長遠發展智慧出行科技,我們必須與相關部門攜手合作。科技園公司會繼續致力加快互聯汽車及智慧出行的發展,以展示香港作為智慧城市之實力。」 城系有限公司行政總監黃慧敏女士表示:「我們非常感謝科技園公司對我們一貫的信任和支持,亦很高興能在科學園提供首個採用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交通服務整合概念的自動駕駛穿梭巴士服務。Urban.Systems 致力為智慧出行的發展作出貢獻,希望我們的自動駕駛車輛服務可在短期內進一步擴展到附近的白石角住宅區,鼓勵更多人以其作為往返公共交通車站和住宅的「首程」及「尾程」,從而增強我們的交通運輸系統。」 今年五月,科技園公司亦與運輸署合作推行電動可移動工具(Electric Mobilit

林定國面書專頁推出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推出面書專頁,透過社交媒體接觸社會各界,加強與市民聯繫溝通,歡迎市民瀏覽。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15/20221015_142505_64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寵物嘉年華本月30日維園舉行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本月30日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寵物嘉年華,讓寵物愛好者與心愛的寵物一同遊樂,參加者也可透過活動增加對寵物的了解,感受公園活力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   「歡樂公園Happy@Parks」系列活動「寵物嘉年華.維多利亞公園」當日下午2時至6時在維園中央草坪舉行,費用全免,歡迎市民即場參加及帶同寵物入場。   活動包括紀律部隊工作犬訓練示範、飼養寵物資訊分享、寵物按摩和寵物瑜伽、攤位遊戲,現場並設寵物遊樂區、資訊廊和拍照區。除指定區域外,寵物在場內需以帶或繩子牽引。   查詢活動詳情可致電2879 5622與灣仔區康樂事務辦事處,或2890 5824與維多利亞公園辦事處聯絡。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16/20221016_112715_48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粵劇日廿周年 兩經典影片登場

為響應粵劇日20周年,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下月26日和27日放映《蝶影紅梨記》(修復版)、《樊梨花》兩部粵劇電影,讓觀眾回味由任劍輝、白雪仙、陳寶珠擔綱演出的作品。   粵劇電影殿堂之作《蝶影紅梨記》(1959)講述飾演詩妓的白雪仙與飾演書生的任劍輝詩箋神交而相戀的故事。《樊梨花》(1968)則取材自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雌的故事,片中陳寶珠破天荒以刀馬旦姿態飾演大唐女將樊梨花。   兩部影片均為粵語。《蝶影紅梨記》設中英文字幕,《樊梨花》設中文唱詞。兩日的中午場次均設映後談,免費入場。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查詢可致電2739 2139。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粤劇日今年踏入20周年,下月27日在文化中心和太空館舉行,市民可憑票免費入場,欣賞粤劇折子戲和粤曲演唱等節目,門票派發安排稍後公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14/20221014_151144_90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中大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 展示香港轉化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合作,今天(10月14日)於科學園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提供平台予一眾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學及創科領袖、學者及青年精英進行醫學科研知識及經驗交流,同時展示中大醫學院在轉化研究的豐碩成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於活動開幕禮致詞,他感謝中大和科技園公司一直以來對促進香港醫療和創新發展的支持和貢獻,並表示:「在眾多範疇中,生命健康科技是香港具有明顯優勢的領域之一。香港擁有強大的研究實力和原創性,可創造具有顛覆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從零到一』的突破能力。」 孫東教授續說:「香港正迎接創科發展的黃金時期。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將全力發展創科產業,並積極參與建設大灣區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感謝參與峰會的每一位來賓,他說:「『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是中大醫學院慶祝40周年院慶的重頭活動。作為一所相對年輕的醫學院,我們於數十年時間躍升至全球首30間頂尖醫學院之一,並在多個轉化研究項目上取得突破,推進國際醫學發展,惠及人類健康。研究人員的努力不僅得到世界認同,改變多項臨床建議,他們亦躋身全球傑出科學家行列,讓香港醫療及科研走得更高更遠。是次峰會展示中大在醫療保健研究上的的優勢、分享團隊如何實踐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及培訓年輕人才的策略。今天我們亦提供了一個跨地域的平台讓各地精英交流創新知識及想法。」 陳家亮教授續說:「展望未來,我們期望能夠將研究平台和網絡拓展至粵港澳大灣區,藉以提升科研實力。中大醫學院非常感謝科技園公司對是次峰會的鼎力支持,以及他們多年來在推動轉化研究和培育香港初創公司等方面的工作。我們會繼續在創科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同行,期待未來更多的探索。」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很榮幸能見證中大醫學院成立40周年,他表示﹕「科技園公司推動創科發展20年,在香港建立了蓬勃的創科生態圈,至今已匯聚超過1,100間創科企業及逾11,000名科研人才。我們致力將研發成果轉化成創新方案,去年10月成立的轉化研發所更著力加快生物醫藥技術的轉化過程,促進具潛力的研發項目成為造福社群的應用方案。我們將繼續與『官產學研』攜手合作,協助我們的合作夥伴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帶來的發展機遇。」 「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舉辦多場座談會,由多位重量級的醫學、科研專家及享負盛名的業內人士主持及作分享,主題

香港科技園聯同本地科技企業夥伴參與國際資訊科技博覽2022 展示世界級創科實力

(香港,2022年10月13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帶領 16 間本地初創企業,參與10 月 13日至 16 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展中心)舉辦的香港國際資訊科技博覽 2022,攜手展示創科成果 。 在科技園公司設立的展館內(編號:1D-E02),參與博覽的科技企業展示他們最新的市場解決方案,當中涵蓋數碼業務管理、企業管治和基礎設施、智慧生活、交通運輸,以及流動方案。參加者可以體驗四間科技公司的創新方案,包括深度學習技術(萬想科技有限公司,Pantheon Lab Limited)、區塊鏈數據儲存和交易技術(誠鎸科技,D-Engraver Limited)、多鏡頭技術直播(SolveWhere Software Limited)以及地下管道勘探掃描機器人(Bonbon-X Limited)等。 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計劃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王瑩女士表示:「科技園公司在今年國際資訊科技博覽的展館充分展現我們創科培育計劃下的培育公司和畢業初創的實力。透過參與亞洲頂尖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展覽,讓他們可連繫海外潛在合作夥伴和客戶,捕捉市場發展機遇。」 王瑩女士續指:「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完善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及基礎設施,至今我們的夥伴企業數目已增長逾40%,有超過1,100 間來自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初創及科技企業落戶園區。在過去四年,科學園內的投資項目超過220宗,成功籌募總共802億港元。創新成就的關鍵基礎是人才,而科技園公司正是匯聚全港最大的科研社群,在18,000名工作人員中,就有多達11,000人為研發人才。今年,我們見證了 278 間初創公司完成我們的培育計劃,創歷屆新高。這些成就進一步彰顯香港邁向國際創科中心的進程,促進本港長遠的經濟發展。」 除展館外,三間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PanopticAI、Open Ocean 以及創啟社會科技有限公司(InnoSpire Technology Limited)的創辦人亦會參與活動研討會,分享他們為人類創造更美好未來的精闢見解。研討會將於 10 月 15 日(星期六)下午 12時30分至1時30分於會展中心「The Stage」場地舉行。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香港國際資訊科技博覽2022網頁: https://www.hktdc.com/event/ictexpo/tc   參展的科技園公司初創企業名單: *萬想

香港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人工智能公司 FANO LABS 獲得AEF大灣區創業基金投資 以拓展合規及財富科技業務

(香港,2022年10月11日 )-  有光科技 (Fano Labs)欣然宣布,公司已獲得AEF大灣區創業基金(由戈壁大灣區管理)幾百萬美元投資,以拓展大灣區及東南亞業務。這次融資輪亦獲得新視資本投資。 解決銀行業關鍵疑難 面對當今的金融合規管理制度見顯,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正在尋求方案來確保其客戶關係經理與客戶互動的方式遵守法律和監管要求。 客戶經理在接到訂單執行交易時,必須帶領客戶通過一系列評估,包括產品適用性評估、風險評估、風險披露等,才能進行交易。所有對話都會被銀行記錄下來,以便銀行風險和合規部門的同事日後進行抽樣檢查,確保銷售流程合理、服務質量良好,和客戶利益得到保障。然而,銀行需要安排足夠的人手來收聽這些錄音帶,並找出罕有發生的不良或失當行為,過程涉及高勞動性和高昂的成本。 運用語言人工智能作合規科技及財富科技 有光科技的 AI 語音分析系統 Callinter 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非常有效和高效的方案。Callinter 運用語言 AI 技術分析銀行的錄音記錄,並自動標記出可能包含錯誤、失當、或不當銷售行為的錄音。銀行的風險和合規專業人員可以深入研究這些標記出來的記錄,以便進行更仔細的檢查。由於 Callinter 可以 24x7 全天候運行,處理音頻的速度亦比人類快 100 倍(它可以在實時 1 小時內處理 100 多個小時的錄音),所以有助銀行了解內部銷售合規性而又經濟效益較高的技術,以便銀行職員在事情惡化之前能採取補救措施。技術的最終使命是能夠保障投資者,維護香港金融業公平、有序和高效的市場。更重要的是,現在客戶關係經理和客戶之間的對話都經過 AI 全面分析,銀行也可以利用洞察結果更詳盡地了解客戶的投資興趣和他們對銀行服務的滿意度。基於這些見解,銀行可以更完善地服務客戶,及提供更貼切的投資建議。 雖然語言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基於香港和亞洲許多地區複雜的語言環境,技術難以在商業應用。有光科技主力發展多語種市場,可以自動識別同一段對話中多種語言的夾雜、混合和轉換,語音識別準確率達至90%,成為全球業內最準確的引擎提供商之一。截至今天,有光科技所支援的語言包括粵語、普通話、英語、泰語、國語、法語、阿拉伯語等。 有光科技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溫豪夫博士說:「全靠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自 2020 年底以來對合規科技的推廣,我們在過去兩年中看到

德國多媒體藝團巨作下月亞洲首演

德國多媒體藝團「7階段 表演‧藝術」的AI歌劇巨作《逐流人生》,下月將在葵青劇院作亞洲首演,該劇探索呈現在數碼年代的種種人性,描繪人追逐虛無的數碼自我。   《逐流人生》是新視野藝術節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而設的節目之一,上月於德國森柏歌劇院上演。   是次亞洲首演由新視野藝術節委約,與「7階段 表演‧藝術」聯手策劃,邀得香港樂壇新貴李一葦共同作曲兼指揮,柏林聲境工作室kling klang klong譜寫電聲音樂,T Systems MMS將其轉化成AI聲音。   《逐流人生》分別於下月5日晚上8時、6日下午3時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葵青劇院演出,5日晚上設演後藝人談。節目以英語和德語演出,附中英文字幕。   門票在城市售票網發售。查詢可致電2370 1044。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11/20221011_154504_09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綠悠雅苑3座11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青衣綠悠雅苑3座採取執法行動,檢查281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發現11人違反強檢公告。   審計署、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政府物流服務署、政府產業署和差餉物業估價署連同警方、衞生署今早約8時開始在大廈出入口查核受檢人士的檢測證明,行動上午約11時結束。   當局已向未有遵從公告者發出強制檢測令,並向其中六人發出一萬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08/20221008_131008_17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圖書館節明日展開

香港圖書館節2022明日至下月27日舉行,以「喜閱同行60載」為題,透過多媒體互動展覽、講座、文藝節目和網上活動,與讀者暢遊閱讀世界,訴說公共圖書館60年來的發展和轉變。   圖書館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重點節目「圖書館再發現」多媒體互動展覽本月29日至11月20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舉行。展覽分為六個體驗區,結合藝術與科技,運用光雕裝置、電子互動牆、影像感應等多媒體工具,讓市民回顧圖書館不同時代的變遷,了解圖書館多元化的資源及服務,探索多樣的閱讀模式。   其他精彩活動有本地作家米哈和一樹主持的「喜閱共享」網上讀書會、「悅讀情懷」手藝工作坊,以及一系列與生活相關的專題講座。   各區公共圖書館會舉辦多項親子共讀活動,包括讓兒童代入角色體驗不同職業的「孩子的夢」故事小舞台、邀請讀者找尋失蹤童話角色的親子故事劇場、分享講故事技巧並製作小手工的互動故事坊等。   圖書館節活動一律免費,部分需預先報名。詳情可瀏覽「喜閱‧飛越」Facebook和Instagram。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07/20221007_150523_29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科技園公司全力支持國家首次在港選拔載荷專家 初選招募現正接受報名

(香港,2022年10月7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歡迎國家首次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選拔載荷專家,同時很榮幸成為初選招募的指定機構之一。 國家宣布正式展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並首次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選拔載荷專家,招募期由2022年10月6日至2022年10月27日,讓香港市民有機會參與國家載人航天工程,對國家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科技園公司獲選為初選招募機構之一,將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的招募工作,鼓勵園區內符合初選要求的科研人員踴躍報名。有興趣參加初選的候選對象,可以按以下連結索取第一部分報名表格(只有中文版)。 報名連結: https://hkstp.wufoo.com/forms/r7v6ka11ksthzh/ 詳情可瀏覽: https://www.itib.gov.hk/zh-hk/psrecruitment/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hkstp-fully-supports-the-first-ever-recruitment-of-payload-specialists-in-hong-kong-recruitment-for-the-preliminary-screening-now-open-for-applications

9月異常炎熱

天文台表示,9月陽光遠較正常多,該月異常炎熱,更有三天錄得最高氣溫35度或以上,是有紀錄以來9月份的最多。   9月平均最高氣溫為32.7度、平均氣溫29.6度、平均最低氣溫27.3度,分別較正常值高2.2度、1.7度和1.2度,全部皆是有紀錄以來9月份的第二高。   在陽光充沛的情況下,天文台氣溫9月13日上升至全月最高的35.9度,是有紀錄以來9月份的最高。此外,9月13日、14日天文台的平均氣溫達31.7度,是有紀錄以來9月份的最高。9月14日錄得的最低氣溫29.6度也是有紀錄以來9月份的最高。   上月總日照時間為237.4小時,較正常值多約36%,是有紀錄以來9月份的第八高。   9月也較正常少雨,全月總雨量只有171.2毫米,是正常值的約53%。本年首九個月的累積雨量為1,999毫米,較同期正常值少約11%。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0/20221005/20221005_160320_23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滙豐合辦「SPRINTER」計劃圓滿結束  促進香港主要行業創新發展

(香港,2022年9月30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及滙豐攜手舉辦 「SPRINTER」計劃,於過去五年取得豐碩成果,並於早前舉行「成果展示日」。自2017年至今,「SPRINTER」計劃推動多個產業共同研發和應用科技,並將科技融入未來發展。 「SPRINTER」計劃於過去五年吸引共超過500家本地企業、創科公司和投資者參與。「SPRINTER 2」計劃更見證30個具潛質進行概念驗證(PoC)的項目誕生,當中涵蓋專門為製造業、物流業及建造業服務而設,採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及機械人等科技的方案。計劃結合了滙豐及科技園公司的網絡,促進本地創科生態圈蓬勃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財務總監麥仕傑表示:「我們與滙豐合辦的『SPRINTER 1』及『SPRINTER 2』計劃成果驕人,本地創科公司、企業及投資者在生態圈內的整體合作展現了創新的強大潛力。計劃內的創新方案和概念驗證項目實現了科技園公司和滙豐的合作初衷,促進香港主要行業的數碼轉型,進一步鞏固香港領先的創科中心地位。」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中小企業主管王海珍表示:「滙豐積極投資於科技創新,同時致力協助香港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過去五年來,我們非常高興和香港科技園攜手透過『SPRINTER』計劃,向初創傳授業務經營知識,並為他們與企業進行配對,以推動不同產業轉型,期間成功促成230項商業配對。滙豐期望在未來繼續加速科技創新,為香港不同產業帶來更多可能性。」 「SPRINTER 1」計劃主要集中投資一環,向創科公司傳授經營和拓展業務的知識和技能,加強他們與投資者社群的聯繫,為創科未來發展建立基礎。計劃連繫近180間創科公司及50位天使投資者,而獲選的創科公司在計劃中籌集共1.38億港元資金。 承接「SPRINTER 1」的成功,「SPRINTER 2」計劃分三個階段進行,聚集創科公司及來自製造業、物流業及建造業服務的本地企業,互相認識、配對和共建創新方案,以提升產業競爭力及捕捉未來發展機遇。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hkstp-x-hsbc-sprinter-programme-concludes-with-showcase-of-innovations-across-key-industries-in-hong-kong/

科學館舉行邵逸夫獎展覽

科學館今日至11月30日舉行邵逸夫獎展覽,介紹2022年度得獎者及其貢獻,並闡述相關學術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    邵逸夫獎為國際獎項,2002年成立,每年設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數學科學獎。   得獎者須仍從事有關學術領域、在學術和科學研究及應用上有傑出貢獻、在近期獲得突破性成果或在其他領域有卓越成就。   本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兩名得主發現囊腫性纖維化的成因並研發出新藥;天文學獎表彰令歐洲太空總署依巴谷和蓋亞兩項任務得以成功的天文學家;數學科學獎則表揚對離散數學和模型論有非凡貢獻的學者。   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邵逸夫獎基金會主辦,查詢可致電2732 3232。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30/20220930_154728_42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